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丽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HbA1c与OGTT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刘 丽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目的 探讨HbA1c与OGTT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6例疑似糖尿病(DM)患者进行OGTT和HbA1c测定,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HbA1c糖尿病检出率79.5%(70/88),OGTT糖尿病检出率77.3%(68/88);HbA1c+OGTT糖尿病检出率97.7%(86/88);HbA1c≥6.5%检出率为79.5%,FPG≥7.0 mmo1/L检出率为76.1%,2hPG≥11.1 mmo1/L检出率为79.5%,FPG≥7.0 mmol/L或HbA1c≥6.5%检出率为85.2%,2hPG≥11.1 mmol/L或HbA1c≥6.5%检出率为90.9%。比较可知HbA1c+OGTT糖尿病检出率最高。结论 HbA1c与OGTT在糖尿病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单用检测糖尿病会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的明确诊断率。
HbA1c;OGTT;糖尿病;诊断价值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控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糖尿病的有效性值做了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或者住院疑似糖尿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88例患者经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确诊为DM,24例空腹血糖受损(IFG)。所选患者中无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无妊娠、哺乳期女性,已排除血红蛋白异常和急性感染患者。患者中男50例,男46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9.5±5.3)岁。患者检测前对饮食均未加以控制,未服用影响糖代谢药物。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2 方法:患者清晨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抽血,对HbA1c、空腹血糖(FPG)和OGTT等指标进行检测。患者摄入75 g葡萄糖后1 h和2 h两个时间点分别检测OGTT。HbA1c采取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用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均在1 h内完成。
1.3 诊断标准:HbA1c≥6.5%、FPG≥7.0 mmol/L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测定方法结果对比:HbA1c与OGTT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对比,其中DM患者行WHO诊断确诊为88例、行OGTT诊断确诊为68例、行HbA1c诊断确诊为70例、行HbA1c+OGTT诊断确诊为86例;而针对IFG患者,行WHO诊断确诊为24例、行OGTT诊断确诊为26例、行HbA1c诊断确诊为28例、行HbA1c+OGTT确诊为22例。由此计算得出,HbA1c糖尿病检出率为79.5%(70/88),OGTT糖尿病检出率为77.3%(68/88);HbA1c+OGTT糖尿病检出率97.7%(86/88),比较可知HbA1c+OGTT糖尿病检出率显著高于两指标单用的检出率(P<0.05)。
2.2 HbA1c与OGTT诊断糖尿病检出率比较:糖尿病确诊患者88例,以FPG≥7.0 mmo1/L为诊断标准其检出例数为67例、检出率76.1%;以2hPG≥11.1 mmo1/L为诊断标准其检出例数为70例、检出率79.5%;以FPG≥7.0 mmol/L或HbA1c≥6.5%为诊断标准其检出例数为75例、检出率85.2%;以2hPG≥11.1 mmol/L或HbA1c≥6.5%为诊断标准其检出例数为80例、检出率90.9%。HbA1c、OGTT与其他指标诊断糖尿病对糖尿病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对比可知HbA1c+OGTT糖尿病检出率最高。
糖尿病诊断标准从出台一直沿用到现在,其标准一般是FPG≥7.0 mmol/L,依据此标准在诊断过程中依然会存在漏诊和误诊的情况[1]。目前,为使糖尿病的确诊率进一步提高,HbA1c也作为DM诊断指标来使用。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诊断标准为HbA1c≥6.5%。其具有采血量少、变异性小、检测方便等优势[2]。HbA1c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在强化血糖控制过程中以HbA1c为目标,可有效降低大血管并发症和糖尿病微血管发生的风险。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HbA1c血糖检测稳定性较好,实验室变异系数小。在检测过程中,其不会受到急性血糖波动的影响。HbA1c检测时可以在任何时间抽血,抽血前患者不需要保持空腹。血中的浓度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3]。其不足之处是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到其检测准确性。比如血红蛋白亚型、抗氧化剂等。另外一些疾病也会影响到HbA1c检测的准确性,比如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疟疾、大量失血等,这些疾病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4]。
OGTT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一系列优势,糖尿病检测中血糖的测定必不可少。OGTT是检测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当人体正常摄入葡萄糖后,人体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超过3 h后,血糖可以恢复正常水平[5]。运用OGTT检测可以有效诊断空腹血糖受损和耐糖量受损,将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区分开来。该检测各项条件容易控制,检验成本较低,技术较其他方法较为成熟,简单可行。该检测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OGTT在单独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较多漏诊情况,稳定性差,检测假阳性率较高。另外用该方法检测,患者需在试验前三天摄入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每天摄入量应该在250 g以上[6]。对OGTT产生影响的因素也有多种,饮食中脂肪含量对OGTT也有明显影响,如果所进食物脂肪过多,会使OGTT检查结果产生偏差。患者情绪也会影响OGTT的检查结果,当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时会造成血糖升高,造成持续性高血糖,因此患者在检测期间应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本次研究中,HbA1c与OGTT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比,HbA1c糖尿病检出率为79.5%(70/88),OGTT糖尿病检出率为77.3%(68/88);HbA1c+OGTT糖尿病检出率为97.7%(86/88)。从检测果来看,两种方法检测糖尿病都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但仍存在漏诊、误诊情况。两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糖尿病检出率97.7%,可有效提高明确诊断率。
综上所述,HbA1c与OGTT在检测糖尿病的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单独使用时会存在漏诊和误诊的情况,结合运用,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的明确诊断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秦蕾,杨旭,张亚文.糖尿病诊断中应用HbA1c与OGTT的价值对比[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7):712-713.
[2] 谢志君,刘大利,游煜.OG33'和HbA1c在初诊糖尿病中的相关性及重复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9(12):918-919.
[3] 邓兆享,彭杰雄,钟惠霞.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50 g糖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 31(2):153-155.
[4] 田慧,李春霖,方福生.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切点的横断面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5):375-380.
[5] 高薇,曲卫.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初筛中的临床应用及展望[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43-245.
[6] 李岚岚,涂干卿,但加荣.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2(12):1326-1327.
R587.1
B
1671-8194(2017)07-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