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 李彦平
高考学生答题情况对高中教学的启示
◇ 吉林 李彦平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与改革的背景下,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增知识点,以考查考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下分析了在化学新课标实施背景下,高考试题中所出现的重要知识点以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而反思教学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答题能力,实现对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
例以2015年福建卷理科综合试题为例:无水氯化铝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氯化铝在水中形成具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铝胶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有Fe2O3、SiO2等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已知:
表1
ⅰ)步骤Ⅰ中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其作用是________(只要求写出1种).
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解题时,学生可以根据“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利用胶体吸附性达到净水目的”这一知识点,写出焙烧使固体水分挥发、气孔数目增多的具体作用机制为Al3++3H2O⇌Al(OH)3+3H+.但在解答第(2)问时,部分学生感到难以下手,但若能够掌握盖斯定律的基本理论,则可以轻易作答,由Al2O3、C和Cl2反应生成Al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1 加强过程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部分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且相关题目均将具体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因此,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综合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准所考查知识点并实现融会贯通的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通过阶梯式的方法层层推进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接受程度,逐步加大课程难度,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同时,还应增加实验比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 重视概念建立过程
教师应面向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尽量充足的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概念,同时注意尽量使用简明、准确且有较强逻辑性的语言向学生阐述抽象的化学事实以及化学现象,还可以通过综合讨论化学理论的适用条件、覆盖范围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与概念进行理解,并配以对概念的应用与训练等习题,以加深对概念的认知度与记忆度.如在有关盖斯定律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设计反应正向、逆向运行对比的方式,指导学生探究反应热数值大小、符号关系,从而加深对定律的记忆.
2.3 迁移应用发展概念
教师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领悟到化学知识的学科应用与价值.如教师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准备5个同等容积的广口瓶,装入同等剂量的84消毒液,观察其正常状态下的颜色并记录.然后分别向4个广口瓶中注入红墨水、咖啡、果汁、红茶,观察在不同添加剂作用下,84消毒液颜色的改变,并与未进行反应的消毒剂进行对照观察,指导学生依据实验现象推测84消毒液可能的性质,查阅资料以验证推测结果正确性.
化学新课标教材的引入与推行使得高考化学知识点更多也更加具体,本文以有关“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知识点的考查为切入点,对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与论述,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相关知识点,实现灵活应用.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