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晨 周荣新
(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北 容城 071700)
下法为八法之一,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治法之一,源于《内经》。大承气汤,始载于张仲景《伤寒论》,为苦寒泻下法之峻下法的代表方剂[1]。所谓“承气”者,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大承气汤方论中说:“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指出大承气汤意在顺应胃腑本欲下降之气的趋势,从而导邪外出,使胃腑之气回归自然下降的状态。方中四味药,大黄苦寒,涤荡肠胃;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枳实苦寒消痞,厚朴苦温消满,二药同用,通达肠胃之气,加强大黄芒硝泻下之力。四药合用,泻下之力峻猛。运用得当,每有立竿见影之效,可截断病势,挽救危急之症;反之运用不当,则易伐伤正气,损阳伤阴,故临证应用最需谨慎辨证。
张仲景最知大承气汤的运用需慎之又慎,故对其论述尤其详细,《伤寒论》中明确提及大承气汤的条文就有19条之多,仅次于桂枝汤的24条;在《金匮要略》中则有11条,是《金匮要略》中涉及条文最多的方剂,远远多于其他方剂的论述,足见张仲景对其重视程度。大承气汤为治疗阳明病的主要方剂之一。《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为阳明病的“提纲证”,但与其他六经病的“提纲证”不同,本条并未提及具体特征性脉象及其他症状,而只是说“胃家实”,明确了病位和病性。阳明经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因而言“胃家”,指病位应包括胃和肠,病性为“实”。之后,张仲景论述了代表“胃家实”的症状,如“大便难”“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等,而这些症状之所以未在“提纲证”中论述,从后面的条文可以看出,这些症状均需要仔细分辨,其程度不同,代表“实”的程度不同,性质不同,直接决定了所用方剂的不同。如“大便难”,张仲景就有“大便鞕”“大便初鞕后溏”,大便“不鞕”“大便复鞕而少”“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腹满”“胁下鞕满”“屎虽鞕,大便反易”“大便乍难乍易”等多种记载,并且临证需要与其他症状共参,分辨细节,整体考虑,以明确“实”的程度和性质。本研究在仔细研读张仲景《伤寒论》相关条文的基础上,简要辨析张仲景在阳明病中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总结辨证细节和规律,以期为该方的临床运用提供简明的辨证依据。
大便难为“胃家实”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大承气汤证的主要代表症状,其泻下力峻猛,阳明病如见“大便鞕”或“有燥屎”者必用之,可收去菀陈莝、急下存阴之功。但因大承气汤通腹泻下之力过于峻猛,运用不当则会伐伤正气,且“胃家实”者常常数日无大便,临证需仔细辨别,判断大便鞕或不鞕。
1.1 以小承气汤试探 《伤寒论》第209条云“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明确指出阳明病,有潮热、大便硬即可用大承气汤,不硬不可用。但阳明病六七日未解大便,推测可能有燥屎积聚,此时可予小剂量小承气汤,如服后腹中肠鸣显著、排气增多,则证明腹中已有燥屎硬结,可用大承气汤攻下。如无上述表现,说明腹中没有燥屎,或大便硬结程度不够,则不可用大承气汤,否则会损伤脾胃之气,导致脾胃虚损,出现“胀满”“饮水则哕”等症状。
1.2 从饮食情况判断 《伤寒论》第215条云“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此条为倒装文法,意为“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但鞕耳”。患者有“谵语”又有“潮热”,说明里热极盛,“胃家实”证已成,应消谷善饥,现在反而“不能食”,是因为胃肠中积有燥屎,腑气不通,胃气不降,饮食物不得下咽,此时可用大承气汤涤荡肠胃,以通胃腑之气。如“能食”,说明大便虽硬,但积存不重,则不能用大承气汤,可用小承气汤微通腑气,以和胃气。
1.3 从小便情况判断 《伤寒论》第251条云“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本条讲阳明病,患者六七日未便,此时患者“虽不能食”,但出现“小便少”,是由于胃肠中积热,泌别清浊功能受到影响,但同时也说明胃肠中尚有津液,大便硬结不甚,需等到小便利时方可用大承气汤。如腹中燥热大盛,逼迫津液偏渗,则小便通利,此时证明腹中大便燥屎积聚已很严重。但第242条又言“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此处患者虽“小便不利”,但同时出现“大便乍难乍易”的症状,为热迫之津液自大便排出,与少阴病热结旁流之下用大承气汤病机相同。故虽见小便不利,但从患者“喘冒不得卧”判断患者腑气不通,肺气不降,燥热上蒸,其势已盛,结合全身情况判断,可用大承气汤竣下热结。
以上条文充分体现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当阳明病出现多日不解大便的情况,可通过予少量小承气汤试探,观察饮食、小便情况等来判断腹内大便硬结的程度,从而决定是否使用大承气汤,同时需综合全身情况,整体分析,辨证论治。
首先需要明确“潮热”的含义。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潮热》对潮热的解释“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中医诊断学》解释为“形容发热有定时增高现象,如潮水定时而至”[2],目前大多数教材以及医家持此观点。亦有医家认为“潮热”中的“潮”是指潮湿的意思,“潮热”即发热伴汗出[3]。而研究《伤寒论》多年的胡希恕先生认为“潮热,乃其热如潮,形容热势汹涌”[4]。从《伤寒论》原文来看,每提到潮热,如与时间有关,张仲景必另作说明,如“潮热,发作有时”“日晡所发潮热”等。从全文体例看,如“潮热”本身已包含时间概念,应不必再赘述。同时也有“日晡所发热”但未用“潮热”的描述,可见“潮热”症状应并不只是与时间有关。《伤寒论》第208条云“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明确指出“汗多”与“其热不潮”可同时并见,证明“潮热”并非指发热伴多汗。《伤寒论》第104条中指出“潮热者实也”,即是说“潮热”为里实之证。纵观《伤寒论》原文,“潮热”症状只出现在阳明病的条文中,属于阳明病的独有热型,当与阳明病里热炽盛有关。因而,我们认为《伤寒论》中的“潮热”应包含热势剧烈,汹涌如潮涌之意。
