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 青
(贵南县森多镇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贵南 813199)
包虫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仁 青
(贵南县森多镇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贵南 813199)
青海包虫病流行范围广,分布面积大。这些年,更多见于养殖发达区,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发展的人畜共患病。文章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此病的治疗措施一一做汇总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控此病,降低此病易感率,献计献策。
包虫病 防控 流行
据了解,青海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省牛感染率为27.09%~60.36%,羊的感染率33.89%~53.14%。全省共有39个包虫病流行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为0.63%,部分地区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高达8.93%~12.38%。近年来,包虫病、布病疫情在青海一些地区出现反弹,家畜感染率也有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为此,青海省农牧厅兽医局、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启动地方畜间包虫病、布病防控工作,并举办培训班,以提升防控能力。文章重点阐述包虫病的治疗研究进展,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2.1 手术疗法
汇总包虫病治疗相关研究综述,目前手术疗法主要有:穿刺内囊摘除术、包虫完整摘除术、经皮内囊吸出术等等,文章将对此做详细阐述,以供借鉴参考。
2.1.1 部分脏器切除术
能完整切除包虫,对此病康复效果不错。此类疗法,仅适合脏器受包虫影响失去功能,或部分突出脏器表面,用此切除术效果不错。
2.1.2 内囊穿刺摘除术
取穿刺针三通接头,将其刺入包囊,吸出囊液后,向其内注射杀虫药剂。而后,切开外囊,摘除内囊,缝合外囊,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常用杀虫药剂,用1%阿苯达唑溶液、20%氯化钠的混合药剂。
2.1.3 包虫完整摘除术
对突出于脏器表面的包虫外囊,逐层轻巧缓慢划割。当外囊仅剩很薄一层时,可待包虫囊自身的张力将未割透的一薄层外囊胀破。然后以剪刀轻巧挑起剪开外囊,逐渐扩大切口,钳夹牵开外囊,向内外囊间滴水,使内囊漂浮,以手指轻柔分离内外囊间的纤维粘连,随着扩大外囊切口并牵拉敞开,包虫即可完整缓缓脱出。本法不适于合并感染或坏死性的包囊。
2.1.4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疗法
在B超定位引导下,对肝部包虫用细针经皮穿刺,将穿刺包囊中囊液吸出。同时,经电视透视镜观察包虫声像有无暗区。最后,向包囊内注射无水酒精,达到硬化包囊,而起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2.1.5 皮穿刺内囊吸出术
肝腹部有病灶,经B超准确定位,用细针经皮穿刺到内囊,吸出内囊肿囊液,后经B超观察,包囊消失后注入杀虫药剂。最后,换用套管粗针,吸出破碎的内囊。术后,口服抗包虫药,静脉滴注激素,能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2.1.6 液氮冷冻内囊完整摘除术
脏器表面露出的包虫外囊,用液氮喷枪喷射外漏包囊。待包囊冷却后,切开外包囊,剥离呈冰球的内囊,然后将其完整剥离。形成的空腔,用热水复温后,缝合闭锁。
2.1.7 腹腔镜摘除包虫术
经皮插入腹腔镜在电视监视下送进长纱布条包围在包虫穿刺点周围,穿刺吸出囊液,注入高渗盐水杀灭原头节,剪开外囊,用粗吸引管强力吸尽囊液、包虫及子囊,冲洗空腔,剪去部分外囊,敞开空腔。
2.2 药物疗法
适用的抗包虫药物治疗中,吡喹酮和苯并咪唑类药物作用效果显著。其中,苯并咪唑类药物频繁用于此病的临床实践,代表药物有甲苯咪唑和阿笨咪唑,这两种药物的抗包虫效果均不错。尤其,后者的肠道吸收更好。除此之外,最新研制的新型药剂——抗包虫脂质体药物,用于抗包虫病治疗成为新的热点。比较而言,脂质体为人造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构成,将其作为包膜存在,将包虫类药物封闭其中,更有利于肠道对包虫药物的吸收,大大提升侵入机体血药浓度含量。王述等观察了以抗泡球蚴抗体制备免疫脂质体作为阿苯达唑的载体,治疗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疗效,既高于单用阿苯达唑组,也高于阿苯达唑脂质体。另外,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发挥它们的协同或拮抗作用。
2.3 中药疗法
中药制剂用于此病治疗,同样有着不错的效果。学者蒋次鹏等,自制中药含槟榔消包粉,用于实验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治疗,与常见西药的比较疗法中,中药组方的治疗有效抑制泡球蚴达65.7%,差异性显著,治疗效果更好些。学者唐金风等,经骆驼蓬籽提取液制备5%的药剂,用于实验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的治疗,同样取得不错的效果。刘风昌等,用槟榔、露蜂等中药剂,混合水醇提取有效成分,经生理盐水配置混悬液,经胃部灌服治疗,用于继发腹腔棘球蚴病的治疗,有不错的疗效。COBO氏等报道联合阿苯达唑和吡喹酮对术前一个月的囊型包虫病患者进行治疗,患者血清和包虫囊液中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单用阿苯达唑组,联合用药组中囊液原头节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单用药组。
经过几年的努力,青海省包虫病流行蔓延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但包虫病传播链复杂,加之青海省包虫病流行区经济欠发达,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较粗放等。为此,对包虫病的防控,我们还要充分认识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措施。而对包虫病的治疗,传统的手术疗法不能放下。同时,应对不同的寄生部位,应采取不同手术方法,结合中药疗法、西药疗法等等,达到康复治疗的初衷。
[1] 鲍佳春,袁凤来,陆伟国.包虫病治疗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22(2):197-199.
[2] 李翰林,张生彬.包虫病的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