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摆放配合在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2017-01-15 13:06:22高竹朋郭春红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石位压疮体位

高竹朋 郭春红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中医院手术室 472000

体位摆放配合在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高竹朋 郭春红

作者单位:三门峡市中医院手术室 472000

经过对我院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的手术体位摆放,护理配合及并发症防范的回顾,总结得出做好术前准备,合理安置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步骤、严格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 体位 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发生于股骨颈下方大小粗隆之间的骨折,老年人因骨质疏松、骨骼脆性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而成为该骨折类型的高危人群,给予合理、有效的内固定术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恢复患肢肢体功能的关键。目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因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随着PFNA内固定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内固定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手术体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又能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早期回归社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65~88岁,其中80岁以上20例。致伤原因:跌伤40例,车祸伤17例,重物砸伤3例;合并冠心病10例,合并阿尔茨海默病2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偏瘫3例,合并高血压20例,其余20例无合并症。受伤至手术时间5~13天,手术历时1~3小时,住院时间平均25天,伤口一期愈合出院。

1.2 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经口喉罩置入。

1.3 术中体位 48例健侧下肢置于截石位脚架上,腘窝下垫软枕,骶尾部体位垫垫高;9例患侧臀部体位垫垫高,对侧髋关节处放体位架固定;1例只骶尾部体位垫垫高;1例常规平卧位;1例侧卧位患侧朝上。患侧上肢全部采取用软布包好自然放于胸前,并固定于头架上。

2.护理措施

2.1 做好术前宣教,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术前一天访视[2],根据患者文化背景不同,运用患者能理解的词语给其讲解手术流程,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过程有所了解。多数患者因为担心疼痛,会出现紧张,要告知他们,麻醉后疼痛会缓解。同时老年患者多伴发有全身其他疾病,骨折后易产生焦虑、恐惧、烦燥,护理人员要热情讲解,对提出的问题耐心回答,并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争取早日康复。对合并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应告知家属配合看护做好术前准备(如禁食水、去掉假牙等)。

2.2 安置好体位,以方便C臂X光透视,预防神经压伤。

2.2.1 患侧上肢应用软布包好自然放于胸前,并固定于头架上,这样可以把上肢和躯干隔开,避免了术中用电刀灼伤危险;注意不要压迫患者胸部,影响正常呼吸功能;悬吊与身体的垂直角度应<90°,防止臂丛神经过度牵拉而致受损,也不影响术中正侧位片的拍摄和手术者的操作。

2.2.2 摆放截石位时[3],应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屈膝曲髋90°,置于截石位架上,外展<90°,腘窝下垫软枕,避免损伤腓总神经,预防深静脉血栓。这样既可以保护健侧下肢不受C臂机的挤压,又可以扩大C臂机的活动范围,有利于术中正侧位片的拍摄。截石位腿架,体位架固定后检查是否拧紧及患者肢体固定是否牢固。患侧肢体伴偏瘫的患者术中要按其生理曲度安放体位,关节部位垫软垫固定好,必要时用约束带。

2.3 加强皮肤保护,预防压疮 本组患者大多是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皮肤、皮下组织相对薄弱,弹性差,术前应特别注意检查患者全身皮肤情况。根据术前患者压疮风险Braden评分标准法[1]进行压疮评估,评分均在15~18分之间,即有潜在的压疮风险,须在骨突部位垫软垫,贴减压敷料。常规垫琼脂垫,保持床单干燥整洁,避免潮湿。术中在搬动时动作要轻柔、平稳,避免牵拉损伤。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情况,内固定后及时恢复功能位。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因手术延迟,超过2个小时,术后发现患者骶尾部有2×2cm红晕,详细与病房护士交接,使用气垫床,半小时翻身按摩一次,两天后随访,患者皮肤颜色好转。

2.4 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龄患者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再加上全麻药物的影响,摆放截石体位后,机体循环系统易发生变化而引起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术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其中1例患者麻醉后摆放截石位时,出现室性早搏,心率80次/分,脉搏65次/分,血压110/75kPa,氧饱和度96%,立即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50mg缓慢静推。2分钟后室性早搏消失,继续观察3分钟后,心率80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110/75kPa,氧饱和度98%,开始进行手术。另一例是麻醉后出现心率增快,心率120次/分,血压90/60kPa,氧饱和度94%立即遵医嘱给予去氧肾上腺素0.1mg缓慢静脉推注,3分钟后,心率80次/分,血压115/80kPa,氧饱和度99%,生命体征平稳,开始手术。

2.5 加强无菌操作,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术中应用C臂时,用无菌C臂套包裹机头[4],以免机头在跨越无菌区时污染手术切口。限制手术间参观人数<2人。加强无菌区域管理,健侧下肢截石位的患者,在铺无菌单时,注意遮盖严密,不要留下缝隙,建立好无菌区域,避免污染,术中要监督手术人员严格无菌操作。术中静脉输入的温液体要加温至37℃,为患者用加热毯,做好保暖措施,以免发生低体温而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3.小结

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手术时间延长,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情况发生,也影响患者康复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机会。因此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术前给予良好的心理疏导,增强其主动配合手术的信心,术中合理摆放好体位,做好压力性创伤的预防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快速获取正确的正位以及侧位影像,即减少了X线暴露次数,也减少了术中射线对工作人员及患者的危害,有效的缩短了手术暴露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术野污染的概率,也随之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即使术前做了充分准备,也避免不了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针对上述两例患者术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心率增快,进行原因分析,均为改变手术体位而引起,为杜绝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应该在不给患者增加痛苦情况的前提下,先摆好手术体位再进行麻醉,麻醉后减少搬动避免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异常波动,所以说合理摆放手术体位是进行PFNA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1 徐青.手术室老年患者术中压疮危险因素及护理人员压疮认知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15-17.

2 孙文萍.5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2):65-67.

3 马平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9):213-214.

4 张雪飞.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PFN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9):219-22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51

2016-12-8

猜你喜欢
石位压疮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4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