明确了“潮热”的概念,再分析“潮热”与大承气汤应用的关系。“身热”为阳明病的常见外证,“热”到什么程度需用大承气。《伤寒论》第208条载“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指出热势汹涌如潮者,为表邪已解或已全部入里,可用大承气汤以攻里;如热势较微,“其热不潮”,说明尚有表邪未解,则不可用大承气汤,如此时有腹满不通的症状,需用小承气汤微通腑气。另对比第212条与第213条可见,阳明胃家实,大便已鞕,并可见热扰心神而致的“谵语”等精神症状时,如有“潮热”则用大承气汤,无“潮热”则用小承气汤。但在第214条中又出现了不同情况,“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这一条讲阳明病出现了谵语、潮热等里热炽烈的表象,但脉象却表现出里实未盛的情况,综合考虑则选用小承气汤。
阳明病为“胃家实”即里证,太阳病为表证,少阳病则代表半表半里,如发生多经合病,张仲景治表里同病的原则为:表里同病,病位偏表,先治其表;表里同病,里证重急,治里为先;表里同病,病势较缓,表里同治[5]。运用大承气汤时,亦遵循此法则。《伤寒论》第240条载“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所述之证究竟是太阳病,阳明病还是二阳合病,各医家争议颇多。此时张仲景就以脉象来判断,“脉实”说明病偏于里,宜下,用大承气汤,“脉浮虚”说明病偏于表,可从汗而解,用桂枝汤。第256条“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尅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亦说明阳明少阳合病时,如“脉滑而数者”,说明里实证为主,可用大承气汤。另外,《伤寒论》第217条讲述阳明腑实兼有表邪,需等表邪完全入里方可用大承气汤,如果应用过早则会引邪入里。第220条亦是论述太阳阳明同病时,大承气汤的应用时机同样遵循表证过后再治里证的原则。
“急下存阴”是大承气汤最为后世推崇的治法之一,亦是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体现。张仲景利用大承气汤的峻下之功快速祛除胃肠积热,以止其煎灼耗损阴液,保存将亡之阴,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意义。因而,如临证见里热极盛、阴液耗损严重之证,应急用大承气汤截断病势,挽救危亡。《伤寒论》第252~254条列“三急下证”“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张仲景认为,“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汗多者”表示阴损症状严重,“发汗不解,腹满痛者”“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表示疾病传变迅速,里热极盛,此时需果断用大承气汤峻下热结,保存将亡之阴。
除阳明病外,《金匮要略》中张仲景还将大承气汤用于热盛动风、筋脉失养的痉病,食积中焦、积而化热的宿食,瘀血内结、瘀而化热的腹痛,实热积滞、热结旁流的下利等,所治病证皆属于实,但病邪有热、实、瘀之不同[6]。凡病机为里实积聚于肠腑,导致腑气不通、经脉失养,结合整体情况,均可应用大承气汤。除此之外,张仲景还记载有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挡汤、陷胸汤、厚朴三物汤、大黄硝石汤等十余首承气汤类方。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发展出承气汤类方78首[7]之多,扩大了其应用范围。金·刘完素在其所著《宣明论方》中将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合为一方,并加甘草、姜片以缓药力,名为三一承气汤。金·张子和在大承气汤中加入生姜、大枣,名为调中汤。清代著名伤寒学家俞根初在张仲景基础上加减化裁出7个承气汤类方。温病名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记载了14个承气汤类方,极大地发展了张仲景下法的精髓,针对温热病邪易化燥伤阴、腑实之证多兼夹他病的特点,制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护胃承气汤等,扩大了承气汤的治疗范围,并确立了下法在温病治疗中的地位。
现代药理学等研究证实,大承气汤具有抑制细菌增殖生长[8]、拮抗内毒素[9]、促进胃肠运动[10]、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分泌[11]、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保护组织器官功能[12-13]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急性肠梗阻、急慢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肠源性内毒素血症[14]及重症肺炎[15]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总结张仲景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主要包括胃肠燥屎积聚、热象汹涌、脉实(如滑、数、大等)、有阴虚或阴液流失严重的表现等。但仔细研读原文,体会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精神可知,临证需仔细辨别,脉证合参,整体辨治,不可片面或孤立地看待某一症状,既要注重辨识细节,又要从宏观上掌握病势,从而把握患者病机要点,辨证论治,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