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诊”命名源流考

2017-01-15 13:39张华敏刘寨华
中医药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诊断学五脏气味

张华敏,刘寨华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闻诊”命名源流考

张华敏1,刘寨华2*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闻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内经》中就有根据病人发出的声音来测知内在病变的记载。“闻诊”一词,首次出现在明代李盛寿的《医学研悦》中。但在后世历代中,却很少直接用“闻诊”一词,多以“听声”“闻声”“闻法”“声诊”或“嗅法”出现。笔者查阅历代文献,对闻诊概念发展源流作一梳理,系统考证,望理其脉络,溯其源流。

闻诊;诊法;源流;考证

1 规范名

中文名:闻诊;英文名:listening and smelling;注释: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由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的内容[1]。

2 定名依据

1919年成书的《时氏诊断学》[2]中,明确列出“闻诊”,此时闻诊的定义是“以耳之听觉,闻其声音,以鉴定疾病之诊察法也。”与历代的“听声”“闻声”“声诊”含义相同,并未在定义中指出“闻诊”包括嗅气味,但在其他诊断方法中却介绍了“嗅诊”,此处的“嗅诊”则与历代“嗅法”或者其他嗅气味的论述的含义相同。自此之后,“闻诊”一词一直沿用下来。新中国成立之后组织出版的一版国家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3]中,即沿用了“闻诊”,但其定义已经明确指出:“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内容。”在之后陆续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中,名称和含义基本没有变化过。

我国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以及辞书类著作《中医大辞典》[4]等均把“闻诊”一词作为规范用名。《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也以“闻诊”作为正式主题词,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文献的标引和检索中。说明“闻诊”作为中医诊法的规范名词已成为共识。

3 同义词

曾称:“听声”(《医门法律》);“闻声”(《医学准绳六要》);“闻法”(《形色外诊简摩》);“声诊”(《东垣十书》)。

4 源流考释

4.1 春秋至秦汉时期

《说文解字》云:“知闻也。从耳门声。”[5]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闻,知声也”。即“闻”原指听声音之意,故闻诊早期多为听声音的诊法。[6]“闻”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种含义,《辞海》云:其一指听而得其声;其二指知识也;其三指传知也,其四指鼻嗅……[7]。故闻诊后世则主要包括了“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的内容。

据甲骨文记载,在殷代已经有了“疾言”一词,指言语、声音方面的疾病,这类疾病则需要运用闻诊来诊断。早在《周礼·天官》中就可以看到“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的记载。《左传·昭公元年》载:“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说明在当时的时代已认识到了“五声”这一重要的闻诊理论概念,并用之于诊病中。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言及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证明在东周时的医家已采用了听声诊病的闻诊方法[4]。

闻诊作为中医诊察疾病四诊之一,颇受历代医家重视。早在《内经》中已有根据病人的喘息声音来测知内在病变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指出闻诊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视喘息、听音声”,而通过听病者声音的变异,可以推知病变之所在,病邪的盛衰,正气的盈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提出了以五音、五声应五脏的理论;《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也谈到“五脏相音,可以意识”,是说五音、五声的内在基础是五脏精气,五脏在内虽不可见,但可通过相应的表现于外的声音来辨别体内五脏精气的盛衰。《素问·脉要精微论》以声音、语言、呼吸等来判断疾病过程中正邪盛衰状态,并论述了一系列因五脏失守而产生的语言、音声的异常,从病理上阐述了语言、音声与五脏之间的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灵枢·小针解》:“所以察其目者,五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说明五脏精气不仅能上荣五色精明,且能使人音声洪亮。

