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磊 李 倩 张晓锋 张淑玲 林 洋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张孝磊 李 倩 张晓锋 张淑玲 林 洋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氯吡格雷;前列地尔;大脑中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
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组织局部区域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引发脑组织病变坏死,从而造成神经功能缺失[1]。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盲、失语、昏迷、偏瘫等,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将引发脑卒中,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本研究对我院4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6.7±3.0)岁;病程3~10 h,平均病程(7.1±2.4)h。研究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57.0±3.9)岁;病程4~12 h,平均病程(7.8±2.9)h。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吸氧、补液、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及活血化瘀等为主要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35)治疗,口服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天;研究组采用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35)联合前列地(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343)治疗,口服75 mg氯吡格雷,1次/天,静脉滴注10 μL前列地注射液+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1次/天。均进行14 d治疗。
1.3 评价指标: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3]。于治疗前后,抽血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以(±s)描述计量资料,配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NIHSS、ADL评分:治疗前,对照组NIHSS、ADL评分分别为(13.6±7.2)分、(41.6±5.9)分,研究组分别为(13.8±6.5)分、(40.2±5.9)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ADL评分分别(3.9±1.1)分、(72.1±10.7)分,较对照组(6.9±1.3)分、(63.2±11.9)分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2.2 血流动力学:治疗前,对照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0±0.2)mPa·s、(4.7±0.4)g/L、(82.4±9.9)%,研究组上述指标为(3.1±0.1)mPa·s、(4.6±0.4)g/L、(83.9±10.0)%,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4±0.3)mPa·s、(1.8±0.3)g/L、(56.2±17.1)%,较对照组(2.0±0.5)mPa·s、(3.1±0.9)g/L、(72.3±19.0)%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
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梗死类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4]。相关资料表明,大血管源性卒中的预防是卒中临床研究中尚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更增加了治疗难度,目前发现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仍有20%患者出现脑血管及死亡事件[5]。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NIHSS、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表明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控制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原因为阿司匹林可通过对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的抑制,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脑梗死发展进程,但长期使用易损害胃黏膜及肝肾[6];而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经生物转化后可选择性抑制二磷酸腺苷,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概率;同时氯吡格雷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7]。前列地尔可将脂蛋白酶激活,促进三酰甘油水解及血脂和血黏度降低;此外,前列地尔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性物质,直接溶栓,进而提高缺血区域血流量灌溉,改善患者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提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病情发展,促进患者恢复。原因为前列地尔可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降低血小板的高反应和血栓素A2水平,抑制血小板活化,逆转血栓周围已活化的血小板[8],有助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氯吡格雷可经阻断因释放的二磷酸腺苷造成的血小板活化扩增,抑制血小板聚集。两种药物共同作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缺血部位血流灌溉,恢复神经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对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陈丽兰,陈国强,杨滔,等.前列地尔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86-88.
[2] 李支援,吕风亚,张英.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与不同急性脑梗死模式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3):233-237.
[3] 宋爱晶,李野,于浩光.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6):801-804.
[4] 牛换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与IL-6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65-66.
[5] 蒲应香,邢成文,李玉鹏,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2):161-162.
[6] 彭敏.小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75岁以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业,2016,25(11):55-57.
[7] 黄瑞,毕国荣.中重度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差异性表现[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9-71.
[8] 代承志,辜建伟,彭竹芸.氯吡格雷单用与联合依达拉奉对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6,25(9):34-38.
R743.33
B
1671-8194(2017)32-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