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探究

2017-01-14 20:52刘艳红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积累

刘艳红

【摘 要】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研究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工具,对于当代社会起着借鉴警示的作用,学好文言文意义可谓巨大。可以说,学好文言文,大到关系社会繁荣进步,小到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积累 审美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所占比例不可小觑。而文言文教学是实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1]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点,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无疑要达成共识。那么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

一、文言文教学偏重功利性。由于泰州中考语文试卷中对于文言文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字词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上。所以造成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现实,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对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教师独步课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人操控这个课堂;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对象,记下教师讲解的所谓要点难点,作为课后背诵的依据。课堂缺乏互动,更体现不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为了课文而学习 ,迁移能力薄弱。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以背熟课文、字词注解为最终目标。随着课文的讲解结束,他们花在文言文上的时间也就基本结束。苏教版语文教材在七上部分安排了几篇浅显易懂的以寓言故事为主的文言文课文。不难看出编者的良苦用心,寓言故事具有通俗性和趣味性,故事短小,情节夸张简单,寓意显而易见。这对于初步建立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很有帮助,另外,这些寓言故事往往出自于经典古籍,诸如《战国策》之类,拓展开去,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以此为探究轨迹,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但随着年级的增加,文言文越来越趋向抽象化,说理化,此时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已经丧失。而且,此时,课外练习的文言文也体现出相应的难度,阅读一篇这样的课外文言文,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在时间宝贵的初三年级,如果没有相对雄厚的文言文功底,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埋下头来细细品读一篇有些难度的课外文言文,更谈不上主动去看一些文言古籍。

三、文言文教学缺乏审美教育。文言文,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它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从以上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文言文追求一种内容和形式上的美感。审美是人类作为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物种对世界的独特能力。美来自于自然,也来自于阅读,它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却毫无审美情趣可言。它已经沦为学生们解决课外文言文题目的工具。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讲授的是知识点和解题的诀窍,课后是针对性很强的背诵和默写。对于文章本身优美的词句,精妙的构思,奇巧的韵律,完全没有关注,因为这既不是考试的对象,更不是现实生活中模仿的范本。而另一个方面,很多文言文都是名家大儒呕心沥血之作,蕴藏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和人生哲理。文言文的教学本应让学生接触那些先人们的思想,体验他们的情感,触摸他们的心灵,感受那深沉的人格魅力,用他们健康的、智慧的心灵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获得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有益启示。可想而知,如果在教学中缺乏对这两发面的关注,那么文言文的学习有何美感可言?

长此以往,很多学生甚至会产生一种想法: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那么,面对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的文言文教学究竟应该何处何从呢?

针对目前的状况,我认为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③目前实际状况是,大多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不是出于自身的需要,这种动机也不过是暂时的、功利的。在缺乏内部动机的前提下,付出的努力自然就大打折扣,收获自然和付出成正比。因此,如何激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文言文学习变成初中学生内在的需要,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大问题。

二、关注文言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解释上 ,要致力于体会挖掘文言文中包含的人文思想,让学生得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有对自然风物的状写,有对兄弟手足亲情的记叙,有对晚辈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更有一些对待人生挫折的坦然,对待家国天下的关怀。这些名篇,在文学长河之中熠熠闪光,它们艺术性、思想性自其诞生以来就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其中的思想情操,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审美教育的关注。

三、教法要灵活多变。文言文的教法应该不一而足,灵活自如。有些文言文,如以叙事为主的,内容浅显易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行。有些文章写景抒情,文章较难把握,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必要的分析。而到了初三,说理性的议论文变多了,文章晦涩难懂,此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扫清阅读障碍,然后再去理解这篇文章。当然,文言文的理解难易程度,有时还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离现今的年代距离长短有关,所以对年代久远的文言文的教学应更加重视,多加分析指导、积累,对于理解这类文言文必将有很大帮助。

四、重视背诵积累。虽然我们强调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在于字词句的理解背诵,但我们都明白,背诵、理解、积累 是学习文言文不可缺少的环节。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积累了相应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我们应避免机械的背诵,这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疏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记忆。对于一些篇幅较长哲理性较强的文言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化整为零,积跬步,至千里。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困惑,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加强对文言文的审美教育。这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个人文化素养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2 【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审美教育积累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