《难经》明确了闻诊的地位。《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从中可以看出,《难经》时期已明确地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并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形成了中医诊法为四诊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沿用至今。此外,《难经》对闻诊还做出了明确的界定。《难经·六十一难》所载“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即闻诊主要从听声音立论。但其所论范围,并未仅局限于“五音”别病,尚有谵语、咳逆、喘息、肠鸣等病理性声音。[8]如《难经·十七难》云:“病若谵言妄语,身当有热,脉当洪大,而手足厥逆,脉沉细而微者,死也。”此外,《难经》提到了嗅闻气味可以诊病,但并未将嗅气味作为闻诊的内容。嗅气味诊病的原理主要是根据五脏与气味的相应关系。如《难经·十三难》日:“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难经·四十九难》:“何以知伤暑得之?然:当恶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为焦臭,入脾为香臭,入肝为臊臭,入肾为腐臭,入肺为腥臭。故知心病伤暑得之,当恶臭,其病身热而烦,心痛。其脉浮大而散。”在此《难经》已将嗅闻气味作为诊断伤暑的重要依据。[8]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都论述了闻诊方法,内容丰富,涉及闻呼吸、语言、咳嗽、喘息、喷嚏、悲哭、呵欠、呕吐、嗳气、肠鸣、阴吹、腥臭等声音和气味。论中所描述的闻声音的内容有语音的轻重强弱及变异、语言的异常状况,咳嗽的不同表现等。如215条云:“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通过观察言语的异常变化,来辨别病证的虚实。157条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指出了嗳气病可闻见食物不消化的腐臭气味,而“腹中雷鸣”肠鸣音亢进提示胁下有水气。这些都反映了闻诊在临床中的运用。[9]

4.2 晋隋唐宋时期

晋代王叔和在他的著作《脉经》中记载了嗅气味结合望诊诊察疾病。如《脉经·卷第七·热病生死期日证》:“热病身面尽黄而肿,心热口干,舌卷焦黄黑,身麻臭,伏毒伤肿中脾者死。”指出了黄疸病人出现臭气、身热烦躁、舌焦黑而干,是热毒极盛、肺脾两脏气绝的死候。

隋代巢元方在嗅气味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诸病源候论》:“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又曰:“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然腑脏气躁腐不同,蕴积胸膈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气臭也。”此外还有关于辨腋臭、体臭、尸臭等的记载,内容非常丰富。[10]

唐宋时期,闻诊内容进一步丰富,但仍多以“听声”表述闻诊。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中提出“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强调诊察声音呼吸与望诊一样,“乃圣道之大要。”还十分精辟地论述了“角、徵、宫、商、羽”五音人,丰富充实了闻诊的内容。

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可见“阳候多语,阴证无声”的论述,以闻诊来辨别伤寒病的病性。“发躁狂走,妄言面赤”为阳证;“潮热独语,如见鬼状”为阴证。宋代施发在《察病指南·听声验病诀》详细论述声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以及疾病性质的关系。他强调“声者,脏之音也”,“声悲是肝病。声雄是心病。声慢是脾病。声促是肺病。声沉是肾病。已上脏病也。声清是胆病。声短是小肠病。声速是胃病。声长是大肠病。声微是膀胱病。已上府病也。……声细长是实。声轻是虚。声沉粗是风。声短细是气。声粗是热。声短迟是泻。声长是病痢。声实是秘涩。”即按照病人语声的悲、雄、慢、促、沉来辨别五脏之病性;以清、短、速、长、微来辨别腑病之病性;或以声音的细长、轻、粗沉、短细、短迟等诊察病变性质。[11]

4.3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四诊的理论及论述较前代有更加全面的发展,望诊、舌诊的专著逐渐增多,闻诊、问诊在一些医籍中列有专门篇章。如喻昌《医门法律·闻声论》、李梃《医学入门·听声审音》、李中梓《伤寒括要·伤寒总论·察声》、张志聪《侣山堂类辨·音声言语论》、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何梦瑶《医碥·闻声》、李潆《身经通考》、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闻法》、林之翰《四诊诀微·闻诊》等。[12]明代《医学研悦》论望闻问切篇中首次使用了“闻诊”一词。《医学研悦·脉理原始全书研悦卷之三·论望闻问切》云:“闻诊。经云:闻而知者谓之圣。闻者,闻其五音,以知其病也。五脏有五声,以合于五音,肝呼应角,心言应徵,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是也。”[13]这里的闻诊主要是指听声音。清初喻昌在《医门法律》详论闻声、辨息,并专列“闻声论”“辨息论”。《医门法律·卷一·一明闻声之法·闻声论》:“喻昌曰: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其声乃变。迨声变,其病机显呈而莫逃,所可闻而知之者矣。”喻氏用闻声音的诊查方法判别病机,辨别新病久病。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是明清时期闻诊专论中有代表特色的一部专著,其中“闻法”“嗅法”辑录资料较为丰富,分门别类的阐述辨听声息和嗅气味等诊断方法。该书的“嗅法”已注意到人体体气和分泌物气味的诊断辨证价值。

