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现场救护能力的社会伦理分析

2017-01-20 01:43冯小菊刘喜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普及技能院校

孟 园,冯小菊 ,李 囡,刘喜文*

(1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787061686@qq.com; 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提高高职学生现场救护能力的社会伦理分析

孟 园1,2,冯小菊2,李 囡1,刘喜文1*

(1第四军医大学,陕西 西安 710032,787061686@qq.com; 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现场救护能力的普及和提高是降低意外伤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前瞻性的健康理念,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和提高自救互救水平也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社会责任与尊重生命的表现。基于对陕西省三所高职院校学生现场救护能力的调查,指出目前高职学生现场救护能力普及率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及职业需求,并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提高我国高职学生现场救护能力的重要性及其紧迫性,提出加强宣传和培训自救技能是提高学生现场救护能力的可能途径。

高职学生;现场救护;社会伦理;社会责任;生命尊严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数已突破千万,占到整个高等教育人数的40%。随着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职业教育已经受到了较大的重视,也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会接受职业教育,这些学生通过2~4年在校学习将会奔赴社会从事建筑、运输、机电、化工等相关工作,许多职业本身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或许在实习或者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将会是危重症者或者是突发事件的“第一目击者”, 另外,学生本身是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1],极易发生意外事故[2],在青壮年人群中,创伤位居死因的首位[3]。但目前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知晓率低、普及率低,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三所高职院校学生现场救护能力的调查分析,试图分析出当前提高我国高职学生现场救护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异提出可能的途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职学生现场救护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的调查、现场救护知识的调查、现场救护需求的调查三部分内容。其中现场救护知识调查由急救常识调查;心肺复苏知识调查;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调查;溺水、触电、火灾等其他意外伤害救护调查4个方面共43个条目组成。

本研究于2016年9月至10月向陕西省三所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发放调查问卷2556份,回收有效问卷2485份,有效回收率97.2%。

2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2485名学生现场救护知识43个条目的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8.13%;2485名学生中有125名(5.03%)接触过现场救护的相关培训;调查的2485名学生中有2426名学生(97.63%)愿意学习现场救护知识、2466名学生(99.24%)愿意传播现场救护知识、2448名学生(98.51%)表示若是掌握了现场救护的知识和技能遇到突发事件愿意施救。

3 讨论

3.1 提高高职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才,其中高素质不仅指职业素质,也包括健康素质。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其中现场救护基本技能的普及是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掌握现场救护技能也是个人对他人、集体、社会应该承担的健康责任和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活动中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一些发达国家,每3~5人中就有1人熟知急救知识与技能[4],荷兰公民10岁起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以色列相关法律规定在校师生必须接受急救教育;美国已在中小学校开设救护课并形成了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共识的救护教育理念[5-7],中学生每周至少要上一节急救课程且考试未通过者不能拿到毕业证;德国规定10岁至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天的心肺复苏、外伤处理课程学习[8];日本学生更是从小就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与应急培训[9]。而我国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很少有人接触过正规的现场救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调查的2485名学生中仅有125人在进入大学前参加过现场救护的相关培训。在中学阶段,学校、家长、社会也仅仅关注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升学,忽视了对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之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呵护下受到意外伤害的机会相对较少。随着学生的成长、升学和就业,活动范围越来越大,遇到的危险越来越多,如果在高职教育阶段还没有弥补之前现场救护这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缺失,进入社会后,学生的这部分知识与技能有可能会终身缺失。提高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现场救护知识可以使学生学会有效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和急救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幸福生活和平安就业奠定基础。

3.2 提高高职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是践行健康中国的具体体现

笔者认为提高全民的现场救护水平,降低院前死亡率和伤残率是实现“健康中国”这一宏伟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场救护的普及能使更多的“第一目击者”按照医学救护的原则,使用现场可利用的资源,及时恰当的处理伤病员,维持其生命,防止恶化,将其正确送往医院。高职学生知识层次较高、学习和接受能力强,人员集中也有利于培训。另外,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现场救护知识学习兴趣高,如果在学生中普及现场救护知识不仅可以培训出更多的掌握急救知识的“第一目击者”,更能通过学生将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向其家人、朋友、同事进行扩散。这样可以起到一个“滚雪球”的传播效应,几年后整个社会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普及率将会大幅度的上升,这样意外伤害、伤残率、死亡率会下降,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3.3 提高高职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

