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对《温疫论》下法的继承发展与补正

2017-01-16 08:36孙彬霄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阴液温病承气汤

孙彬霄,马晓北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吴鞠通对《温疫论》下法的继承发展与补正

孙彬霄,马晓北△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00)

吴鞠通在其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中提到他在校检《四库全书》时得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但细观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研究《温病条辨》时不可忽视《温疫论》对其产生的影响。吴又可确为温病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此吴鞠通批判地继承了吴又可学术思想,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这在下法的应用中体现得尤其突出。《温疫论》中使用的攻下法、攻补兼施法及润下法理论内容丰富,故主要论述吴鞠通对《温疫论》中下法的继承发展及补正,以期更好地理解运用下法。

《温病条辨》;温疫论;吴鞠通;吴又可;下法

明末名医吴又可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疫经验,著成我国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专著《温疫论》,提出较为完备的温疫诊治思想。《温病条辨》(以下称《条辨》)被视为治疗温病之津梁,乃吴鞠通遍考晋、唐先贤医书,十阅春秋所得。其在抄写《四库全书》过程中见到吴又可《温疫论》,遂专心学习,认为《温疫论》“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然而“细察其法,亦不免支离驳杂,大抵功过两不相掩,盖用心良苦,而学术未精也”。又认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而立论不精,立法不纯”。虽说如此,但吴又可《温疫论》确实对其成书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一点在《条辨》中焦阳明病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现列举如下。

1 吴鞠通对《温疫论》下法的继承

温病学家柳宝诒曾评价《温疫论》:“篇中论应下失下,及下后诸变证,曲折详尽,多阐前人未发之秘,堪为临证圭臬者正复不少。[1]”从这句对《温疫论》的高度评价中看出柳宝诒对《温疫论》下法的推崇,吴鞠通也是如此,他专心学步于《温疫论》,继承其“攻下”学术思想。

1.1 继承吴又可大承气汤证

吴又可与吴鞠通下法思想皆宗张仲景《伤寒论》,对大承气汤证的描述基本与《伤寒论》一致。吴又可在《伤寒论》基础上对大承气汤证舌象有所补充,如《温疫论》在 “应下诸证”一节当中描述应下证舌象:“……舌上黄苔……黄苔宜下”“……舌上干燥易生苔刺”等[2]55,以及散在于各节中的描述如潮热、谵语、扬手掷足、大便极臭、大便闭、小便赤红涓滴作痛、小便闭目赤、咽干、气喷如火、口臭、口燥渴、鼻孔如烟煤、唇燥裂、色焦、口皮起[3]。吴鞠通不仅十分赞成其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归纳总结。他将吴又可的真知灼见在《条辨》中焦篇归纳成条,系统阐述大承气汤证症状为“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可见吴鞠通对吴又可的学术思想十分推崇。

1.2 热厥治以大承气汤

《温疫论》中“体厥”一节有一医案,一施姓男子因疫致病,刻下症口燥舌干,苔刺,太息,咽喉肿痛,心腹胀满,按之疼痛,渴思冰水,日晡益甚,小便赤涩,得涓滴则痛甚,但通身肌表如冰,指甲青黑,六脉如丝,寻之则有稍按则无。此医案说的便是阳证阴脉、身冷如冰的体厥,经吴又可仔细分析,其因内热至极、气道壅闭为脉厥;阳郁则四肢厥逆、通身冰冷为体厥,此属危证,应急投大承气汤。吴鞠通完全赞同他的看法,体现在《条辨》谓:“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坚满,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4]65”吴鞠通继承了吴又可对热厥重症应以大承气汤攻下的思想,补充完善了急性热病极期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并指出辨证要点为“火极似水,热极而厥”,应见目赤、小便赤、腹满坚,喜凉饮四症[5]。

1.3 治疗下后变证完全受意于《温疫论》

《条辨》中焦篇十三条云:“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脉浮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温疫论》“下后脉浮”一节谓:“虽无汗,宜白虎汤,邪从汗解。若大下后或数下后,脉空浮而数,按之豁然如无,宜白虎汤加人参,覆杯则汗解。[4]69”两相对比除银翘散外,吴鞠通治疗“下后邪气还表”一证完全受意于吴又可。下后无汗,是因各种原因如自利经久,或素有他病先亏,或本病日久不痊,或反复数下,导致津液耗伤,欲汗无源,白虎辛凉除肌表散漫之热邪,加人参鼓舞元气,开发腠理,故得汗解。

2 吴鞠通对《温疫论》下法的发展

吴鞠通对吴又可《温疫论》的评价是“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因此他在继承吴又可下法思想的基础上,又对其不精的立论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备的下法体系。

2.1 创制“补泻兼施”新加黄龙汤

《温疫论》中“补泻兼施”一节中认为证本应下的因耽搁失治,造成邪热未除、元神将脱的局面,此时补之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其攻,攻不可补不可,补泄不及,两无生理。吴又可认为此时应勉用黄龙汤,可有回生于万一的可能。吴鞠通将此归于阳明温病下之不通条下,认为此属“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然正气久耗,大便不下者,阴阳具惫,尤重阴液消亡,而黄龙汤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其中枳、朴伤气耗液,遂改用调胃承气,以甘草缓急,人参补正,姜汁宣通胃气,加麦、地、元参保津液又可去血结积聚,加海参化坚补正,创制新加黄龙汤,在补泻兼施的同时顾护阴液,虽仍为勉尽人力之作,但其用药更加谨慎得当。

