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白术散直肠滴注治疗儿童脾虚型腹泻验案举隅

2017-01-15 14:46张亚男张记成尹蔚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白术散儿科学证型

张亚男 龚 洁 张记成 尹蔚萍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加味白术散直肠滴注治疗儿童脾虚型腹泻验案举隅

张亚男1龚 洁2张记成3尹蔚萍*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儿童迁、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中医外治直肠滴注法,运用加味白术散直肠滴注治疗儿童迁、慢性腹泻中最常见的证型脾虚泻,疗效确切。现举验案一则,浅析其理。

加味白术散;直肠滴注;儿童迁、慢性腹泻;脾虚型

腹泻是多种病原、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1]。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2],病程2周至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2个月以上为慢性腹泻[3]。迁、慢性腹泻占腹泻病的19%[4],不但影响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还可导致患儿生长迟缓、营养不良,甚至多脏器功能异常[5],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目前西医以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为主,往往疗效欠佳[6]。结合我院儿科多年的临床经验,解决婴幼儿服汤剂困难的问题,笔者采用中医传统外治直肠滴注法,运用加味白术散治疗儿童迁、慢性腹泻中最常见的证型脾虚泻,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病名沿革

中医文献中并无“迁、慢性腹泻”病名,但其可与久泻、久利、泄泻日久等相参。有关久泻的论述始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洞下泄利候》,其描述为“久利候”,明代《证治准绳·幼科·泻》中明确提出了“久泻”的病名。

2 病因病机

古代论述久泻病因病机的著作很多。古代医家多认为久泻与“脾气亏虚”、“脾肾阳虚”关系密切。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与肾密切相关。郁晓维等[7]以“迁延性腹泻、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辩证分型”为关键词检索1994~2004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文献,共收集迁延性腹泻病例1093例,其中,中医证型脾虚证居首位,占51.97%。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脾胃乃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脾气亏虚,不能正常腐熟水谷,以致精微不得运化,清浊不分,乃生泄泻。脾气亏虚是久泻的基础,《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云:“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加之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泻久更伤脾,致泄泻迁延不愈。

3 中药直肠滴注

中药直肠给药最早见于《伤寒论》:“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中药直肠滴注是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配置中药,从肛门灌入或滴入肠腔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可使中药直达病所,具有给药量大、吸收充分、作用迅速、无创伤等特点。大肠有传化糟粕、吸收水液的功能,在吸收水液的同时将药物吸收入体内,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因此大肠吸收药物后可经由经脉上达于肺,而肺有“朝百脉”的功能,可将药物输布全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8-9]。此法避免了口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及可能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防止或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且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10]。中药直肠滴注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特色,为脾虚型迁、慢性腹泻患儿提供了新的给药方法。

4 方药解析

七白术味散源于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由人参、白茯苓、炒白术、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组成,笔者根据本病的特点,在原方基础以加黄芪、石榴皮。方中党参、黄芪益气健脾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健脾利水渗湿为臣;葛根生津止泻止渴,石榴皮涩肠止泻,藿香化湿和中、升发清阳,木香行气止痛共为佐;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全方融补、运、升、降为一体,补而不滞,祛邪而不伤正,共奏益气健脾、行气止痛、祛湿止泻之功。

胡凤娥等[11]研究发现,此方药性平和,温、补、消共施,诸药合用,共奏扶阳、健脾、涩肠之效。何强[12]通过临床研究证明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迁、慢性腹泻效果显著,可增强患儿免疫力,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黄玉珍[13]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幼鼠肠粘膜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七味白术散不但有增强免疫作用,而且可以调整胃肠运动机能,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扶植正常菌群生长等作用。

5 病案举隅

王某,女,2岁,2017年1月4日初诊。母亲代诉患儿大便稀溏2月余,日行3~4次,色淡不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少纳呆,家长与“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效果不甚显著,遂来我院就诊。查体舌淡,苔白,指纹淡。西医诊断:腹泻病。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虚泻。治宜益气健脾、行气止痛、祛湿止泻。家长诉患儿口服中药汤剂困难,遂予加味白术散直肠滴注。组成:党参10g,黄芪15g,炒白术10g,茯苓10g,葛根10g,藿香6g,木香6g,石榴皮6g,甘草5g。采用江阴天江制药厂生产的免煎颗粒剂(生产批号:1612007)。100mL/次,7d为1个疗程。7d后复诊,患儿病情好转,大便略稀,日行2次,纳食可。遂嘱家长注意调理患儿饮食,保暖,继观。2d后电话随访,患儿病已愈。

按语:患儿大便稀溏2月余,日行3~4次,色淡不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少纳呆,属脾虚型泄泻。因患儿口服中药汤剂较困难,笔者加味白术散中药直肠滴注治疗,同样达到了治愈目的。全方融补、运、升、降为一体,补而不滞,祛邪而不伤正,共奏益气健脾、行气止痛、祛湿止泻之功。

目前治疗本病多采用口服药物或外用穴位贴[14],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迁、慢性腹泻的患儿,考虑其服汤药困难的因素,使用加味七味白术散直肠滴注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克服了小儿口服汤药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治愈率,减轻患儿痛苦,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值得应用推广。

[1]陈绍潞.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6.

[3]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胡亚美,江载芳,陆华,等.实用儿科学 [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9.

[5]张丁录.二康宁糖浆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或慢性腹泻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4):48-49.

[6]石文韬,何倩雯,梁筱,等.中药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文献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6(9):2121-2125.

[7]郁晓维,王丽慧,王明明.迁延性腹泻中医证型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68-969.

[8]路静华.中药灌肠法佐治婴幼儿腹泻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8(16):73-74.

[9]王洪才.直肠滴入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18.

[10]王晓燕,王丽萍.中药直肠滴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1):2803-2804.

[11]胡凤娥.过敏煎神阙穴外敷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5):730-731.

[12]何强.七味白术散佐治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的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9):58-59.

[13]黄玉珍,刘万里,诸葛远莉.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泄泻幼鼠肠粘膜屏障的修复作用[J].中医药学报,2016,44(5):40-42.

[14]罗璟.小儿腹泻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天津药学,2010,22(3):58-59.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内设研究机构项目资助(2017NS153)。

张亚男(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儿科学。E-mail:1564388959@qq.com

尹蔚萍(1975-),女,白族,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儿科学。E-mail:ywpluck@163.com

R249

A

1007-8517(2017)14-0077-02

2017-05-18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白术散儿科学证型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