作为高职院校不仅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使命,更要担负起普及急救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的社会责任。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大力推广和普及现场救护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在学生毕业前教会他们一些必需的现场救护知识,这是一项与社会发展、民族文明、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重要工作,更是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负责任的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3.4 提高高职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是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体现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4分钟,严重创伤伤员抢救时间是30分钟,如果在急、危、重症等突发意外事故现场,在第一时间实施及时、正确的救护,可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明显降低院前病死率和伤残率[10]。但我国救护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可见由第一目击者进行正确的现场救护是保障生命的基础。事实上,现场救护已超出了医院急诊医疗的范畴,它是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一部分,但我国公众的现场救护技能普及率不到5%,美国为85%、法国为40%、新加坡为30%,现场救护的普及率跟公众是否愿意施救的意愿成正相比,在很多时候公民遇到突发事件不是与愿意施救,而是不知道该如何施救。但是将社会大众组织起来进行现场救护的培训相对较为困难,若是在校内对学生进行现场救护能力培训,并通过培训使越来越多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取得救护员证,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现场救护能力,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急救意识和氛围,这样不仅使公众在危急时刻能够更好地自救,而且有能力为他人伸出援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体现。

4 建议

4.1 加强宣传,将现场救护纳入高职各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健康伦理素养

学习急救知识体现的是一种前瞻性的健康理念,也是一种积极负责的生活态度[11]。因大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接受过有关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所以在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加强这部分内容的宣传和培训,学校可以利用军训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另外可以用展板、宣传手册、微课、动画等形式普及学生的现场救护知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通过行政手段,明确将现场救护课程纳入高职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体系,尤其是一些高危职业应该将本门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进行学习。

4.2 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训

通过调查结果得出,学生对原则性的知识掌握较好,对操作层面的技能掌握较差。如:88.37%的学生知道心跳呼吸骤停应该进行心肺复苏,但行心肺复苏时具体的实施步骤(正确率32.52%)、胸外按压的位置(正确率34.45%)、深度(正确率20.12%)、频率(正确率17.26%)却很少有人能回答正确,而这些技术恰恰是救命的关键。再如:94.41%的学生能正确选择现场急救止血可用的物品,但对止血带的应用方法(正确率31.59%)、应用时间(正确率21.21%)知道的较少。所以在培训中不仅要进行现场救护知识的讲解,更要重视学生现场救护技能的练习和掌握。

4.3 探讨双技能并重的考核机制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操作的培养,各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也往往重视技能操作的考核。若是在学生专业技能考核的同时将现场救护技能纳入进来,或者在就业单位的员工选拔时能将与职业紧密相关的一些急救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急救技能,也促进了学校对急救技能培训的重视。

4.4 形成定期的复训考核制度

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入学后就制定相关现场救护的学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另外,因急救知识与技能会随着时间遗忘和淡化,所以应定期进行复训和考核,在培训时可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加深学生的印象,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现场救护知识,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冷静的思考和快速正确的处理,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现场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大力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需要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共同的重视。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工作,具有深远的社会伦理意义。

[1] 张瑾,朱士新,谢云龙,等.昆山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现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49-950.

[2] 易尚辉,于风江,吕媛,等.某城镇初中学生急救知识现状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6(3):68-70.

[3] 周凌,廖晓星.我国创伤院前急救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2):1146-1147.

[4] 陈根芝,胡高楼,林佳.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急救知识知晓及需求现况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5): 402.

[5] Hill K, Mohan C, Stevenson M, et al.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kills of 10-11-year-old schoolchildren using two different 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 to ventilation ratios [J]. Resuscitation,2009,80 (1): 96-99.

[6] Bollig G, Wahl HA, Svendsen MV.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re able to perform basic life-saving first aid measures[J].Resuscitation, 2009,80 (6): 689-692.

[7] Colquhoun M. Learning CPR at school-Everyone should do it [J]. Resuscitation,2012,83 (5): 543-544.

[8] 张雁,温新华,安力彬,等.国内外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现状比较[J].医学与社会,2009,22(8): 42-43,45.

[9] 赵有军,张敏敏.构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校园危机管理体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 (2): 15-16.

[10] 谢诚诚,祝雪花,徐伟英,等.温州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J]. 护理研究,2010,24(8):2085-2086.

[11] 董红艳,胡宝玉,王恩漫.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现状[J]. 中国学校卫生,2012(7):870-871.

〔修回日期 2017-01-10〕

〔编 辑 吉鹏程〕

Social Ethics Analysis on Improv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n-the-Spot Rescue Ability

MENGYuan1,2,FENGXiaoju2,LINiu1,LIUXiwen1

(1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E-mail: 787061686@qq.com; 2Xianyang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Xianyang712000,China)

To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on-the-spot rescueability is a vital means to reduce the accidental disability rate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hich is also a prospective concept of health. To popularize on-the-spot rescue knowledge and to improve self and mutual medical aid is a strongly public welfare and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respect for life. Based onthe investigation of on-the-spot rescue ability among thre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Shaanxi,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popularity rate of on-the-spot rescue knowledge was low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hich no longer kept pace with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occupational requirement. It also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improv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n-the-spot rescue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thics.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and training self-rescue skills might be a possible way to enhance students' on-the-spot rescue 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n-the-Spot Rescue; Social Ethics; Social Responsibility; Life Dignity

*通信作者,E-mail:liuwen@fmmu.edu.cn

R-052

A

1001-8565(2017)05-0630-03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5.24

2016-12-05〕

猜你喜欢
普及技能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