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体会

2017-01-15 09:46:45金胜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5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护理人员

金胜春

(沈阳市安宁医院心理三科,辽宁 沈阳 110164)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体会

金胜春

(沈阳市安宁医院心理三科,辽宁 沈阳 110164)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接受无陪护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无陪护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显著降低,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接受无陪护护理不但显著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充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还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无陪护护理;临床分析

无陪护护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全程护理的创新护理模式,主要是指住院期间,患者不由家属照顾而由护理代为照顾护理的模式[1]。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重心由“医学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无陪护护理我医院内全面开展[2],对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探究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接受无陪护护理的临床体会,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为55.2岁(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5岁),27例已婚,33例未婚;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平均年龄为56.1岁(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24岁),31例已婚,29例未婚。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无陪护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2.1 生活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自理能力差,正常生活需要他人督促和协助共同完成,多数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需长期住院治疗,由于长期住院,没有正常的社会活动,加之药物的作用及疾病的残留症状,多数患者生活懒散,甚至不能自理。因此,在无陪护护理中将生活护理作为重点,全方位进行训练,包括睡眠、洗漱、穿衣和饮食等进行护理强化[3],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设立合理的护理岗位,对于细节加强管理,让患者进行互帮互助,形成共同合作的康复协助小组,共同进步合作。

1.2.2 用药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伴随有多种躯体疾病,除使用精神类药物治疗外,其他药物应用也较频繁。在使用中容易发生多种药物相互作用,易导致不良反应或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在护理中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用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学习掌握常见药及常用药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发应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如:临床常用的奥氮平,为一种抗精神病药,对多种受体具有药理作用,疗效好,但是长期使用容易引起嗜睡、体质量增加等等不良反应。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需长期用药,因此,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体位性低血压、流涎、便秘、尿潴留及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要及时向医师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治疗。

1.2.3 预见性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症状影响,加之长期住院治疗,生活懒散,情感衰退,基本生活不愿自理或自理能力差,经常冷暖不知,或暴饮暴食等情况,且主诉能力差,老年患者较多,致多种并发症均可能出现。要求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培训突发急救能力、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效地落实护理措施。

1.2.4 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长期住院,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更多地关心。有文献研究显示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其生活懒散、颓废,因此在无陪护护理中要加强情感支持,注重提高社会支持系统和家属的作用,加强患者的社会存在感,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运动,发现生活的乐趣,加强对外界的兴趣和探求欲望,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培养患者兴趣爱好,丰富住院生活。

1.2.5 安全护理:在无陪护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活动区域的动态管理和安全评估工作,活动场所及各类设施要仔细检查,认真收集危险品,护理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和专业技能训练,护士要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由护理前的25%降低4.21%;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护理前的26%降低至23.1%,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及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经济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医疗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也由传统单一的生理护理转变为精神、身体、心理及人文方面等多方位护理模式。精神科患者的住院时间长、整体自理能力差、住院患者的环境中存在复杂不固定的风险,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均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更需要优质护理服务,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配合临床治疗,提高社会功能。无陪护护理应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

[1] 李碧霞.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5,5(31):261.

[2] 张崇,冀庆丽,王晓春,等.奥瑞姆自护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及幸福感与自尊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974-975.

[3] 郭献锋.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24):5048-5048.

R473.74

B

1671-8194(2017)25-0233-01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住院护理人员
妈妈住院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44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9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