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顺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毛皮动物母畜兽流产及综合防控措施
杨建顺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诸城 262200)
动物流产是动物配种完后胎儿尚未发育至能存活时,以任何方式而终止妊娠。流产的危害很大,不仅使胎儿夭折或发育不良,而且会损害母体健康,严重的导致不孕、不育,甚至危及母兽生命。流产在毛皮动物妊娠的不同阶段都可发生,根据流产的时间早晚,临床上常分为早期流产(配种后至妊娠35d之前)和晚期流产(妊娠35d以后至分娩前)。
根据引起毛皮动物(狐、貉)母兽流产原因的危害程度不同,可进行如下分类:
1.1 疫病因素
母兽感染犬瘟热、伪狂犬病、阿留申病毒、绿脓杆菌、致病大肠杆菌、布氏杆菌、阴道加德纳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均可引起流产。
1.2 药物性因素
妊娠期用了含激素类的药物,或者饲料霉变、细菌繁殖产生的毒素污染饲料,饲喂后常常引起感染发病或者毒素中毒,从而引起流产。
1.3 应激因素
妊娠期内、外环境的突变都可能对其产生强烈刺激。胃肠道内在环境菌群失调等,饲料突变、养殖场周围环境异常突变,如,放鞭炮、机器轰鸣等噪音,以及夜间的异光、陌生人的进入、狐、貉的尖叫、犬、猫在兽舍奔跑等外部环境的改变,都会给母兽产生强烈的刺激,导致孕兽流产、死胎。
1.4 营养因素
营养物质缺乏或者比例失调可造成母兽不易受孕,即使受孕也易出现死胎或弱胎、胎儿吸收。营养超量时也会引起代谢紊乱,发生病理变化。
1.5 机械性因素
流产 常常个例发生,多指孕兽因打斗、抓捕、检查、注射、治疗等操作的时候,因身体挣扎扭曲造成的流产,甚至笼门狭小给多胎母兽造成不便而流产。
流产的临床症状比较简单,表现为食欲不振或不食,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毛焦、渐进性消瘦,阴门流出血液或混有脓汁的分泌物。因药物性、应激、营养以及机械性刺激等因素引起的流产,流产后母兽很快恢复正常。疫病及毒素因素引起的流产,流产后母兽还会表现相应疫病的临床症状。
剖检病死母兽可见阴道表面充血、肿胀、溃疡、化脓;子宫体肿胀,宫内有血样浓汁,子宫壁增厚,两侧子宫角肿大,因人工授精野蛮操作造成的外伤,还可见陈旧性伤痕;卵巢肿胀、出血;感染化脓菌,还可见到子宫蓄脓及淋巴结出现化脓灶等病变。毒素引起的流产还可见到肝、肾等内脏器官的变性损伤。
根据临床症状不难做出诊断。寻找发病原因,还需要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
根据引起母兽医流产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母兽孕期管理,根据各妊娠阶段营养需求,为母兽提供品质新鲜、营养全价、品种多样化且稳定、易消化吸收、适口性强的日粮。切记饲喂霉烂变质和冰冻饲料。场内、外尽量保持安静,在场外显眼处张贴明显警示标识,每日细心观察兽群的饮食、消化、活动和精神状态。减少应激条件,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预防应激性流产发生。检查、捕捉、打针应轻拿轻放,并且拿到场外去操作等。尽量不用药物,确需用药应谨慎从事,最好请咨询服务人员或兽医专家。
5.2 严格卫生消毒制度
饲养场(在饲养期间或配种前)执行严格、有规律的卫生消毒制度。通过消毒可以减少环境中有害病原体(细菌、病毒等)的数量,达到减少疫病发生的目的,为了减少地面有害物质对生殖道的污染,让母兽与地面及有害物质隔离,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绿脓、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流产。在人工授精操作场所,要认真进行消毒,人工授精器械严格消毒尤为重要,人工授精过程中要操作规范,减少污染及人为伤害。
5.3 疫苗预防
对于经常发生绿脓杆菌及阴道加德纳氏菌流产的场,建议至少在配种前免疫绿脓杆菌及阴道加德纳氏菌灭活疫苗,每只1头份。疫苗的免疫时间应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制定,一般可安排在犬瘟热、肠炎、脑炎后1~2周进行。
5.4 治疗
如发现流产征兆可以肌肉注射黄体酮10mg,维生素E15mg,连用几天至母兽稳定,征兆消失,进行保胎。
疫病因素引起的流产,可以选择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类和恩诺沙星等药物对有想继续留种的母兽进行治疗,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实验室诊断,做药敏试验,选择最佳有效药物,最好将患病者淘汰,消灭传染源。
流产后的母兽应根据发病原因及使用价值和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是否留做种用,还是打激素取皮。阿留申病、布氏杆菌病的母兽应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