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视域下全民健身系统构建与高校体育参与策略研究

2017-01-17 09:56赵洪波韩明珠朱立新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民体育系统

赵洪波,韩明珠,朱立新

(1.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00080)

结构功能主义视域下全民健身系统构建与高校体育参与策略研究

赵洪波1,韩明珠1,朱立新2

(1.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2.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00080)

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视角,以发挥全民健身系统功能为前提,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全民健身系统组成进行构建,提出高校服务于全民健身系统构建的具体策略:依据结构功能主义具体思路,将全民健身系统分为行为、人格、社会和文化系统,为保证各系统的有效运行,高校体育应该在物质保障、政策导向、技术指导、组织管理、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承6个方面实施具体策略。

高校体育;全民健身;结构功能主义

现阶段,全民健身事业如火如荼的开展,健身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项造福全体国民,社会化程度极高的系统工程,用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对全民健身系统进行分析有利于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出更广泛的研究思路[1]。

在众多经典的社会学理论中,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全民健身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有助于我们在明晰全民健身服务系统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到促进全民健身系统构建和运行的滚滚洪流之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开展。

在众多的社会群体中,具备丰富人力、物力、信息资源的高校体育,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形式,对国内外关于全民健身系统构建、高校体育教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等研究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高校应该合理规划自身丰富的体育资源,在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的同时,正视自身在全民健身系统构建中具有的积极作用,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有机整合,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双重功能。

1 结构功能主义视域下的全民健身系统构建

1.1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阐释及启示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帕森斯于1945年首次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理论。该理论指出,任何社会现象都可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内部由处于不同层次的诸多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以特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发挥相应作用,在社会大系统的正常运转过程中,各子系统会发生相应变化,随着它们之间不断地调整,社会大系统适应性地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并且保持原有的运行方向[2]。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精髓在于,帕森斯揭示出了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即社会行动。他指出,任何社会行动都是由相互关联和作用的4个系统组成,他们是行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为保证社会行动的有序运行,4个系统必须各负其职,各咎其责,发挥出适应、达鹄、整合和维模的功能。即是说,为保证各子系统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子系统内在结构完整性的保持是其先决条件,即结构决定其功能。该理论认为,社会行动的目标方向取决于社会系统的结构,如结构完善,社会行动的目标必定会实现[3]。依据此理论,会为我们研究全民健身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全民健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促进全体国民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则是其坚定不移的系统目标。因此,在全民健身系统目标导向明确的前提下,借鉴该理论研究思路,对全民健身系统的结构进行合理构建,促进全民健身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1.2 全民健身系统构建依照结构功能理论,将全民健身系统的构建过程作为社会行动的实施,为了与社会行动基本构成的4个子系统相对应,使操作层面论述更为便利,依据全民健身系统的4个基本构成将其分为以下子系统(图1)。

1.2.1 行为系统 社会行动中,行为系统具有能动性,执行着大系统的“适应”功能,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以保证大系统的行动。在全民健身系统中,这些系统能够为健身群体提供健身所需的物质资源,充分发挥其自身的“适应”功能。

图1 全民健身系统构成要素

1.2.1.1 物质保障 健身过程中所必须借助的物质设备,如选择的健身场所、器械和服饰等。健身场所是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目前,用于健身的场所主要有社区内空地、公园、广场、街区、湖边河畔以及学校内体育场馆等;根据人们活动时对器械的依赖程度,可分为徒手和持器械两类,两类项目在参与者的年龄、性别、活动形式以及娱乐性和观赏性方面有所差别;运动服饰,即指人们在活动时的鞋、帽、衣着和各样的护踝、护膝、护肘等辅助性装备,他们能够提高人们活动时的舒适感,保护身体关节,避免运动伤害。

1.2.1.2 技术指导 动作技能的学习是指机体完成一系列动作的能力。动作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在特定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练习,不断积累才能实现;健身知识的掌握,从系统性来看,涵盖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这些理论知识能够指导人们进行合理健身、科学锻炼并实现健身目标的最大化;熟知保健原理,包括了解运动中各种注意事项,如健身锻炼时的保护措施、适宜天气的选择、合理的锻炼频度、时间带、强度和持续时间等。

