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美霞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
陶美霞
目的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4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0例。研究组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治疗,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瘤存活。研究组完全缓解时间为(3.1±0.5)个月, 短于对照组的(6.8±1.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17例(85.0%), 6例自然受孕, 11例人工助孕, 其中足月生产12例(70.6%), 流产3例(17.6%), 早产2例(11.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8例(40.0%), 3例自然受孕, 5例人工助孕,其中足月生产2例(25.0%), 流产2例(25.0%), 早产4例(50.0%)。研究组患者成功受孕率、足月生产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自然受孕率、人工助孕率、流产率、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对年轻且有生育愿望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治疗安全、可行。
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临床适应证;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疾病之一, 好发于40岁以上的围绝经期女性。现阶段, 女性生活压力和社会责任的加重,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4]。传统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法多采用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治疗, 必要情况下需进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 术后需要辅助放疗、化疗, 使患者失去生育功能, 这对于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难以接受。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化程度较高、病变较局限、很少发生肌层浸润, 临床治疗预后较好, 5年生存率高达93%[2,5-7]。对于合并不孕病史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越来越期望能够保留生育功能。本研究中,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 给予研究组2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方案治疗, 预后较好,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4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7.1±2.7)岁, 24例患者合并不孕史, 15例患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及肿瘤科学会制定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3], 经宫腔镜诊刮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 组织学类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样腺棘癌,孕激素受体检查呈阳性, 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35 U/ml,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显示无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 无子宫外病灶, 高分化, 所有入选病例肝肾功能正常, 患者有生育需求, 可密切随访,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全身性疾病、子宫畸形、子宫脱垂、生殖道炎症、月经不规律者。将4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0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子宫内膜癌常规开腹手术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方案, 患者予全身静脉麻醉, 应用0.9%生理盐水作为膨宫介质, 充分扩张宫颈, 10号扩宫棒进入宫颈后, 8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压力膨宫后电切镜置入, 环形电极切割子宫内膜病变组织、子宫浅肌层, 术后留置宫腔管注入透明质酸凝胶预防粘连, 留置7 d后取出宫腔内放置52 mg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术后3个月行常规妇科检查、血清CA125检查、宫腔镜下活检, 每3个月1次, 维持1年。术后6个月行CT检查, 维持1年。1年后患者完全缓解(经宫腔镜检查并行内膜活检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全部消失, 镜下未见癌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织)后鼓励受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均无瘤存活, 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子宫内膜增厚, 经宫腔镜检查和内膜活检证实无癌变。
2.2 研究组完全缓解时间为(3.1±0.5)个月, 短于对照组的(6.8±1.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3 研究组20例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17例(85.0%), 6例自然受孕, 11例人工助孕, 其中足月生产12例(70.6%), 流产3例(17.6%), 早产2例(11.8%)。对照组20例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8例(40.0%), 3例自然受孕, 5例人工助孕, 其中足月生产2例(25.0%), 流产2例(25.0%), 早产4例(50.0%)。研究组患者成功受孕率、足月生产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自然受孕率、人工助孕率、流产率、早产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多处于Ⅰ期且分化程度高, 极少发生肌层浸润, 治疗预后较好。且患者发生输卵管转移、卵巢转移的可能性低,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4,8-11]。目前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案尚未统一规范, 常见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等。保证肿瘤治疗的安全性是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患者满足年龄<40岁且有强烈生育要求、MRI检查肿瘤位于宫内且未侵犯子宫深肌层、病理诊断为高分化或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未见肿瘤宫外转移、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呈PR阳性,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保留生育功能治疗[12-15]。
本组研究中给予研究组20例患者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方案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子宫内膜癌常规开腹手术疗法治疗。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均无瘤存活, 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子宫内膜增厚, 经宫腔镜检查和内膜活检证实无癌变。研究组完全缓解时间为(3.1±0.5)个月,短于对照组的(6.8±1.6)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20例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17例(85.0%), 6例自然受孕, 11例人工助孕, 其中足月生产12例(70.6%), 流产3例(17.6%), 早产2例(11.8%)。对照组20例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8例(40.0%), 3例自然受孕, 5例人工助孕, 其中足月生产2例(25.0%), 流产2例(25.0%), 早产4例(50.0%)。研究组患者成功受孕率、足月生产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自然受孕率、人工助孕率、流产率、早产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方案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治疗后成功受孕率较高。宫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病灶位置、大小、范围等, 配合活检临床诊断率较高, 可直接切除病灶部位, 降低子宫内膜损伤, 有助于保留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育功能。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 可以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 促进子宫内膜癌分泌期改变和凋亡,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5]。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治疗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 可保留生育功能, 且临床预后较好。
但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影响生育功能的诸多因素, 一些患者需要借助辅助生育技术能获得短期内妊娠, 故提高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妊娠率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难点。虽然不孕不能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但会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 因此合并不孕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时需进行生殖咨询, 选择最佳临床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对年轻且有生育愿望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左炔诺孕酮治疗安全、可行。
[1] 孙馥箐, 段华.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1):73-76.
[2] 王登凤, 张国楠.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治疗探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1):12-16.
[3] 王春延, 胡元晶.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殖内分泌功能治疗的研究进展.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3, 40(3):247-250.
[4] 王志启, 王建六.年轻未生育妇女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7):521-523.
[5] 毛愉燕, 谢幸, 吕卫国.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成功并完成生育后的处理探讨.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2, 47(12):934-935.
[6] 李春梅, 罗颖, 毛邱娴, 等.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8例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 29(3):224-226.
[7] 梁金晓.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0(5):489-491.
[8] 汪丽萍, 乔娟, 李海叶, 等.1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疗效观察.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4(2):164-167.
[9] 冯凤芝, 向阳, 沈铿, 等.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分析.癌症进展, 2008, 6(5):441-444.
[10] 陈亦乐, 吴丽, 唐真姿, 等.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探讨.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11):2129-2132.
[11] 樊尊攀, 李辉, 刘新宇, 等.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9):2004-2006.
[12] 周晓艳.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上海交通大学, 2013.
[13] 刘冬玲.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临床措施.母婴世界, 2016(7):8-9.
[14] 曹冬焱.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武警医学, 2013, 24(3):185-188.
[15] 杨秀梅.早期子宫内膜癌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妊娠及结局分析.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1):1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34
2017-03-27]
118300 辽宁省东港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