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晶
摘要: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班主任关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想法,能给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有望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如何得到学生们的主动配合,做好其他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机协调,将学校、家长、社会力量集中起来,给中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认知水平的提升、个人能力的发展贡献出最大助力,这是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相关问题;对策研究;思考
引言:初中生有了自己的特殊思维方式,他们喜欢参与有趣的学习活动,希望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但是在叛逆心作祟下,学生经常抵触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关心、教育、管束,更加向往自由自在,非常厌恶安于现状。班主任太过严厉的苛责学生,不仅难以取得理想的管理成效,还会与学生们渐行渐远,互动关系异常紧张,后续工作无法推进。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我们班主任要先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固化的管理模式,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心灵上的指导,情感上的沟通,发挥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信任自己,主动参与班级活动。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方面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人才价值的引导者。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意识学生才是主人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落实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取得管理工作的好成果[1]。协调好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这是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班主任组织工作中总是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班主任多采取权威型管理,喜欢命令式管理,班主任以为自己的话就是权威,学生不能违背。这样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难以达到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其次,班主任为了班级和自己的荣誉,往往过于看中分数,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这是对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极大打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再次,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和家长、学生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会遭受多方压力,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学校的,这不利于班主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越大越容易导致班主任采取错误的教育管理方法,班主任对新时期初中生的特点没有形成正确认识,依靠传统批评处罚方式是难见管理成效的。
(二)学生方面
新时期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性格上的问题造成了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困难。一些严重问题的存在,主要有学生迟到早退、早恋,还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沉迷网络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思想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学习无用论”使得一些中学生把赚钱当做人生目标而早早进入社会工作。此外,社会化大思潮还导致某些中学生形成扭曲的价值观,过于追求个性,吸烟、酗酒,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直接的影响,而且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同时增加班主任管理的难度。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班会活动建设
要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首要任务便是加强班会活动建设,通过班会活动的方式纠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班会活动的主题通常灵活多变,包含了班级建设以及学生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说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时候,可以通过班会活动的方式,将全班学生聚集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到每一项规章制度的讨论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遵循规章制度,也能够使其产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从心底认为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另外,开展班会活动的目的还包括了班委选举、学习总结、兴趣培养等等。班主任在开展班会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班主任的身份地位需要尽量弱化,使每一个学生自己做集体的“小主人”,尽量避免班主任在班会中的过多干预,在一些条件允许的主题班会中,甚至可以完全由学生完成。
(二)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班主任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去维护集体利益,并与班级中其他同学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比如,教师以同桌为单位进行“瞎子障碍大赛”,即每次五个小组一起参加,小组中一名同学充当瞎子,一名成员则站在终点进行指挥,指挥的同学需要根据障碍物的位置给瞎子做出正确的路线指导,从而让瞎子在指导下能够成功避开所有的障碍物来重点解救另一位成员。这种教学模式等同于给学生带来了一场直观、形象的思想道德教育,所有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都逐渐明白信任和合作的重要性,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团队意识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学生心理建设
班主任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为学生制定全面、详细的教学管理计划,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2]。例如,班主任首先要考虑到初中生共同存在的性格特点,即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性格都十分火爆、急躁,一件小事情都能彻底激怒他们,从而导致选择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来解决问题。在这基础上,教师一定要借助有效的抗压能力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强大的内心,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时能够静下心来冷静应对,以免出现冲动过后的不良场面。再如,在抗压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借助下棋、马拉松、长跑或者是攀岩等一些富含挑战性且十分考验忍耐力和耐心的体育项目来对学生展开抗压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之后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还不断推动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结语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其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阶段形成。初中班主任要充分分析00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充分给予其尊重,增强其自信心;对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帮助其自觉抵制不良因素对思想的影响,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績的同时,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方玉法.管理思想,引导行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6(88):179.
[2]张月.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86.
指导老师: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圳上镇松山中学 张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