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玲
平乡县人民医院,河北平乡 054500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持续质量改进已经逐渐应用于医院的各个部门,医院内所有人员都积极参与改进提高医疗质量,使当前医疗质量稳步上升。持续质量改进是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更加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掌控的一种质量管理理念,完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改善质量考核体系、质量教育培训体系和建设信息报告分析体系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内容[1-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产科中,由于护理对象较为特殊,因此更需要高质量的护理。该次实验中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产科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产科中30名护理人员做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讨论,每组15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为(29.33±3.45)岁,文化程度情况:中专学历1名,大专学历2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2名。观察组护理人员平均年龄为(30.12±4.01)岁,文化程度情况:大专学历3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2名。征得所有参与实验人员同意后开展该次实验,将两组护理人员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对照组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穿着、消毒、洗手制度执行,护理过程中若出现特殊问题,要进行进行处理。观察组护理人员以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法作为改进理念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具体步骤如下:①确认然后分析问题。可以通过调查分析以往相关文献和案例,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护理缺陷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记录下来,进行逐一解决。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缺乏、护理人员护理主动性不强、没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对护理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等。②制定全面的改进方案。由管理人员和护士长查阅相关资料,根据产科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面的改进方案和流程,研究改进方案的可行性,由管理人员带头,将具体改进的制度和方案传达给所有护理人员。③计划实施。产科护士长或管理人员要做好带头工作,根据制定的改进方案开展工作,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前,要做好人员的调配以及部分设施的建设,保证新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受阻碍。④评价方案。由科室管理人员和护士长组织小组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尤其注意之前出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若检查后发现问题依旧存在,则应该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同时要对当前进行的工作做好总结,分析下一步需进行的相关措施,使护理质量能不断提高。
实验结束后,比较产妇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产科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期间发生事故的概率。
将该次实验所得数据全部带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处理,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来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束后,产妇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为95.33%,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为81.4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02)。产科医师对改进后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86%,对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0.39%,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55,P=0.002)。观察组护理人员试验期间发生护理事故的概率为3.88%,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期间发生护理事故的概率为11.78%,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38)。产妇及产科医师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进行护理工作期间观察组发生护理事故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对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如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熟练、遇到疑难杂症或异常情况、专业理论知识较低、沟通能力较或者对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可以将所有护理人员统一安排学习和培训,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制定和完善各项产科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可以组建护理质量检查小组进行不定期检查,寻找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问题,尤其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护理风险及时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法,制定方案[3]。如有必要,可以向专业护理老师帮助制定改进计划,督促护理人员参加各种教育,提高其主动服务积极性,增加重大抢救事故的经验,提升工作质量。
在产科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时,要由管理人员成立相关的质量监测小组,由专业护士和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该小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产科的相关医疗器械检查和护理工作质量的监测,依照相关标准对产科护理工作进行评价[4]。与此同时小组还要负责制定相关工作质量检查标准和要求,用来规范护理人员工作方式。此外在监察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和安全因素还要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从而保证持续质量改进工作顺利全面地开展。
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现象,可以让质检小组成员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定期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且要定期进行考核,让所有护理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标准和职业技能,并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进行讨论,让所有护理人员提出自己在进行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一一解答,对近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对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讨论,并制定相关解决方法。
持续质量改进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就是患者或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产科中,大部分产妇都为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容易产生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5]。护理人员在对此类产妇进行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可以为产妇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让产妇做好心理准备。紧紧围绕产妇开展工作,为产妇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的休息环境,做好热情、温柔的服务,护理产妇时要热情,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恐惧之类的负面情绪,使产妇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情迎接分娩,以免负面情绪影响产妇分娩,对胎儿和母体都会造成威胁[6]。在针对高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安排专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分析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及治疗情况,制定危险情况发生时的处理方案,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出现意外事故,不要慌乱,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降低患者死亡概率。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时还要提高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如今的护理人员不再是单纯执行医师的嘱咐,比如在为患者用药前要了解各种药物的成分、用药方式、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等,并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向患者讲解药物的基本情况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有心理准备,以免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时出现惊慌、紧张等情绪,影响药效发挥。同时,当医师使用新技术、开展新业务或使用新药物时,护理人员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帮助医师开展工作。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想持续开展质量改进工作,首先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做指标,明确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完善护理程序、护理操作规范和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使妇产科工作流程更加健全。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增强护理人员护理积极性,主动为患者提供高质、优质、全面的服务,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7]。制度的标准化,职责岗位明确,将使妇产科的工作更加规范、严谨。该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和产科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持续质量改进确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对产科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能有效提升产妇和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护理期间发生事故的概率,提升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朱妙仪.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79-80.
[2]蔡秋香,张蓉萍,许春凤,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2006,26(6):67-68.
[3]王朝晖.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5):616-617.
[4]周月建.持续质量改进在规范产科新生儿转交接流程中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2):871-873.
[5]黄泽云.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9):2457-2458.
[6]段金玲.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0):169-171.
[7]黎雪梅,钟燕,张翠莲,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