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娟
(永靖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永靖 731600)
一起母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及诊疗体会
王有娟
(永靖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永靖 731600)
胎衣不下又叫胎衣停滞.是指母畜产出胎儿后,超过正常胎衣排出时间仍未排出胎衣,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奶牛产出胎儿后超出12 h、羊3 h、马1 h-3 h、猪1 h胎衣不下者,即可认为是胎衣不下。母牛发生率较高,并且母牛胎衣不下发生率也因季节、营养状况、胎次及分娩正常与否而有所不同。
1.1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怀孕期间,饲料单纯,缺乏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与维生素A,孕牛消瘦、过肥、运动不足等,都可使子宫弛缓;胎儿过大、双胎妊娠及胎水过多,使子宫过度扩张,可继发产后子宫阵缩微弱;流产、早产、难产、子宫捻转时,产出或取出胎儿以后,子宫收缩力往往很弱,子宫腺窝处未出现局部缺血和充血变化,胎儿绒毛膜上皮与子宫腺窝的结合未能发生松动,即使胎儿排出和脐带断裂,导致胎儿绒毛血管收缩,但由于子宫尚不能充分回缩复旧,胎膜与子宫也不能完全脱离而排出体外,致使胎衣不下。
1.2 绒毛水肿
正常情况下,胎儿排出及脐带断裂以后,胎膜绒毛中的血液含量即剧烈减少,体积和面积随之减少,因此很容易与子宫分离。当发生子宫扭转或施行剖腹产时,胎儿子叶往往出现严重水肿,甚至延伸到绒毛末端,以致胎膜牢固附着在胎盘突表面而不能分离。
1.3 胎盘炎
怀孕期子宫受到局部感染,发生轻度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导致结缔组织增生,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致使胎衣不下。
1.4 激素分泌失调
当分娩前4~5 d, 17β-雌二醇醉降低而17α-雌二醇升时;分娩前后1 d左右雌激素升高及孕激素下降幅度太小时;分娩前孕酮含量一直较低时;分娩时雄激素水平过高及围产期血中促乳素和前列腺素F2a水平降低等时,都会促使牛产后胎衣不下。
1.5 环境应激
对于怀孕期满的母牛胎衣的排出时间与应激的关系很大。在胎衣排出过程中,母畜子宫的收缩,可将胎儿和母体胎盘的大量血液挤出,减轻绒毛和子宫粘膜腺窝的张力,绒毛易从腺窝中脱离。而应激则会抑制子宫的收缩。在安静的环境下,产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明显减少,产牛在嘈杂环境下产犊,如在原床位和运动场上,其胎衣不下发病率分别为37.1%和60.2%。在牛的分娩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干扰都将使胎衣排出时间延迟2 h~3 h,有研究指出当水牛的犊牛在产后被移开时,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被允许哺乳的母牛。
1.6 与牛的胎盘组织构造有关
牛的胎盘属于上皮绒毛膜与结缔组织绒毛膜混合型,胎儿胎盘与母体 胎盘联系比较紧密。
可分为整个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两种情况。
2.1 整个胎衣不下
从阴门垂下带状胎衣,通常为灰白色表面光滑的尿膜羊膜。绒毛膜部分外露时,马的呈暗红色,上密布绒毛;牛、羊的绒毛膜表面有丛状的子叶——胎儿胎盘。无子叶区为灰白色,表面光滑。
2.2 部分胎衣不下
相当少见,且不易发现。如仔细检查排出的胎衣,根据绒毛膜破口的断端不吻合,及胎囊的子宫角部分不完整,便可诊断。不要时,须将手伸入子宫触摸残留的胎膜。胎衣不下经1~2 d后,会因胎衣腐败、子宫内膜炎,毒物被吸收而呈现全身中毒现象。严重者可并发产后败血症,危及母畜生命。
3.1 临床症状
病例一,盐锅峡镇党川村陈某的黑白花奶牛,15月龄,体重约440 kg。舍饲主要是干麦草和苜蓿,添加精料。产第一胎。2014年8月10日,怀孕八个多月发生流产,经兽医站兽医人员采用雌激素等药物治疗后,12 h后仅从阴道口排出部分胎衣,上面布满棕黄色粘脓样分泌物,阴道内流出红褐色液体,发出恶臭气味。病牛开始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流产胎儿死亡,全身水肿,剖检发现胸腹腔内均有淡红色的液体积聚。
病例二,2014年3月,王台镇幸民村祁某有一头五胎龄秦川母牛,体重约370 kg,正常分娩,产双胎。该牛体态微胖,产后12 h未见胎衣正常排出,未见其他并发症。通过畜主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该畜主的母牛产双犊后,母牛胎衣不下的情况较为多见。
3.2 临床诊断
病例一,病牛流产后,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40℃ ,12 h后胎衣不下,拱背怒责,时做怒责排尿姿势。流产第二天,从阴道口露出巴掌大红色胎膜,上面布满棕黄色粘脓样分泌物,阴道内流出红褐色液体,发出恶臭气味。流产胎儿死亡,全身水肿,解剖发现,胸腹腔内均有淡红色的液体积聚。
病例二,临床表现为母牛产后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体温39.9℃ ,产后卧地不起,15h未见胎衣排出,子宫内触诊发现,母体胎盘表面光滑。由于症状明显,经兽医人员诊断,确诊为完全胎衣不下。
