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宁 孙新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浅谈毒损脑络与糖尿病性脑病的关系
李 宁 孙新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毒损脑络;糖尿病性脑病;解毒通络
糖尿病性脑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中医学对糖尿病性脑病的认识,以阴虚燥热、痰瘀阻滞立论,认为该病以阴虚为本,痰瘀为变。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糖尿病性脑病病机不止为阴虚燥热、痰瘀阻滞。王永炎院士在总结历代中医药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系统深入的观察研究,根据糖尿病性脑病的证候特点,提出“毒损脑络”是糖尿病性脑病的关键病机,并在此学说的基础上,确立解毒通络法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性脑病的根本大法。
糖尿病性脑病归属中医消渴病“消瘅”“呆病”“健忘”等范畴,《兰室秘藏》中记载消渴可出现“上下齿皆麻,舌根强硬,肿痛,四肢痿弱……喜怒善忘”及《圣济总录》中有“消渴日久,健忘怔忡”等认知与记忆损害症状的记载。
1.毒的含义及分类。毒的本义是指毒草。《说文解字》释:“毒,为害人之草。”在中医学里,毒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概括地分为内毒和外毒。《素问》提出了“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大风苛毒”等,这些“毒”显然指外毒,由外邪演化而来,多用于阐释瘟病发热以及疮疡疔疖的发生原因,即把外毒作为机体致病的主要因素。汉代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根据证候的属性把毒邪分为阳毒和阴毒。其实际内涵已突破“毒邪外受”的范畴,认识到毒邪也可导致内伤杂病或杂病中亦有毒邪的因素存在,对后世颇有启发。内毒是指由于风、火、痰、瘀之邪炽盛或正常生理产物的蕴积,以及细菌、病毒的不断积累,引起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导致经络阻滞、气血逆乱、水津失常,从而气滞、痰凝、血瘀、水停,日久酝酿成毒,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高颖等[1]提出并探讨了“浊毒损伤脑络”这一学说,基本诠释了“毒损脑络”这一病机假说的大致内容,即浊毒指机体内生的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郁积于内,日久对人体脏腑功能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属内毒,此外还有痰毒、瘀毒之说。毒邪致病,以败坏形质、损伤经络、脏腑功能受损为其鲜明特点。毒损脑络所致糖尿病性脑病之毒显然是内毒。此外,由于“毒”的性质不同,对机体脏腑的损伤也是不同的。
2.络病的含义及特点。《黄帝内经》将络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络脉可分为经(气)络与脉(血)络。经络之络是对经脉旁出的细小分支部分的统称,主要有运行无形经气的作用,脉络之络是指血脉的分支部分[2],脉络在《黄帝内经》中亦称为血络,主要运行有形血液。络脉网络的正常生理状态,一是充盈满溢,出入自由,温煦濡养脏腑组织;二是将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排除,其功能与结构是密不可分的。络脉有常有变,常则通,变则病,病则必有“病络”生,“病络”生则疾病成[3]。但“邪毒所以入络,因络虚所使”。《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百日久恙,血络必伤……经年宿病,病必在络……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说明久治缠绵不愈之病多有络病的存在。由此看来,络病是病程长短的重要诊断依据。络脉瘀滞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基础,邪客络脉致使营卫功能失常是其基本的病理衍变环节。络脉失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痰凝是络病的基本演变过程。络病病因病机实质是“虚、滞、毒、伤”,以“虚、瘀、毒”为主要病理变化[4]。所以笔者认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络病有着密切联系。
3.脑络的含义及特点。脑居于人之首,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云:“血气者,人之神。”说明气血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脑必须在气血的濡养下才能产生。唐容川曾明确指出:“脏腑经脉,皆交于脑,源流出入,岂无其路。”说明网络交错于头窍的脑络,是气血最盛之所,充养脑髓,濡养脑神。气血对脑窍的温煦、充灌、营养作用,是通过纵横交错的络脉转运输布,最终由脑络渗灌。因此,脑络功能结构的正常,是维持髓脑神机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能更好地调控整个机体与各部分之间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联系、协调与配合。