2.2 创传世“增水行舟”大法

吴鞠通创制“增水行舟”法乃是受吴又可承气养荣汤的启发。吴又可提出攻下虽为保阴的有效治法,但数下亦可导致阴液损伤,因而需注意“数下亡阴”之弊,指出攻下时应根据病情 “间服缓剂”,因而创设养阴攻下法,代表方剂承气养荣汤,专治素体阴亏或因数下等原因而耗伤阴液、发热、口渴等里证仍在者。吴鞠通据此指出:“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吴又可所立攻下之剂但未能不用大黄而达到攻下的目的,吴鞠通则不用大黄,“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在外感热病运用攻下法是一个突破。至于对“下后复聚”一证易小承气汤为增液汤也是源于此处。同时指出由于温病与温疫有所不同,故特别提出纯恃承气以为攻病之具,用之得当则效,用之不当则有三弊一说。

3 吴鞠通对《温疫论》下法的补正

吴鞠通认为,吴又可“学术不精,立法不纯”,且“在又可当日,温疫盛行之际,非寻常温病可比,又初创温病治法,自有矫枉过正不暇详审之处”,因此吴鞠通根据温病的总体特点,对吴又可持论加以补正,使之更加适应温病而非专指温疫。

3.1 “热结旁流”不应施以大承气汤

《温疫论·大便》云:“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内热壅闭,先大便闭结,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日三四度,或十数度。宜大承气汤,得结粪而利立止。服汤不得结粪,仍下利并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传送之职,知邪犹在也,病必不减,宜更下之。[2]36”而《条辨》中焦篇第七条云:“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4]65”吴鞠通认为吴又可治疗“热结旁流”用大承气汤者非是,并在此条后注:“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反以甘草缓芒硝急趋之性,使之留中解结,不然结不下而水独行,徒使药性伤人也。[4]65-66”大承气汤为急下之剂,其速最快,得液下而结未必得解,又因“热结旁流”之证本耗阴液,再用大承气汤徒有“数下亡阴”之弊,因此吴鞠通易大承气汤为调胃承气,用甘草缓急,增加芒硝留肠时间以充分解结,则热结得解,阴液得存。

3.2 改柴胡清燥汤“以燥治燥”之弊

《条辨》中焦篇有云:“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主之。[4]69”这是受《温疫论》“下后间服缓剂”一节启发而来[6]。《温疫论》谓:“下后或数下,膜原尚有余邪未尽传胃,邪热与卫气相并,故热不能顿除,当宽缓两日,俟余邪聚胃,再下之,宜柴胡清燥汤缓剂调理。[2]26”但吴鞠通认为吴又可用药不得其法,于条文后补充说明“无汗而脉数,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无领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后,又无连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敌火,使不致为灾,一半日后相机易法,即吴又可下后间服缓剂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汤中用陈皮之燥,柴胡之升,当归之辛窜,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条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4]69-70”遂延用旧法而另立新方,用麦冬、细生地甘寒滋阴,知母苦寒清热,人中黄、玄参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滋阴益肾、清热凉血之效,如此则无伤津耗液之弊。

3.3 “脉静身凉”不可再下,当复其胃阴

吴又可认为“祛邪”为第一要义,主张“攻下祛邪”,其运用下法之娴熟,可“因证数攻”,虽然他擅长运用“攻下法”,但他在《温疫论》中的“数下亡阴”“夺液无汗”“夺气不语”“下后反痞”“神虚谵语”等章节阐述了反复攻下后引起的耗气亡阴、气阴双亡的病证[7]。《条辨》中焦篇三三条曰:“阳明温病,下后脉静,身不热,舌上津回,十数日不大便,可与益胃增液辈,断不可再与承气也。[4]78”条文注又曰:“此数下亡阴之大戒也。下后不大便十数日,甚至二十日,乃肠胃津液受伤之故,不可强责其便,但与复阴,自能便也。此条脉静身凉,人犹易解,至脉虽不躁而未静,身虽不壮热而未凉,俗医必谓邪气不尽,必当再下,在又可法中,亦必再下。[4]78”吴又可其实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未犯“数下亡阴”之误,他在《温疫论》“大便”一节中明确指出:“愈后大便数日不行,别无他证,此足三阴不足,以致大肠虚燥,此不可攻,饮食渐加,津液疏通,自能润下也。[2]36”可见吴又可虽喜用“攻下法”祛邪,但不代表他没有意识到数下亡阴的不可行性。因此,吴鞠通对此条的补正是不得当的。

经过以上初步探讨,认为《条辨》与《温疫论》关系密切,在研究《条辨》时应同时了解其学术渊源。吴鞠通在继承吴又可学术思想的同时,能够结合临床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可见吴鞠通读书读得活,担得起“具古今识艺斯进,真世俗见功乃神”的评论。

[1] 柳宝诒.温热逢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6.

[2] 吴有性.温疫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3] 孟繁洁. 吴又可下法思想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25(7):44-46.

[4] 吴塘.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李自仁.吴又可《温疫论》下法略评[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1(2):24-26.

[6] 沈庆法.吴鞠通对《温疫论》的继承和发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7:38-40.

[7] 梁迪赛,袁丁. 谈下法在《温疫论》中的应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53-54.

孙彬霄(1991-),女,山东青岛人,在读硕士,从事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通讯作者:马晓北(1970-),女(回族),宁夏吴忠人,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实践和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Tel:18610457765,E-mail:mxbmsl@163.com。

R222.15

A

1006-3250(2017)03-0307-02

2016-03-21

猜你喜欢
阴液温病承气汤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苦味食物未必都养心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张仲景在阳明病中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简析
谈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