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嗅气味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运用,内容也逐渐丰富。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对“辨气”极为推崇,以有无臭气来鉴别瘟疫与风寒外感等,强调指出嗅气味具有普遍的临床意义,非疫证亦须辨气。《重庆堂随笔·读〈全体新论〉》:“故闻字虽从耳,而四诊之闻,不专主于听声也。”明确地论述了闻诊应包括听声和嗅气味两部分。戴麟郊先生《广温疫论》辨证最细,谓疫证必有秽浊之气,鼻观精者可以闻而知之也。愚谓闻字实有二义。虽非疫证,凡入病室,五官皆宜并用,问答可辨其口气,有痰须询其臭味,榻前虎子,触鼻可分其寒热,痈疡脓血,审气即知其重轻,余如鼾息、肠鸣、矢气之类,皆当以耳闻者。古人但主乎呼、歌、呻、哭数字,固矣。”[14]

4.4 近现代

民国时期,至少有20余种诊法著作中,列闻诊专篇或专章。从《时氏诊断学》将“闻诊”专门论述后,后期很多著作都沿用了“闻诊”一词。[2]但此时闻诊仍多指听声音诊病,部分医家将闻气味归入闻诊。受到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影响,听声音诊病中引入了西医知识、西医听诊,称为“脏腑听诊法”。新中国成立之后组织出版的一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中[3],即沿用了“闻诊”,但其定义已经明确指出,“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以诊察病人的语言、呻吟、呼吸、咳嗽等;后者凭嗅觉诊察病室与病人的气味以及病人的排泄物等等以鉴别疾病。”在之后陆续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和著作中,名称和含义基本没有变化过。如《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中医诊断学》(邓铁涛主编)[15]《中医诊断学》(朱文峰主编)[16]等。

总之,“闻诊”一词,虽然古代使用并不统一,但所选之词含义也都类似,并未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近现代随着对“闻诊”内容认识的丰富,对“闻诊”一词的使用也趋于一致,因此沿用至今。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7.

[2] 民国·时逸人.时氏诊断学[M].上海:千项堂书局,1953:42.

[3] 广州中医学院诊断教研组.中医诊断学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34.

[4]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151.

[5]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9:250.

[6]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92.

[7] 民国·未著撰人.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342.

[8] 马维琪.《难经》与闻诊[J].陕西中医,1993,14(9):427.

[9] 赵莹,曲夷,唐长华.《伤寒论》四诊的辨证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396-398.

[10] 晨曦.闻诊研究简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4):248-250.

[11] 宋·施桂堂.察病指南[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55-56.

[12] 蒋力生,刘春援.诊法源流简论(续一)[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68-69.

[13] 明·李盛寿.医学研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83.

[14] 马维骐.闻诊小史考略[J].湖北中医杂志,1988(8):44.

[15]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2

[16]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2

2016-05-12

2016-07-10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大项目(2012FY130100)

张华敏(1974-) ,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古籍管理与利用、中医药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及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

*通讯作者:刘寨华(1976-),女,博士,研究员,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与中医临床研究。

R241.2

A

1002-2392(2017)01-0006-03

猜你喜欢
诊断学五脏气味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从五脏相关理论浅析祛风退翳法在风轮疾病的应用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气味图书馆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漫画
好浓的煤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