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鸥[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乌鲁木齐 830002]
语文讲堂·庄子研究(三)
使生命若新发于硎——浅析《庖丁解牛》
⊙吴 鸥[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 乌鲁木齐 830002]
“庖丁解牛”是《庄子》一书中有名的寓言,但却被贴上了“消极避开矛盾”的标签,使其价值顿失。若把它放在《庄子》全书中去观照,便会发现庄子其实是在借“庖丁解牛”来告诫人们如何才能使生命葆光不竭并真正有所作为。
神 因其固然 无厚 有间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因其生动、完整,又寓意极深,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已然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典故,也被援引入各版中学语文教学用书。很多执教者因缺乏对《庄子》一书的通读,所以导致其失去独立思考,只能依靠教参甚至完全被其牵引而行。可是问题的关键正在这些教参之上,若其观点深刻犀利,倒是能给人启发引导,但事实却是它们不仅老旧陈腐,还断章取义,随意结论。
不多言他者,仅以最为权威的人教版配套教参为例。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中,《庖丁解牛》参引了吴功正的《明察秋毫,游刃有余——〈庖丁解牛〉析》,其在文中写道:“庄子的世界观比较复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但是,庄子著作中有着对统治阶级当权者的揭露和讽刺,思想内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比较复杂”“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内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等这样概念范畴性的话语,对执教者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指导,而且进一步深究就会发现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实属空洞贴标签之为。
而所参引的冯好杰《〈庖丁解牛〉杂感》,则属于就事论事,把《庖丁解牛》从内七篇这样一个循序浑然的结构中生硬单列出来。虽然其解析的确有不少可取之处,但因脱离了《庄子》一书的体系,所以自然会有“冰山之上,未见其下”的遗憾。如其所说:“庖丁之技隐含两个要点:(一)庖丁能顺着自然的纹理去解剖筋骨盘结的牛,喻指人世虽然复杂、凶险,只要顺乎其理以行事,勿强行,勿妄为,自然触处皆通。(二)庖丁解牛,虽然游刃有余,但每当解牛之时,总是小心翼翼。解完牛,虽然踌躇满志,但不得意忘形,锋芒毕露,而是善刀而藏之。心理上的警觉和行为上的收敛也是‘养生’之道。”在《庄子》全书中,“庖丁解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寓言,涵盖了庄子思想的精华,如果只是如冯好杰所说:“勿强行,勿妄为,自然触处皆通”“虽然踌躇满志,但不得意忘形”那样单薄的话,它就不可能成为民族文化之源,并经受住历史的遴选淘汰。
还有些解读则认为,既然庄子是“千古消极之祖”,那么处于这个体系的“庖丁解牛”自然也不例外,不过是在教人如何消极避开矛盾罢了。其“‘以无厚入有间’也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无甚可取。这样的解读毫不负责,是对庄子思想更为严重的误解与曲读。
面对诸如《庄子》这样的经典之作,大多数中学老师在不知从何下手,显得无能为力的时候,便将精力放在文言字词的处理上,或努力从其文学艺术、表达技巧方面来做分析。这倒不是说文言字词和艺术特点不值得重视,而是在面对民族文化经典之作时,我们首要任务是要深入其义理,让学生领会其思想,获得精神的升华,如此方能使课堂变得厚重,也才能对得住祖先的馈赠,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和普通的庖人一样,眼前所见只是一头牛而已,正如佛家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以只能横刀乱切。这样做不仅使屠宰变得更加残忍,也使其刀很快被磨废,导致“族庖月更刀,折也”。成玄英作疏曰:“始学屠宰,未见闲理,所睹唯牛。亦犹初学养生,未照真境,是以触途皆碍”,“所睹唯牛”“未照真境”其实都表示人在为人做事的时候,狭隘浅薄,只能看到表面,所以“触途皆碍”,无法有所大成。这是生命的最低层次,也最为庄子所不屑。
第二个境界比第一个境界要高一些,因为他操刀日久,靠着积累的经验能从表面洞察到内部,“未尝见全牛”就是指能跳出事物表面局部之浅层狭隘,放眼全局,做出更为适宜的举措。虽然这已不是一般者所能为,但却并不是庄子所欣赏的人生境界。
什么才是庄子所欣赏的人生境界呢?在庄子看来,便是要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他认为在繁复的人世间,最难的事情莫过于守好自己的元神,毕竟世间浮华诱惑太多,倘若以目视、观知行的话,便会出现老子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此就算一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也终将碌碌无为。而庖丁的杰出之处正在于抓住了自己的“神”,所以能有所大成,虽然所从事的职业卑微低贱,但却能让君王惊讶不已,更由此悟得生命之大道。
那么庄子笔下的“神”是指什么呢?虽然在“庖丁解牛”中庄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在内七篇中他就已经做出了很多阐释,在这里仅以《应帝王》中“浑沌之死”和《人间世》中“无用之用”为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地为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七窍,七日而浑沌死。
倏与忽为报浑沌招待之恩德,特意为浑沌雕凿七窍,使之与众物同样,但这却使浑沌失去了自己的特性,最终导致“日凿七窍,七日而浑沌死”的结局。由此可见,庄子认为没有七窍这份特性正是浑沌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正是其“神”之所在。
若再参之以《人间世》的“无用之用”,便更能体会庄子“神”的内涵。
