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改革的研究

2017-01-17 21:10徐艳玲祁连弟袁晓霞
东方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改革

徐艳玲+祁连弟+袁晓霞

摘要:本文从分析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企合作社会关系入手,探索校企合作体制改革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设施农业技术;校企合作;改革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创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作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品牌专业,应充分加强和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

一、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关系分析

探讨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的改革建设,就要分析校企合作的各社会关系。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主要由政府、市场、企业、高职院校四个要素组成。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1、市场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核心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企业和政府直接或间接地为市场服务。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为市场提供人才和科研成果,市场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提供各类信息;企业为市场提供产品,市场则为企业提供人才、信息和成果。

2、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与企业是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主体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为企业提供人才、咨询和成果,企业为本专业提供资金、信息、资源和实践环境。设施农业技术专业要求依托企业办学,服务企业;企业也要求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培养贴近市场的人才规格提供参考意见,为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决策服务。

二、校企合作体制的改革

如何破解校企合作制度性障碍,是摆在设施农业技术专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校企双方最基本的利益共同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校企合作的前提在于维持双方利益需求,构建校企互利共赢体制。

1、形成共同参与的互惠共赢运行体制

政府应尽快转变职能,应做好宏观管理和调控、出台相关政策、制定规则和标准、提供经费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进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建立专业理事会,逐渐形成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互惠共赢、优势互补的运行体制。

2、补充完善企业举办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办学体制

鼓励校企合一,利益趋同。企业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衔接,了解和预测市场,清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以便更好地针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培养专门人才,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目前应主要尽快从体制上解决企业办学的投入问题。

3、建立校企资源共享和互补机制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与企业的资源按照“供应链”管理原理,使企业共享专业的教育、科研资源,使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共享企业的项目、设备和技术资源,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和互补。

4、建立内部激励机制

出台专门制度,引导和激励教职员工主动为企业服务,鼓励教职员工将校企合作中承担技术培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校企合作工作等,在职称评定、物质奖励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三、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探索

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主要抓的工作是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注重找准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利益平衡点和持续合作的激励点,转变观念,始终抱着企业你发财我发展的思想,始终抱着搞好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内涵的诚信态度。因此学校在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校企合作双方都是股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公司运作模式进行学校在校企实体合作培养模式过程中,如何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真正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在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在运行上按照公司运作模式运行,通过制度的建设与执行进行保障。我校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校企合作双方建立了明确责、权、利的制度,建立了运行保障的管理办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如建立相关基础文件:《联合办学协议》、《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等。建立了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要求企业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要求企业将课程评价标准与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坚持校企合作双方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2、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建立了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

企业将员工放心让学校培训,最关心的问题是保证学员在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后,迅速进入并融入企业,找到自己所能胜任的岗位。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学校不仅要加强与企业沟通与联系,而且要与企业交朋友,常来常往,走出去请进进,相互信任,加深感情。而我院在企业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实践中,建立了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校企合作网络,获得更多的企业支持,建立了一系列运行保障的管理办法。如建立相关基础文件:《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顶岗实习综合能力考核评价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与奖励暂行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关于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的有关规定》等。

3、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打造设施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从2010年开始招生,学院成立了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制定技能人才培养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激励政策和办法,形成鼓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制度和环境。我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重点选择了几家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规模较大的企业作为紧密型实训基地,如:呼市香岛生态有限责任公司、赤峰和润生态有限公司、包头南星生态有限公司等,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在实训教学中,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要求做到“三定”,即定计划、定岗位、定任务,并在实训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适应能力的迅速提升。

4、建立校企优势融合,合作培养模式多样化 。

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通过走访包头周边地区的大中型农业企业,结合学校的本身特点,确定了校企优势融合,合作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运行机制,学校与企业制定教学计划、签订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学校派出带队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和日常管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制订并实施生产实习计划;配合企业做好留厂就业学生的选拔工作。企业挑选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好的技术人员和技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协助学校带队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训任务,包括对实习学生进行厂纪厂规教育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现场教学和技能训练;提供学生食宿条件,适当解决实习学生的生活补贴;负责在实习学生中选拔留厂就业人员等,为储备一批相对稳定的兼职实践老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毕结礼 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 《企业管理》,2005.7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