3.3 治疗
治疗时应刺激子宫肌肉充分收缩,促使胎衣自行排出, 并预防微生物感染。
3.3.1 药物治疗 病初可注射垂体后叶激素或催产素80~100单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用0.5%~1%奴佛卡因溶液100 mL、催产素50单位在母牛尾根侧面小窝前上角部位进行封闭治疗。
3.3.2 手术剥离 以上药剂如在产后24 h内应用不能产生良好的疗效,可采用手术剥离。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不采用手术剥离,向子宫内灌入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2 000~3 000 mL冲洗,直接向子宫内投入抗菌消毒药物,如甲硝锉片20~30片或青霉素2支/4 g,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注入蒸馏水500 mL,连用3~4 d后,过一段时间胎衣自行腐烂流淌直至干净。
病例一,通过以上治疗,进一步观察发现牛奶泌乳减少,而且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几率也大大增加。配种期发现该牛发情延迟,产后35 d才表现出发情症状,(正常发情周期15~24 d平均21 d)情期延长,影响繁殖配种,预后不良。
病例二,经过以上综合性预防治疗后,母体预后良好。
母牛部分胎衣不下的临床症状通常很明显,一般比较容易诊断,通常通过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病例一,由于配种过早,胎盘发育尚未成熟,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相粘连,引起该牛流产,产后由于胎盘发育不成熟,是该牛胎衣不下的主要因素。
病例二,早期检查和治疗对母牛的健康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兽医技术人员早期进行有效预防和正确判断治疗。
经过这两例病例看,其发病的原因主要与母牛的日常饲养管理不到位有关。病例一的奶牛体态正常,但通过调查其配种记录,发现该牛配种过早,尚未达到适配年龄;病例二母牛体态较胖,产第五胎,双胎,胎盘老化,造成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导致胎衣不下,在诊断时应该多加重视,建议淘汰。
导致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对该病的防治除了要有临床切实可行的方案外,最重要的是在平时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制定合理的配种制度,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圈舍保持清洁卫生,按时消毒,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发病时要及时治疗,防止腐败胎衣吸收后引起继发性全身炎症。
6.1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6.1.1 怀孕母畜中后期要饲喂含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或产前20 d~30 d,1次肌肉注射10 mg,亚硒酸钠、5000国际单位VE;或1次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00 mL、25%葡萄糖500 mL,每日2次连用2 d;或产前7 d肌肉注射维生素AD10 mL,每日1次,直至分娩。
6.1.2 舍饲牛要适当增加运动时间,以加强全身张力,最好在产前一周,每日自由运动2 h以上。
6.1.3 产后12 h内,一次肌注催产素100国际单位,隔一天在 ;或产后立即饮用羊水3000 ml,也可颈部皮下注射初乳50 ml,均可降低胎衣不下发生率。
6.1.4 产前9 d,每天注射孕酮100 mg;产后立即口服红糖益母草汤(红糖250~500 g,干益母草500~1 000 g,煎汁),1日2次。
6.2 制定合理的配种制度
配种前要仔细查阅母牛档案,防止过早配种。正确掌握母牛初配年龄,发挥个体生产性能和繁殖力,且提高后代牛的质量。一般母牛的初配年龄为16~18月龄。
6.3 预防各种疫病
口蹄疫、布病、酮病、产后瘫痪、肥胖母牛综合征等等。
总之,为了减少母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干奶期注意精粗比例,更应重视矿物质的供应,加强运动,增强全身张力。临床上牛要安静,清洁,宽敞的圈舍内,令其自然分娩,避免各种应激。特别注意过于肥胖、胎龄过高、率配不受的母牛建议及早淘汰,减少经济损失。新常态,新形势下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制定合理有效的疫病防治方案,是今后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有效措施。
2016-00-00 接收日期:2016-00-00
王有娟(1979-),女,土族,永靖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S
B
1001-9111(2017)01-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