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长兰 胡忠芳 付志华
(江西省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探索
邓长兰 胡忠芳 付志华
(江西省抚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 抚州 344000)
目的 对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及效果展开探索。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粗与参照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施行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知识知晓水平(29.7±1.8)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参照组(22.3±1.7)分,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其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消化道出血;CNP;护理满意度
临床实践表明,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在护理过程中,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预见性,贯穿在治疗、康复、护理等过程中。作为全新的服务模式,CNP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患者进行,指导医院全部护理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作用[1]。而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休克及死亡,因此,在治疗全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就具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CNP应用价值,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将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都确诊为该种疾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排除严重脏器病变者以及精神障碍者。随机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146例患者中,男87例,女59例;年龄分布18~76岁,平均年龄(36.8±6.7)岁。出血原因:62例为消化道溃疡、43例为肝硬化、26例为急性胃黏膜出血、15例消化系统肿瘤。两组患者在合并疾病类型、出血原因等资料上十分接近,可进行对比(P>0.05)。
1.2 护理措施:医护人员给予参照组患者心理、饮食、生活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施行临床路径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各责任护士组成临床护理小组,并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出以入院指导、临床检查、用药、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护理操作为横轴,以时间为纵轴的临床护理计划安排表,并以制定的表格为基础,对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并由护士长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监督与评价。
1.2.2 实施临床护理:其一,做好入院指导工作。将医院环境、陪护及探视等制度告知患者,并现患者说明其具体病情及治疗方法,并指导其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其二,在患者入院24 h后,对其展开休息、饮食、用药、止血方法等健康教育指导,并加大基础及心理方面的护理。其三,在出血活动期、恢复期等疾病各发展阶段,做好健康指导工作,帮助患者对疾病的诱发原因、预防措施及自我护理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指导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改变日常生活中不良的作息习惯。其四,临床护理小组为顺利完成CNP,应充分扮演好教育者、服务者、领导者等角色,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护士长则需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在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对患者对我院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中,采用护理部自制评分表来评价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表中共有10项与消化道出血有关的知识,每项一共设置掌握(3分)、部分掌握(2分)及未掌握(1分)三个选项。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全部结果都是通过软件SPSS19.0分析得到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通过()表示,并且分贝进行t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
护理后,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组在全部观察指标上都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其中,实验组的知识知晓水平为(29.7±1.8)分,参照组为(22.3±1.7)分,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5.9%(70/73),参照组为89.0%(65/73),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护理满意度(%)参照组734325±24315.2±5.722.3±1.789.0(65/73)实验组733871±21510.6±4.229.7±1.895.9(70/73) P值->0.05>0.05<0.05<0.05组别例数治疗费用(元)住院天数(天)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
3.1 缓解患者的痛苦:将CNP应用在疾病护理过程中,可明显减少其住院天数,进而减少费用,为患者着想。在确保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前提下,医护人员给予CNP护理,减少住院费用,适应我国医改的要求。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住院天数为(10.6±4.2)d,参照组为(15.2±5.7)d,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患者由于住院时间少,病情恢复快,受到的病痛折磨也大大减少[3]。此外,CNP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给予CNP护理,可明确各个医护人员的责任,提高护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科学性,降低盲目性,进而明显提高工作质量。
3.2 重视整体护理效果:临床实践表明,将CNP应用在护理过程中,使得全部护理人员都围绕患者展开工作,重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强化与其沟通,主动倾听患者诉求,讲解治疗的具体方法及优势,并给予其心理抚慰,消除其不良情绪,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样一来,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与其形成良好的医护关系,并且提高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施行临床路径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其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1] 冯晓冬,窦彦茄,高建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道出血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4(2):123.
[2] 李金莲,陈齐凤,林翠珍.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0(3):114-115.
[3] 梁活娟.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6):147-148.
R473.5
B
1671-8194(2017)07-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