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模式改革探讨

2017-01-16 11:25陈伟华
东方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考核目标

陈伟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即必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要完成这一宏大工程,就要勇于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联系教学工作实际,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加快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改革步伐。

一、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生学习困难多

高职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是双差生,即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差。许多学生对自己就读的专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后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时,当学习热情退去时,很容易背上思想包袱,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专业课程开设过多

专业课程开设过多,而且难度过大,学生对课程内容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往往是一知半解。

3.学生就业面临困难多

学生毕业时就业面比较窄,离家远。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学生,专业对口率低,许多学生改行从事别的工作了。

二、改革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高职教学模式还比较陈旧,加上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较差的影响,致使许多的学生在入校一段时间后,感到所获得的收效与开始时的期望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忽视了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教学针对性不强;二是教学中讲的多,动手少,学与用脱节。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工科教学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应该突出三个重视。

1.教材应该重视实用性,轻理论要求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业书籍,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教材是授课的基础,是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的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便于自学和参考。高职教育存在两个鲜明的特点,即职业性和实用性。职业性是由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是职业技能的掌握为主;实用性是指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抽象逻辑思维较差,教学目的是以实用为主,对理论知识的要求不高。这就使得教学中不能照搬教材,而应在有限的课时里选其实用性强、易于做到的内容进行教学,而对教材不做过深、过全的要求,在教学中可以“断章去节”、“取肉去骨”。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对二进制数的原理、换算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做适度的删减。这样做使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加强实用性、易懂,学习成效明显。

2.学生学习应该重视个体,轻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种有确定目标与方向的人的心智活动,因此,进行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主要考虑的是对学生要求的统一性和对教学内容要求的综合性。但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性,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对于双差学生来讲,须经过长时间的、艰苦的“加速度”和“急转弯”的训练过程才能够达到目标;对于学习成绩好、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讲,学习就比较轻松。因此,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其做法是,由学生自己参照教学目标,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制定出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再加以修正并监督执行。那么,这样做会不会出现有的学生故意降低学习目标,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一是学习目标总体框架没有变,教师参与审核和监督执行;二是没有哪一位学生不想多学一些知识和技能的。这就使得学生的个体学习目标明确,易于操作,一改教学中以讲为主、满堂灌的旧模式,使课堂成为讲授、辅导、讨论三者并举的互动场所,学习氛围变得浓厚起来,学生就由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方式,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涨。例如,对双差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般定位在对课程某一方向的入门要求上。这样做虽然学生的学习内容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规定,但只要在某一方向能够对所学内容独立操作、按要求设计并完成任务就是一大收获,实现了学以致用的自定目标。再有,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允许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时,可以重点拓展教材的某些方向。这样做虽然学习内容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广度,但超出了某个方向的深度。这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利用学校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人力资源,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益处的。

3.培养学生应该重视复合型,轻纯专业型

高职培养的学生出路是面向基层,所学专业重在实用。目前学生就业受市场影响的因素非常大,这就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面要宽、适应性要强,决定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复合型的。高职专业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重在实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跨专业,向两头延伸。即一头向本专业的纵深方向延伸,另一头向有关联的专业做横向延伸。例如,软件设计学生可向计算机美工方向延伸。这样,学生在就业中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三、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力度

高职教育在学生培养的目标中承若:要培养出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就工科专业来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如何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培养目标的最重要内容。在这方面高职教育还需进一步创新,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教学模式基本仿照本科教育;二是教学力量有限,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说高职教育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三是人们的成才观念,包括教师的观念和学生的观念都有待继续提高。我们认为,在工科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必须做到三个改进:

1.改进教材内容

教材是贯彻、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加大专业课教材的建设力度,组织好一些重点学科和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应该注意到,高职教育现在采用的教材大多是国家重点大学以及国家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就高职来讲,这些教材往往针对性较差,普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偏重理论;二是实验内容零碎;三是结合实际应用少。

2.改进实验方法

实验是贯彻、实施教学目标的落脚点,学生学习成果最终全部体现在其动手能力上。实验方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措施,在思想上要树立专业课教学必须围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来开展,在措施上应当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加强现有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仿真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通过观摩示范和自己动手,知道学过的知识如何在企业中直接应用。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重在应用技术的展示上,对设备规模的大小没有要求,因此,仿真实验室可以多建一些;二是可以把实验方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模仿动手阶段、综合实验阶段、仿真应用阶段。这样划分可以突出实验内容,使师生更加明确实验的目标;三是加大实验动手能力考核力度;

3.改进成绩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发展和学习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它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衡量学生个体发展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程度的过程。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能达到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应以操作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在教学中要减理论、减难度,突出基本技能的掌握,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使用意识的形成。

在评价标准上应采用互动原则,即除教师制定一套技能考核标准外,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提出自己的一套技能考核标准,两者形成互补,教师制定的考核是以面为主,学生制定的考核多以线为主,使考核选择余地加大,发挥了两个方面的能动性。在评价形式上实行多样化,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技能竞赛、技能考核,积极参加各行业的应用管理。对于取得相关证件和成果的学生,要给予认可。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考核目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