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兽医站,云南维西 674600)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防控
李建军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镇兽医站,云南维西 674600)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防治各种常见疫病,切实保证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尤为关键,无名高热综合征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疫病,对生猪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着严重的威胁。为此,文章以“猪无名高热综合征”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综合防控展开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疾病的防控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猪 无名高热综合征 防控
1.1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特点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相对较高,其主要的病原是多种病毒和细菌以及寄生虫的混合型感染和继发性感染,这种病在临床的控制比较困难,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这种疫病通常容易发生在高温季节,病情相对较长,通常在5~20d左右,发病比较突然。
1.2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患病后,患病猪往往是畏寒扎堆,体温骤升,在40℃~42.5℃左右,精神萎靡不振,采食量下降明显,严重的甚至废绝。另外,患病生猪的皮肤呈紫色,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出现,多在腹下部位和四肢的末梢部位,颜色多是紫红色;患病猪的呼吸困难,有的甚至出现腹式呼吸,伴有流鼻涕、猪群便秘、尿液发黄等现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日龄的生猪在患病后的症状表现也有所区别。如果患病猪是生长育成猪的话,往往是急性发病,患病猪会突然倒地不起,呼吸道症状明显,呼吸加重,个别患病猪会有肺炎性病变的出现,在后期甚至会转化为脓性肺炎,最后由于呼吸的衰竭而导致死亡。
如果患病猪是保育猪和小猪的话,在患病之后,往往是体温骤升,呼吸加快,有咳嗽和流鼻涕等现象,而且眼睛的分泌物明显增多,病猪喜扎堆,症状表现与流感类似;如果是小猪的话,病发后,皮肤苍白,抵抗力下降明显,很容易导致其他继发性疾病的发生。
患病猪如果是妊娠期母猪的话,个别患病猪出现高热症状,呼吸加快,喜卧地,食欲减退直至废绝,严重的话会有流产现象。一般来说,症状表现为阵发性低热,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尿色发黄,粪便干燥。
哺乳期母猪发病的概率并不高,如果发病,往往是厌食症状明显,个别严重的会有呼吸道症状,乳汁分泌减少甚至停止,繁殖机能受损严重。
关于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治疗,建议采用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结合的方法,效果理想。
2.1 西药治疗
在西药治疗方面,建议采用“珠-联-必-合”的治疗方法,具体来说就是:
首先针对患病生猪和疑似病猪,注射治疗方法:高热金针+头孢,肌肉或者静脉注射,根据猪群体质按0.1~0.2ml/kg注射1~2次,但是由于病猪的日龄有所不同,因此在剂量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如果是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话,珠康和新必妥的剂量分别以0.5ml和4ml为适宜,1次/d,连续2~3次,效果理想;如果是后备猪和生长猪的话,珠康和新必妥的剂量分别以1ml和4ml为最佳,1次/d,连续2~3次效果理想;如果是母猪和育肥猪的话,珠康和新必妥的剂量分别以1.5ml和6ml为适宜,1次/d,连续2~3次,效果理想。
其次,在使用珠康和新必妥的同时,结合临床的初步诊断,如果能够配合相应的抗生素和抗生素进行治疗的话,效果则可更理想。另外,可以配合使用长效复方治菌磺、亚疫消、多西环素制剂以及头孢类药物等。
一般来说,珠康和新必妥建议在上午使用,如果患病猪发热严重的话,可以适量使用退烧类药物,但是剂量要科学掌握,而且也不能频繁使用,在下午可以配合新的蓝环双博和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和抗生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注射用药的时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猪喘康,连续添加3~5d,效果较为理想。另外,也可以在饮水中适量添加电解多维。
2.2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清热解毒,凉血清肺,燥湿健脾。常选用的药物就是金银花、大青叶、石膏、圣地、丹参等清热解毒凉血类的为主药,莆茎、黄芩、知母、麦冬清肺热,消肺痈,养肺阴,黄连、苍术、白术燥湿健脾止泻,佐以黄芪、陈皮补气理气;焦三仙和胃健胃,甘草补中,并能调和药性。
上述药物联合使用的话,往往效果明显。另外,在临床使用的实际过程中,病发程度的不同,可以适当对药方和使用的剂量进行调整。
事实上,关于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病原目前并没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是伴随着高热症状的传染性猪病是多种病源共同参与后继发感染的一种疾病。事实上,高热可以说是动物对疫病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因此就进行安乃近注射的话,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会对免疫细胞造成破坏,从而抑制病猪自身的主动免疫功能。大量的实践活动表明,仅仅依靠治疗是不能达到防止病情蔓延的目的,换句话说,单纯使用抗生素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甚至还会加快病猪的死亡。总的来说,要想做好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预防,笔者建议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 秉承“自繁自养”的原则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要坚决秉承“自繁自养”的基本原则,严防隐性感染猪的引进。另外,一定要进一步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不仅仅要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而且要进行合理的合群饲养,降低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够保证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而且在每一个批次的生猪出栏之后能够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空置几天的时间后再行转入新的猪群。
3.2 定期消毒很关键
对猪舍及其环境需要进行定期的消毒,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毒对一般消毒剂并不敏感,尤其是猪圆环病毒,一般的消毒剂几乎不起作用。因此,要选择新型的、刺激性也小的消毒剂,例如复合醛类消毒药剂。
另外,需要注意是,一旦猪群发病了,那么在10d的时间里,一定要提升消毒药业的浓度,并且适当增加消毒的次数,建议每天进行4~6次的消毒。
对已发生无名高热的猪不仅要及时进行隔离,还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除了日常饲喂之外,还要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氟甲砜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一般是按照300g/t的剂量进行添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患病猪的进食量骤减,因此也无法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最好是能够在饮水中添加药物,让猪群自由饮用,时间以5~7d为适宜。另外,建议按照0.1ml/kg的剂量耳后肌肉复方三氮脒注射液和复方柴胡注射液,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2~3d,或者是按照0.2ml/kg的剂量肌肉注射复方多西环素注射液、复方黄芩注射液,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3d,效果比较理想。如果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地予以淘汰,防止疫病传播。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两周后,选择对体内外寄生虫效果明显的驱虫剂进行驱虫。
总的来说,猪无名高热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生猪生长发育的疾病,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非常好的治疗措施,因此做好日常的预防尤为关键。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树立先进的生猪养殖理念,努力实现生猪养殖的科学化、合理化与规范化,提升生猪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生猪的发病概率,切实保证生猪养殖的良好经济收益。
[1] 张梅,臧凯.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3):101.
[2] 王丽华,伦艳霞.浅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1,(2):30-31.
[3] 陶顺启,张建新,李红斌,等.无名高热综合征的临床防控技术[J].吉林畜牧兽医,2007,28(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