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颖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鞍山 114000)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常规种植体和Bicon短种植体边缘骨高度变化的对比
徐 颖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 探究分析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95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种植体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骨高度的近中与远中变化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的边缘骨高度变化较小,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所以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将其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Bicon短种植体;骨高度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常采用块状骨移植、牵引成骨等方法。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会对患者的咀嚼功能等产生影响,为了不影响患者的日常咀嚼功能,需要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进行治疗[1]。种植体修复治疗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不同的种植体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的治疗产生的影响不同,为此本文针对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治疗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对其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95例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55.1± 2.3)岁,种植体植入54颗。4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为20~79岁,平均年龄为(55.2±2.4)岁,种植体植入56颗。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种植体治疗。在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其修复治疗采用的是常规种植体治疗,种植前对患者实施麻醉,并对种植区进行切龈翻瓣,按照常规种植体系统的操作和标准在种植区进行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规备洞处理,并对患者口腔的自体骨进行收集,将常规的种植体植入,轻轻地敲击,使得种植体可以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在种植体的颈周植入自体骨,并进行缝合。术后的3~6个进行复诊,完成结构修复治疗。
观察组:Bicon短种植体治疗。本组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其治疗采用的是Bicon短种植体修复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按照Bicon短种植体修复手术的相关操作标准进行严格的执行,并对患者的自体骨进行收集,并Bicon短种植体植入,敲击就位,植入后的Bicon短种植体位置在骨平面下方的1~3 mm处,在颈周植入自体骨,进行缝合,术后的3~6个进行复诊,完成结构修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评价标准:使用X线进行测定,基准线为种植体的接触面,冠向为正,根向为负。种植体的种植高度为H=L×h/l,其中L为种植体的实际长度,h和l是X线测定的近远中药草骨高度和种植体的长度。近远牙槽骨高度变化Hc=Hv-HL,其中Hv为医师或者是护士对进行随访测定的值,HL为患者牙齿负载当天的值。得出的结果为正值,则牙槽骨处于生长状态,负值,则牙槽骨处于吸收状态。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医学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α=0.05作为数据的检验水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边缘骨高度变化比较:观察组近中变化为(-0.26±0.08)、远中变化为(-0.23±0.04),对照组近中变化为(-0.11±0.05)、远中变化为(-0.03±0.01),P<0.05,观察组患者的边缘骨高度的近中与远中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中1例发生基台松动,2例牙龈肿痛,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中3例发生基台松动,8例出现牙龈肿痛,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40%(11/47),经统计学比较,χ2=5.5411,P=0.0186<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患者的上颌后牙区上颌窦的存在,牙槽嵴的吸收等,造成了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2-3]。在临床治疗中,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主要的治疗方法为,种植体植入修复治疗。本文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患者治疗中,Bicon短种植体与常规种植体的边缘骨高度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Bicon短种植体患者的边缘骨高度变化与常规种植体患者的边缘骨高度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患者产生的并发症较少。Bicon短种植体治疗,可以将种植体植入的手术操作简单化,有效的缩短手术的时间,进而减轻患者的痛苦[4]。在对患者实施Bicon短种植体治疗时,可以增加种植体周围的牙槽骨的密度,进而促进牙槽骨高度的恢复。Bicon短种植体治疗的边缘骨高度变化与常规种植体治疗的边缘骨高度变化进行分析,Bicon短种植体治疗的变化较小,患者的边缘骨接近生长状态[5]。
Bicon短种植体治疗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可以增加种植体与自体骨的接触时间,促进自体骨的生长。综上所述,采用种植体植入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治疗中产生的并发症少,治疗的安全性较高,Bicon短种植体治疗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将其进行推广应用。
[1] 童庆春,张兴文.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应用短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12(3):253-256.
[2] 吴强,饶小浪,曾月华,等.Bicon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骨量不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4):118-119.
[3] 沈宁,唐增斌,韦惠平,等.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及同期牙种植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22):1923-1926.
[4] 邓飞龙,廖展澎,吴少伟,等.Bicon 短种植体临床效果1~3 年回顾性研究[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13,7(3):236-238.
[5] 冯培明,牛光良.短种植体和超短种植体在后牙区种植3年临床观察[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4,15(3):137-139.
R783.6
B
1671-8194(2017)06-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