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
摘 要: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参与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源于老师对参与式教学缺乏完整的认知。而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内容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设计参与式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下: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保持开放,与时俱进。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参与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219-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旨在帮助大学生解决自身成长成才方面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有人说离开学生课堂参与的教学必然流于说教,可是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并促进学生开始实际行动,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呢?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参与式教学,一般界定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机会,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 就“基础”课而言,主要有问题型参与、案例型参与、话题型参与教学法。问题型参与不仅由教师设定课堂讨论交流问题,还要动员同学课堂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案例型参与是就案例事件从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深入挖掘,以期让大家获得对事件全面的认知,并产生情感上的感染与共鸣。话题型参与是就某一社会现象或相关效应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参与式教学的特点有:学生具有主体性,课程教学内容的建构基于大学生面临的成长与发展问题;教师具有主导性,教师对参与环节的设计与组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氛围具有互动性,师生的情感、知识、认知相互交流、碰撞;参与活动具有多重性,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等;效果具有启发性,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进而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自主意识。
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是双向建构的良性互动过程,可是,现实却有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无奈。
二、参与式教学面临的困境
1.学生参与度不高
受实用主义哲学和工具理性的影响,许多同学质疑本课程开设的意义。“基础”课的课堂或被用于学习专业课、背单词、阅读、练字,或成为学生玩游戏、追剧、闲聊、睡觉的大好时间。对于老师设计的主题发言、课堂演讲环节,一些同学是“局外人”,耳塞一挂,与“室”隔绝。为推进课堂互动,老师会提前布置好课堂活动的内容,让同学以作业的方式完成,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演讲稿收上来批阅发现,雷同者云集,应了一些同学的口号“我们只是文字的搬运工”!课堂参与,照稿宣读,应付差事。学生草草,师者凄凄。
2.教师课堂组织设计不力
任课教师普遍重视备教材,认真组织每次课的授课内容,却容易忽视备课堂这个环节。课堂讨论怎样开展、几位学生发言、何时同学相互评议、老师点评时间的留置等问题,这些都因为上课前缺乏与同学的沟通,具有不确定性。而课时的安排是确切且非常有限的,理论讲授的任务要落实,老师在这种情景下被迫“回归”讲授法。简言之,课堂氛围的营造、课堂活动的组织,许多老师缺乏设计与预案。
心生无力感的老师与充满违和感的学生很难构建有效的参与式教学。
三、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理念
民办高校的很多学生有着强烈的生存焦虑,学校地位不及一本、二本院校,学费昂贵,未来何去何从?而“基础”课恰恰是帮助同学们解决自身问题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课堂有参与的动力。课堂参与不理想的问题主要在于课堂内容的确立与活动的组织方面。对于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生活化”两个理念。
1.设计以学生为本
人本主义认为,当事人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去关心自己的成长成才,是教师思考的重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参与式教学一方面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老师参与学生成长的过程。许多同学在高考前有着明确的短期目标: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之后自己要追求什么,有些同学是模糊不明确的,茫然使得他们无所事事,如同泄了气的气球。在“基础”课人生价值篇,围绕着“我和我追逐的梦”这个专题,教师可以设计同学主题发言。“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你将付出怎样的努力?”“大一期间你的计划是什么?”“本学期你打算具体做什么,以确保计划的落实呢?”通过类似的问题,学生便会主动去思考:我想要什么?我要去做什么?怎样才能让我更有收获?这些问题老师给不了所谓的标准答案,老师要做的,就是站在学生的身后,引导学生总结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在学生自身的框架内,提升他们的自信与力量,探寻自己成长成才的道路。这样,不需要教师灌输,学生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课程教学目的得到实现。
2.内容基于学生生活实际
以人为本,并不是为了迎合学生心意而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恰恰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最近互联网针对95后大学生的求职意愿进行大调查,过半数受访者重视颜值,认为网红是理想职业。将娱乐职业化也是许多95后大学生求职倾向。那么我们的在校大学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结合人生价值篇的专题内容,老师可以设计“网红是个好职业”PK“网红并不是好的职业选择”的辩论会。学生们对这个话题有着真切的生活感受,他们讨论的热情自然会比较高涨。在辩论中,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情绪体验中,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不断清晰明朗。“生活化”的理念让我们在设计问题型、案例型、话题型参与时,尽可能地从学生的视角入手,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有共鸣的,具有时代特性的内容。
四、参与式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应明确本次专题教学的目的,打磨教案,优化细节。参与是手段,形式为内容服务,只有精心挑选新鲜优质的“食材”才能烹饪出美味的“佳肴”。其次,要确立课堂参与的考核标准。激励学生课堂参与,不仅有口头的精神性表扬与肯定,教师还应将其与课程考核相衔接。为保公平,学生参与的质量水准应有量化标准。又因“基础”课是大班教学,可设计分组讨论的模式,每组7-10位同学。每组平均分配任务,成员相互配合,确保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堂过程。最后,同学课前的准备。教师提前布置课堂任务,明确具体要求,小组成员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稿,教师通过督促组长来确保任务的落实。
2.课堂的实施
参与课堂是同学对课堂任务的展现与交流。教师设定每组成员的发言时间,穿插同学提问、老师点评,把控课堂节奏,营造活泼生动的氛围。讲台,是学生自我展现的平台,是观点交锋的战场。一旁的老师不仅充当听众、评委的角色,他更是主持人。教师得体的服饰、亲切的微笑、关注的目光让同学备感亲和,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理论魅力,用机智、幽默、形象化的语言点评大家关注的问题,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3.课后的反馈与思考
每次参与活动的组织,有亮点、也会有不足,教师需及时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例如在道德篇设计校园五大不文明现象调查,有人调查,有人敷衍。课堂上大家就具体现象争论得面红耳赤,而为何这些不文明现象顽固存在,以至于我们见怪不怪,大家没有深入挖掘。老师在任务下派时,应该给学生方向上的引导,让他们努力探索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建立师生QQ讨论交流群,师生共同完善课前课堂任务完成细则,确保课堂互动参与的高质高效。
五、教师设计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1.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民主不仅仅是种姿态,更是气度。民办高校的学生思想复杂,比如谈论自己的梦想追求,有同学目标很宏伟,要做“霸道总裁”、上市公司CEO;有的很安稳,背靠父母,朝九晚五;有的很世俗,买得起房,娶得上妻,养得起娃;还有的很茫然,四年后听父母安排……面对不同的声音,老师内心肯定会有不同的评判,特别对学生自私、狭隘的看法,老师不能认同。老师的态度是“我坚决不同意你的看法,可是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鼓励学生发出自己内心的声音,真实的丑陋比虚假的高尚更有意义与价值。在评论中,我们针对的是观点本身,不能对发表言论者进行道德评判、人身的攻击。大家在课堂上坦诚交流,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2.保持开放,与时俱进
开放表现在紧随时代,与时俱进,乐于接受新事物。比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紧随时政,更新理念。可以将授课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关注。中国社会的点滴进步都有鲜活的新闻当事人,老师既要讴歌赞美我们的成就与进步,也要引导同学思考法制不够健全的一面。教学手段上除了要将多媒体授课运用到极致,积极学习微课制作技术,为学生呈现耳目一新的PPT之外,更要借助于网络将我们课堂教学进行空间延伸。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地建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模式。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本文就如何有效落实这种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基础”课能真正成为学生“衷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曾骊,汪慧.理解与破解:大学生参与式实践引导之道——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4).
[2]刘淑娟. 小议民办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
[3]陈珊丽. 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以五年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科技展望,2016(13).
[4]李飞. 开放性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价——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中旬),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