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多元化教学研究

2017-01-19 13:39沈搏
考试周刊 2016年104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初中体育

沈搏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法,可以有效推动教学工作开展,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重点是要抓住五个要点:一是引入信息媒体辅助体育教学,二是体现学生主体开展体育教学,三是运用校本课程推动体育教学,四是实施心理疏导促进体育教学,五是组织课外活动补充体育教学。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多元化教法 分析研究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摆脱单纯利用教材、单一进行示范的陈旧模式,采取多元化教法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笔者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引入信息媒体辅助体育教学

信息化手段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部分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功能还存在疑虑,教学中运用不多。这是一个误区,多媒体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同样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补充各种体育相关的信息,从体育明星的知识、趣闻到一些精彩赛事的场景再现,从体育高难度动作的分解慢动作演示到放松学生身心,这些方面都是多媒体展示作用的良好契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设计环节统筹兼顾,精心搜集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穿插运用,使体育教学工作更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体育学习与训练,这是推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利抓手。

二、体现学生主体开展体育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适应初中生身心特点和成长需要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的改革,重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但接下来的训练过程则要让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体育动作示范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训练巩固,可以挑选出一批学生特别是动作训练较好的学生,分布到每一个小组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进行动作的规范训练,掌握技巧要领,从而使学生由单调模范教师动作转变为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进行训练,掌握的效果更明显。在训练过程中,小组成员一人示范,其他学生观察,牵头的学生对训练效果进行点评,让大家直观地看到规范的动作应该是怎样的,容易出现哪些动作上的不规范或者错误。整个训练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他们自我训练、相互点评、共同帮助,较好地完成了体育项目和动作训练的目标任务,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

三、运用校本课程推动体育教学

多元化教法中校本课程的运用是重要的环节,各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体育文化,其中不乏群众基础好、具有一定普及性的体育项目。教师在校本课程编撰过程中就要充分融入这些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将校本课程作为体育教学一项重要的补充,将乡土体育文化融入校本课程,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合理运用,取得显著的效果。例如本地在秧歌舞方面有着许多爱好者,秧歌舞甚至通过广场舞等形式走进了群众的业余生活。笔者在教学中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选修项目,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这一校本课程内容形成了对现行教材的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想象,在学校的一些庆典活动中,出现了一支原汁原味的秧歌舞队,其所引起的效果是非常轰动的。校本课程的运用让体育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充分的延伸,将更多的体育文化融进教学,实现了体育教学素质化程度的有效提升。

四、实施心理疏导促进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康除了包括身体健康之外,还包括心理健康,体育教师要善于发挥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功能,特别是对于这些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心理疏导的意义格外重要,帮助他们解开心结,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学习生活。笔者在室内课教学中,和学生共同分析了初中阶段学生在心理方面容易遇到的问题,比如学习压力导致的焦虑,人际交往缺乏技巧形成的自闭自卑,以及易冲动、盲目讲义气、叛逆等问题。将这些学生已经有或有可能在今后遇到的心理问题,统统摆上桌面和大家一起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内容相当一部分能够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笔者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形成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疏导措施,使学生心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对于自己面临的一些困惑如何去做也有更清醒的认识。经过教师的疏导,特别是教给他们排遣消极情绪的方法之后,许多学生表示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好,无论是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矛盾,都更自如,这是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五、组织课外活动补充体育教学

体育多元化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教学空间的拓展,课外活动是这两个方面有效结合,更好地发挥对学生成长促进作用的有效载体。除了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织一些足球队、篮球队、体操队、武术队等兴趣小组之外,教师要对课外活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延伸,使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通过体育课外活动的形式运作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笔者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了健康膳食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营养膳食的基本常识,了解每天应当摄入多少营养,分别通过哪些食物来实现,当前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哪些,是什么导致小胖墩的出现等。这些方面的营养膳食知识对学生来讲是急需补充的内容,通过讲座让他们对合理膳食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并根据这样的健康知识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同时带动家庭成员科学营养膳食,避免营养不均衡或营养过剩对身体产生的影响。这些方面的课外活动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可以充分体现体育学科对学生成长的保障功能。

综上所述,采取多元化教法推动体育教学工作,与学生成长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热爱体育学习,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德刚.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6(16).

[2]李杰.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华少年,2016(21).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初中体育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新时期企业员工执行力培训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