赵思文+董胜男+王晓蕾
摘 要: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以“奖、助、贷、勤、补”为中心的资助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发现部分贫困学生感恩素质有待加强,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阈出发,从提高学生感恩意识。激发学生感恩情感,引导学生感恩行为三个角度论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贫困生;感恩教育
高校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肩负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本着不让一个学生的辍学的政策,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贫困资助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高校“奖、助、贷、勤、补”的资助工作指明方向。各高校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推动高等教育进程。高校贫困学生受到国家和社会资助,本应对国家、社会充满感恩之心。但从实际工作中发现,一些贫困生存在感恩意识缺失、感恩行为欠缺的情况。因此,完善感恩教育体系,加大感恩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引导学生的感恩行为,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课题。
积极心理学以人品格中积极地因素为研究重点,强调关注积极人格和情绪,把关注点集中在人性美好的部分,提倡人文关怀。利用人性中良好的品德战胜心理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地人格品质、积极地社会制度系统是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板块。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和角度为出发点,从培养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引导感恩行为三个层面对高校中家境贫寒的学生的培养体系进行探究。
一、提高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来源于个体对从外界所得恩惠结果的意识,或别人位置付出的努力达到的其认知系统的感恩标准后,才能识别。如果个人对于外界的恩惠人为理所当然,感恩意识便不可能产生。提高感恩意识可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解释,形成知足心理
积极解释风格的人,在失败后会认为应该吸取教训,下次争取成功;生活是公平和美好的,能够自行消化愤怒失望等消极情绪,容易对生活充满感恩、满足。个人的积极解释风格受先天遗传、环境、和个体价值观影响。从环境和个体价值观两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是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引导贫困学生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摆脱消极认知、积极面对困难、提高对生活的满足感,可以提高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刺激感恩动机,建立回报意识
让贫困学生自主选择感恩活动和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感恩行为是自主的不是受控制的,内在动机会进一步加强,乐于参加感恩活动。提高贫困学生的胜任感,对其参与感恩行为进行及时的鼓励和支持,提高参与感恩活动的主动性,激发其自愿参加感恩活动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回报意识,用实际行动去回馈亲人、师长、社会。
(三)端正感恩认知,发展学生高自尊
自尊人人都有,存在高低之分。家境贫困的同学相对于家境较好的学生,十分注意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与评价,心理上更加脆弱敏感。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不能正确的认识学校、社会、国家的资助,误解施助者的好意,产生不知恩不感恩的行为,这是低自尊的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尊,深化其对感恩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加正确立项的看待感恩行为。
二、加强情感体验
在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重温学生原有获得帮助后的感恩经历,不断强化其感恩体验,将过去的成功经验作为对下一步的动力,体验感恩经历曾经带来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希望拥有类似的经验,激发其感恩行为。培养学生对未来身获得期盼,因为获得资助可以完成学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赢得美好生活,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
引导学生学会移情,正确感知他人的意图。体会到施助者的好意,增进贫困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父母的不易,体会资助者的爱心,学会换位思考,提高学生感恩意识、增进其感恩情感。为学生搭建感恩回馈平台,多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其价值感和满足感,培养其爱心和责任心,提高感恩素质。
三、强化感恩行为
目前感恩教育工作存在表面化,关注的重点也是集中在出现问题、感恩意识薄弱的贫困生身上,忽视了很多具有极强感恩意识的同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娃聚贫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加强其感恩意识。树立感恩榜样,倡导知恩图报。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其感恩行为、感恩事迹及时肯定、表扬。
高校贫困学生的感恩品质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高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感恩情感、加强感恩行为,为高校贫困资助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J.V.Lerner,E.Phelps, Y.Forman,E.Bowers,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tPsychology, 2009.
[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马良诚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叶浩生主编,任俊.《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