糖尿病性脑病来源于消渴,消渴病久影响脑髓清窍才发为脑病。由于消渴日久,伤阴耗气,气阴两伤,气虚无力推动气血正常循于脉内,致使脑络阻滞、气血逆乱、水津失常,化生凝痰、瘀血等病理产物,日久酝酿成毒,毒损脑络,窍络窒塞,气血不能濡养脑髓,致使神机功能紊乱;或夹风动肝,上袭清窍,闭脑卒中。总之,糖尿病性脑病病位在脑,涉及肝、心、脾、肾诸脏;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基本病机为阴阳气血俱虚,风痰瘀阻而致气血逆乱,上犯清窍,脑脉痹阻,神机失用。脑病浊毒可致痴呆、郁证和中风[5]。痰浊内停、瘀血阻滞、肝肾阴虚可致眩晕;痰蒙神窍、肝肾阴虚可致郁证;脾肾失养、髓海空虚可致痴呆;风痰阻络,气血逆乱,痰湿壅盛,邪毒化火,灼伤脉络,血随脉出可致中风。风、火、痰、瘀诸邪夹杂相搏,客于络脉,早期使气血功能运行失常,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出现眩晕、四肢麻木等偏于气损脉络的表现;若诸邪炽盛、上袭头窍,郁而不解,蕴结凝化成毒,更易胶结损害腐蚀脑络,造成神志昏聩、肢体失于统摄等功能性障碍,甚者导致脑血络损伤、脑组织败坏等不可逆的器质性损伤,此时病情恶化迅速,大多难以逆转,造成机体部分组织及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者神机消亡而不治。
1.解毒意在治标。根据毒的性质不同、变化多端及其蔓延的经络脏腑的不同,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若认为清热解毒是解毒的唯一大法,则妄矣。凡能清除产生内毒的原因或内毒者,即可认为是解毒[6]。由于内毒的形成原因及种类多样,因此解毒的方法和内容也是不同的。如李育才等[7]曾报道,施今墨先生对糖尿病热蕴毒盛者,常用绿豆衣伍薏苡仁,取其健脾益肾、清热解毒之功,临床用之可除肠胃蕴结之毒,无伤阴之弊,且有止渴之功。栗德林等[8]通过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认为邪毒内蕴是糖尿病发展的关键病机,也是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根本原因,据此拟降糖解毒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解毒的含义广泛,但总的来说是祛毒外出,令其不再阻滞经络,以毒去正安、毒去正复为本。
2.通络旨在标本兼治。糖尿病性脑病以毒损脑络为关键病机。历代医书中都有关于治络的论述,《素问·三部九候论》提出刺络出血的治络方法;《金匮要略》首创活血化瘀通络法和虫蚁搜剔通络法;阴阳气血对脏腑组织的温煦及濡养都是通过经络实现,同时毒邪传入也依赖经络。通络使毒邪有出路,不再壅塞脑络,使气血和调,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恢复,使神有所养。
糖尿病性脑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虚为阴阳气血俱虚,病位在脑,涉及肝、心、脾、肾及诸脏;标实多为风、火、痰、瘀等病理产物。笔者认为毒损脑络、髓海空虚、神机消亡是糖尿病性脑病迁延日久难愈的根本病因。针对糖尿病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主证也大有不同,且有不同的病期发展,临床辨证分期也应在气血阴阳俱虚这一病机的基础上重视风痰瘀阻、毒损脑络,并以此病机为基本立足点,确立解毒通络大法,提高糖尿病性脑病的治疗效果,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为糖尿病性脑病的临床治疗及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高颖,谢颖祯,王永炎.试论浊毒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0,9(6):266-267.
[2]王永炎,常富业,杨宝琴.病络与络病的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1-6.
[3]王永炎,杨宝琴,黄启福.络脉络病与病络[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1-2.
[4]雷燕,王永炎,黄启福.络病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2):18-23.
[5]冯兴中,姜敏,芦苇,等.糖尿病性脑病辨治浅识[J].河北中医,2002,24(10):783-784.
[6]于敏,史耀勋,田谧,等.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74-75.
[7]李育才,初淑华,王耀辉,等.施今墨先生治疗糖尿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86,10(4):5-7.
[8]栗德林,宋福印,何玉信,等.降糖解毒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60例[J].中医药学报,1996,24(1):23.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