1.2.2 人格系统 人格系统执行着大系统的“达鹄”功能,包括动机、目标等方面,任何行动系统都具有目标导向性,以实现目标所设定的某种期望状态[4]。大系统通过调节系统内部的各种能量促使个体目标的实现,进而在设定一定目标次序的基础上,集中实现大系统的总目标。全民健身系统中,包括政策导向和组织管理2个子系统,涉及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引导,以及社团、俱乐部的组织等。

1.2.2.1 政策导向 政策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党政组织以及社会其它政治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其所代表的阶层的意志和利益,以权威的形式确定的行动目标、任务以及目标实现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选择的工作方式和采取的具体措施。

1.2.2.2 组织管理 全民健身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由体育活动、物质保障和组织管理3大关键环节组成和若干支撑系统构成,具有功能多样化、服务与管理并重、结构完善的特征[5]。

随着全民健身系统边界的拓展,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应发生适应性调整[6]。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应由体育主管部门包办逐渐向政策性引导和扶持方面过度,以人们的健身需求为中心。

1.2.3 社会系统 社会行动中,具有不同目标导向的行动者之间会产生某种约定,产生一种互动关系,并会逐渐形成“制度化”的模式,即社会系统。各个小的行动单位会通过这种制度化的关系产生联系,以满足大系统的整合需求。

1.2.3.1 政策导向 全民健身系统构建过程中,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能够为系统实现内部整合、系统功能发挥提供必要的“制度化”基础与良好的生存情境[7]。这些纲领性文件指明了公民享有的体育权利,如《全民健身条例》、《体育法》等,在保障人们享受体育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各级行政部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2.3.2 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在社会行动中发挥着分配和协调的作用。在体育法规和政策指导下,组织管理保证了有机体物质资源供给与分配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使人们应该享有的健身权益得到保障[8]。

1.2.4 文化系统 文化系统发挥着对社会性系统的“维模”功能。使处在潜在状态的模式在特定机制的保护下得以维持,当大系统的运行突然中断时,能够保证原有运行模式的完整性,使系统重新开始运作时,迅速恢复原有的互动关系。全民健身系统中,包括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承2个子系统,涉及咨询,健康检测以及校园、社区的体育文化传承等。

1.2.4.1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能够保障信息的有效传递、储存和转化,是健身人群与健身系统联系的媒介,是健身人群认识和把握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渠道。同时,信息的顺畅交流也有助于系统整体对内部各子系统运行状况的掌控,保障全民健身系统能够产生良好的长效机制以实现文化系统的维模功能。

1.2.4.2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这一环节,对全民健身系统具有维模的功能[9]。从系统内容的构建到系统功能的发挥,这种因文化传承而长期浓缩而成的价值观发挥着系统的维模功能,始终担负着引导人们思想、指引系统发展方向的作用,即使当系统不复存在时,这种作用依然存在。

2 高校体育服务全民健身系统的运作机制

依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保证全民健身系统的有效运行,它所包含的4个子系统,即行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必须各司其职,发挥出适应、达鹄、整合和维模的功能,才能保障全民健身系统的顺畅运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为保证行为系统等4个子系统职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具备具体相关操作环节的支撑,即物质保障环节、技术指导环节等,而在明晰了全民健身系统顺畅运行的必要条件后,高校体育服务于全民健身系统的思路便清晰明了(图2)。

图2 结构功能主义视域下高校体育服务全民健身系统思路[10]

2.1 物质保障高校内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设施在满足正常的教学和训练任务之外,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完全有条件向周边健身人群提供服务。场馆的开放,一方面可以为健身人群提供充足、良好的健身环境,提高健身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场馆收取一定的费用,有利于及时更新器材设施、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降低固定损耗,从而不断完善场馆的内部建设。

2.2 技术指导

2.2.1 运动技能知识 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是保证科学健身、提高健身兴趣的重要条件,通过向健身者传授运动技能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健身人群对技能产生深刻理解,提高学习技能的兴趣,真正让运动技能为健身者所用。

