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峰 张月恒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肾内科,湖北 武汉 432000)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张秀峰 张月恒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肾内科,湖北 武汉 432000)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方法与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时间为60 d;实验组患者应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护理时间为60 d。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除护理方式不同以外,临床用药及其他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对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实验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缓解情况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及情感健康指数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护理体会
在目前临床中存在的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另外一种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本次所提及的慢性肾小球炎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病。在临床中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肾病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特点是该病进展缓慢,治疗及护理难度较大且多数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等症状。因此本文针对该病的临床特点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效果明显疗效显著,现对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38.5±12.1)岁;实验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0.5±14.3)岁;入选的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0.5~1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5.1±2.7)年。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性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时间为60 d;实验组患者应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护理时间为60 d。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除护理方式不同以外,临床用药及其他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对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实验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对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给予临床治疗及常规的临床护理。临床上常规护理包括患者感染的预防、合理用药及患者的出院指导护理。①感染预防护理干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身体免疫性降低,并且在临床治疗该病是所用的细胞毒性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也会对患者的免疫力造成不良影响,患者的免疫力降低也较易产生并发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护理时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温及血常规检测结果,并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预防防止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禁止患者用手挠皮防止出现感染。并注意患者的身体体质进行适当的营养补充提高患者的机体的免疫能力。②合理用药护理干预:由于该病的用药量较多并且疗程较长,所以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及文化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多元化教育,护理人员对每位患者的服药量进行监督并督促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③出院指导护理干预: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坚持患者的合理卫生的生活习惯,保证患者足够的时间休息,指导患者按时吃药,定期复查,若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治疗。
1.2.2 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心理干预、多元化健康教育、人文关怀及社会支持。①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严格遵守饮食禁忌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始终保持低脂低盐及优质蛋白,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控制患者每日钠摄入量,3~6 g,根据患者的个人身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35~50 g/d。②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心理情绪进行逐一的心理疏导,并向患者解释该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③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每位患者出院前给予问卷调查,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④人文关怀及社会支持: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尊重、关心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的人性化护理。并鼓励患者的的朋友及家属主动关心充分发挥社会系统用途。
1.3 评价指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采用抑郁自评表 (SDS)、及生活满意度及情感健康指数对患者的健康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病程为非正态分布,P<0.05表示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的缓解情况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及情感健康指数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抑郁评分为(32.17±7.28)分,实验组抑郁评分为(12.37±2.17)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及情感健康指数护理前为(5.35±3.77)分,护理后为(8.92±1.44)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及情感健康指数护理前为(6.01±4.21),护理后为(16.92±3.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5)。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及各种优质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全方位的开展,医院临床中的护理工作模式也正逐渐的发生变化[1]。目前临床护理也正逐渐的由原来的经验管理渐渐过渡到科学的规划管理方向靠拢。其中综合护理干预由于能够保证患者的治疗环境的同时也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故近些年综合护理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2]。综合护理应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护理包括对患者饮食方面的健康引导、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及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及情感健康指数[3]。综合护理还能够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信心,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及时疏导心理压力,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严格监控好患者的血压、尿量等常规数据资料,一是防止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服药后产生不良药物反应造成血压升高二是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是应时刻注意患者肾功能变化。
综合护理中心理护理占据着重要位置,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心理障碍,进一步让患者对该病有所了解提高对该病的重视程度,对患者的治疗信心有很大的作用。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及心理的依从性,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4]。健康教育也是综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预防及保健治疗均有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还可进一步对患者的病情进一步熟悉,患者充分的了解病情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全面恢复,还可进一步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改善医护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5]。并且通过该方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进行临床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赵小蓉.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2):2198-2199.
[2] 张慧松.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6):1121-1125.
[3] 曹晶.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8(3):191-192.
[4] 魏建萍.4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效果分析研究[J].人人健康,2015,23:140.
[5] Gao JR,Qin XJ,Jiang H,et al.The effects of Qi Teng Xiao Zhuo granul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n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rats[J].J Ethnopharmacol,2016,19 (3):140-149.
R473.5
B
1671-8194(2017)07-02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