而庖丁跟一般庖者不同之处正在于他找到了自己的“神”。虽然在当时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因出身而定,是被动的选择,但是庖丁却于此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只有解牛才能让他绽放自己独特的价值,也才能让他获得深层的愉悦。这份天赋就是庖丁之“神”,正是因为有其“神”的加持,所以在解牛上他比一般人更有天赋,更心无旁骛,也更容易臻于化境。
中国人一向认为万物同理,天地可通,所以喜欢在自然万物中去寻找自己的影子,也喜欢从自己出发去理解自然万物,典型如《诗经》“比”“兴”手法的运用。这种思维模式无处不在,从民族文化之源的儒道二家便可以看出。儒家强调人伦关系,所以从人伦的角度谈万物同理,天地可通便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论语》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这个意思。而道家则更进一层,将这份同理可通从人与人之间拓展到人与自然宇宙之间。其典型如《易传·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个人只有透彻理解自己,才能理解万物,进而理解宇宙神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丝毫不能乱分的过程,其原点正在自己身上,所以中国学术和他派不同,强调向内看,向内察,向内悟。
《庄子》自然也不例外,在《人间世》中,庄子讲了一个养虎的故事,其文曰: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不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这个故事和“螳臂当车”前后相接,学界一直认为两者的寓意不过是要求人们做事应顺势而为,切勿强行妄作。如向秀为其作注所云:“顺理则异类生爱,逆节则至亲交兵。”这样的理解并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不得庄子思想精髓,而且顺着这个思路下去很容易给庄子贴上消极无为的标签。其实庄子的重点不在顺逆,而在养虎者能否抓住虎之性,也就是其“神”。抓住了其“神”,虎便会媚养己者;否者,则会被虎残忍厮杀。而抓住虎之“神”的关键并不在于了解其生理构造,因为这只是表面,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之“技”。既然万物同理、天地可通,那么人与虎也应喜怒一出,如果饲养者能以己之心去揣测虎之心,以己之“神”去遇虎之“神”,推己及物,好其好恶其恶,便自然能顺利地“因其固然”,使“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
其实整部《庄子》的核心便是“神”。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神”,并不断向其回归,才能在世俗人生中获得超越,在此基础上才能破执、养生、处世、充德、登遐和治世,这也正是内七篇顺序的内在逻辑。出自内篇第三《养生主》的“庖丁解牛”其核心自然也是“神”,只不过它最终的侧重点落在了教人如何养生之上。
如何养生?在庄子看来,首先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跳出外在小大、高低、尊卑、繁简等之比较衡量,找到己身之“神”,并向其回归,正如郭象所言应“事称其能,各当其分”。这样不仅能顺利地“因其固然”,真正有所成就,还会让生命时刻沐浴在喜悦自得中。
其次在此基础上,还应如庖丁一样做到“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神”,并不断向其回归的时候,他会明了自己生命的真实需求,因而少去很多贪痴妄念,就如“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那样:深林广茂,可鹪鹩只需一根树枝来筑巢;滔滔江河,偃鼠饱腹也只用一捧之水。也就是说我们生命对外在的需求依赖其实就如鹪鹩之一枝、偃鼠之满腹一样是极少的,这正是“庖丁解牛”中所谓的“无厚”。在认清这点之后,面对任何“技经肯綮”艰难困惑之境,人们也能以“神”行,使自己在拥有“无厚”之刀的同时,还能洞若观火,找到其缝隙——“有间”之处,于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在《养生主》的最后庄子说:“指穷于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也是成语薪火相传的由来。正如其释文所谓:“亦犹善养生者,随变任化,与物俱迁,故吾新吾,曾无系恋,未始非我,故续而不绝者也。”能“随变任化,与物俱迁”的原因是无论处于何种境界中,都能抓住己身之“神”,寻得其“有间”之处,再入之以“无厚”之刀,如此不仅能“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还能省去很多忧愁怨戾,变得平和而坦然,这岂不是最有效的养生之径?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有多少人能在世事浮沉与变迁中让自己的生命葆光不竭,“若新发于硎”?面对日渐迷茫麻木的心灵,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好好看看《庄子》,并在课堂上把这份民族文化的养料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注释
①②③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版,第108页,第108页,第104页。
④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6版,第119页。(本论文所引《庄子》原文及注、疏、释文均出自此版本,引录繁多,故于后不一一标注)
⑤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2015版,第104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G].北京:人民教育出社,2015.
作 者:吴鸥,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与重庆师范大学王于飞教授合作,共同致力于传统经典在中学语文的释读与深化。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本论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普及项目QQ对话——传统经典导读50篇》(证书编号:20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