2.2.2 健身知识 为提高健身人群锻炼的科学性、预防运动损伤、延长健身者的运动寿命,健身知识的指导必不可少。包括运动健身的最佳时间段、频率,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同年龄段的最佳锻炼方法,运动负荷的监控,疲劳的自我诊断以及运动处方的制订等。

2.2.3 运动卫生、保健常识 当前,人们的体育锻炼大多具有自发性质,运动保健知识相对匮乏,加之获取知识的渠道较窄,使缺乏指导成为长期困扰健身者的问题。通过为健身者提供运动卫生和保健的必备常识(包括女性身体锻炼的注意事项、健身环境和地点的选择、运动时须遵循的人体生理规律以及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和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等),使健身者掌握相应的运动卫生、保健知识,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锻炼并避免损伤。

2.3 政策导向体育政策、法规可以引导人们明晰自身的权利及义务,在健身锻炼过程中,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1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新闻等多种媒介,对国家颁布的一系列体育政策、法规等较为关注的人较多,而对其仔细研读、领会其要义的人却很少。因此,高校便成为讲解、研读并宣传法规、政策的最佳阵地,通过对相关条文的解释,以及针对具体事件的举例说明,帮助健身者形成正确、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念[12]。

2.4 组织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管理机制有所改变,尤其在健身管理方面,政府职能已由从前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指导性管理[13]。

高校体育的组织管理具有整合的作用,能够促进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高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场馆、人力及信息资源,借助体育社团、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各种竞赛、观摩会,为健身爱好者创造灵活多样的体育健身机会,通过高校专业人员的精心组织、科学指导,在促进健身者体育参与的同时,亦能够促使高校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2.5 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高校体育资源与健身人群发生联系的最直接方式,通过交流、存储和应用等方式促进健身人群与高校资源的持续联系,能够发挥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的引导作用。

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已达成共识,但如何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锻炼,人们却较为模糊。通过健身人群与高校体育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使健身者的各种疑问得到正确解答,提高锻炼的科学性。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健康咨询、建立体质检测平台等多种途径完成这一交流功能。

2.6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环节执行着系统的维模功能。全民健身系统运行过程中,维模功能始终在发挥作用,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而行成的价值观会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之中,产生持久的影响。

传统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和社区体育文化的传承均属此类。体育文化的传播,高校除了通过教学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外,还可以借助多样的宣传方式,传递相关内容,使健身人群潜移默化地了解体育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高校与其比邻的区域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而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则是传播社区体育传统的最好平台,通过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促使健身人群参与体育、热爱体育,以保证全民健身系统的顺利运行。

3 高校体育服务全民健身系统的策略

3.1 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力度

3.1.1 遵循经济规律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具有经营和福利的经济双重属性。除了服务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在面向校外人员开放过程中,需遵循市场规律,采取商业化的经营运作模式;而作为福利,需贯彻公平优先原则,优先考虑本校学生,对本校学生和社区群体实施免费或者低于市场标准的价格开放场馆。促使高校体育场馆在充分发挥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功能,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

3.1.2 管理和使用策略 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可以缓解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场地、器材紧张的局面,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但是,在实施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诸多方面的障碍,为保证场馆的顺利开放,应转变管理模式,优化场馆的使用指导,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灵活多样、满足健身者多元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宗旨,扩大和丰富场馆的经营项目类型,强化健身指导工作,同时注重提高场馆人员的自身素质,为健身者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吸引更多的健身者参与其中。

3.2 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结构优化

3.2.1 任务分工优化 高校的各部门应协调安排,统筹规划,各部门应根据自身的部门特征,各负其职,各尽其责,共同完成高校体育服务全民健身的功能。

宣传任务:由高校宣传部门、网络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利用高校的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宣传分门别类的体育信息,健身爱好者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并掌握各种体育资源的相关信息,如场馆、设施等。

指导任务:由高校的相关师生负责。依据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相关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构建体育指导服务团队,制订具体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协同配合,负责体育场馆的运营。

组织任务:由高校学生处相关教师和部分学生会成员负责。通过精心的组织策划,完成组织部门人员对体育健身者的指导工作,提高健身者的广泛参与度,逐步促进业余健身体育锻炼的正规化。

保障任务:由高校保卫部门、后勤等部门负责。保证体育健身所需物质设备的完备性,校园内场馆、校园外健身指导的安全性。

3.2.2 地点设置优化 全民健身运动作为一项惠及全体国民的一项社会活动,高校师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应对周边社区居民做好体育健身的宣传和指导工作。为提高普及健身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根据不同健身人群的自身需求,制订专门化的指导实践、指导方式和指导方法等。

校内地点优化:主要实施者为部分专门教师、学生及相关工作人员。场馆的管理和工作人员负责场馆、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如在各种体育活动期间,健身场地、设施的安置以及水和电等物质保障供应等;宣传部门承担为健身者提供健身信息的任务;专门的教师、学生团队主要承担对健身人群进行技能指导的任务,指导的形式可采用集中或分散的形式进行,以满足不同健身者的需求。

校外地点优化:主要由部分教师和学生承担,工作任务主要为提供健身指导和健身宣传。根据预先规划的体育活动方案,教师、学生可以在特定时间依据计划,参与其中,并提供健身指导;同时也可根据健身者的需求,在健身人群较多的早上和傍晚时间段,前往距离学校较近的社区,对健身者进行技能指导和健身知识的宣传;健身项目的选择方面,应该根据健身者的兴趣,并结合项目自身特征,体现灵活多样的特点,使健身者在身体锻炼的过程中,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

3.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3.3.1 教学功能的重新审视 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能是强化体能,但如果体育教学仅以强化体能为唯一目标,那就会使体育丧失自身存在的价值,那么这样的体育教学也绝不会是成功的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传承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体育文化具有完整性的特征,即外层(器物层面)、中层(制度层面)和内层(价值层面)3个方面,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出这3个方面的特点,使体育文化得以有效传承。然而审视当前的体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中层和内层文化遗失的现象,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加快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是指处于社会环境中,个人对社会的适应状态。它是衡量学生毕业后是否能迅速融入社会,成为真正社会人的重要标准。主要体现在与他人的关系处理、与他人协作能力以及自身遇到挫折时体现出的自制力、毅力和控制力等,是形成良好生存状态的体现。因此,体育教学应该利用其特有的教育过程,统筹安排,为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3.3.2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学校教学中的课程、教材教法以及师生角色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应对高度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培养出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优秀人才,现代化的体育课程不应再是高度单一化的统一模式,应该发展为多样化、系统化的多元模式,以满足学生固有的个性化特征,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从体育课程内在结构出发,应实现核心、校本和发展课程的科学配置,实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4 小 结

“全民健身”运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协作。高校体育资源应充分发挥其优势,统筹安排,实现资源共享,依据全民健身系统的根本需求,实现高校体育立足于自身、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 杨方.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8(10):116-118.

[4] 刘润忠.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5):56.

[5] 井玲,汤灵,朱轶.高校社区体育锻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36-140.

[6] 卢元镇.全民健身文化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15,3(3):35-40.

[7] 石锦,刘璐.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行与学校体育改革趋势研究[J].内江科技,2009(6):129-130.

[8] 南音.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3):131-135.

[9] 杜冬玲.浅谈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的关系[J].科技咨询,2009(9):214.

[10] 朱立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理论探索及高校体育参与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11] 杨亚琴,朱志萍.体育场馆门户网站建设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7(1):79-80.

[12] 杨建平,张秋艳.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79-80.

[13] 郭华恬,金熙佳.高校体育目标与改革思路[J].体育与科学,2011(1):75-7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System and Strategy of Participation in Colleges Sports from the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ZHAO Hong-bo1,HAN Ming-zhu1, ZHU Li-xin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00080,Heilongjiang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nd takes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fitness system as the prerequisite,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reviews and system analysis to construct the system of nationwide fitness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strategies for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ftness system.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divided into behavior, personality,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s to ensure the e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from such six aspects as material security, policy guidance, technical guidanc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college sports; national ftness;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G807

A

1004 - 7662(2016 )06- 0033- 05

2016-06-29

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TYD05);辽宁师范大学青年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LS2014W017)。通信作者:朱立新。

赵洪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全民体育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全民·爱·阅读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