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峰
浙江省遂昌县中医院 浙江 遂昌 323300
陈意虚实论治口腔黏膜溃疡验案解析
吴海峰
浙江省遂昌县中医院 浙江 遂昌 323300
口腔黏膜溃疡 陈意 医案
口腔黏膜溃疡属中医“口疮”“口疳”等范畴,临床多虚实并见,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笔者在跟师陈意教授过程中,发现其善用虚实论治法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现结合临床病案,总结报道如下。
案1骆某某,男,93岁。2016年3月24日初诊。门诊号272527。因“反复口舌溃疡3月余”就诊。患者舌尖和下唇粘膜可见多处溃疡点。纳食、夜眠欠佳,大便溏烂或粘滞不畅。舌尖红、舌质淡红、舌体略胖大、舌边有齿痕,脉细。辨证属脾胃亏虚为主,兼火热内停。治以补脾为主,佐以泻火。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合封髓丹加减:炒党参、黄柏各12g,生白术30g,甘草9g,肉桂(后下)、蜜甘草各6g,黄连2g,砂仁(后下)10g,牡蛎、龙骨各20g,茯苓15g。
案2王某某,女,59岁。2016年2月22日初诊。门诊号214699。患者因“舌炎舌尖痛3月余”就诊。晨起口中有渗血。纳食尚可,夜眠多梦,大便无殊。舌红少苔,脉细,左寸细滑带数。此心阴亏虚为主,兼心火内盛。治当养阴凉血、清心安神。百合地黄汤合增液汤加味:生地黄、玄参、石莲子各15g,百合、麦冬各12g,灯芯草2g,白茅根、芦根各30g,鲜石斛(先煎)10g,炒黄柏、甘草各9g,山药20g。
案3吴某某,男,44岁。2016年8月1日初诊。门诊号:37159。因“反复口腔黏膜溃疡10余年,再发1周”就诊。舌尖和口腔黏膜多处溃疡。口苦口臭,大便干硬,胃脘不适,颜面痤疮。舌质红、苔薄黄腻、舌尖局部剥苔,右部寸关脉滑而有力。辨证属肺胃郁热,且有伤阴之势。治宜清泻肺胃为主,佐以养阴清热。玉女煎合增液汤加味:石膏(先煎)30g,麦冬、炒黄柏各12g,生知母、砂仁(后下)、甘草、金银花、连翘各10g,白及、蜜甘草各5g,天葵子6g,海螵蛸(先煎)、玄参、生地黄、川牛膝各15g。
案4周某某,男,46岁。2016年4月15日初诊。门诊号:120345。因“反复口腔溃疡10余年,再发4天”就诊。10余年来,口腔黏膜溃疡反复发作,伴咽痛、纳呆、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清长;用凉药则易便溏。有慢性胃炎史8年。舌质淡红,舌边尖红,苔薄白,右部关脉浮滑而按之无力。此太阴脾虚,阳明胃热。虚实寒热夹杂之证。治拟清泻阳明,培补太阴,补土伏火。玉女煎合封髓丹加减:石膏(先煎)30g,盐知母、麦冬、甘草、党参、浙贝母各10g,海螵蛸(先煎)15g,炒黄柏、生地黄各12g,砂仁(后下)9g,川牛膝20g,蜜甘草、生蒲黄各6g,蒲公英、大血藤各25g。4月25日二诊:药后症状有所改善。继守前方。5月4日三诊:溃疡面基本愈合,口苦。仿泻心汤法,前方去麦冬,加黄连、干姜各3g,辛开苦降,调和中焦。
陈意教授有业医三言:“其一曰,以八纲为总纲、脏腑辨证为基础,此辨证也;其二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夹杂权衡之,此论治也;其三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此治序也。此三言者,可谓要言不烦,临证治病,当时刻铭记,不可偏废也。”其中“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夹杂权衡之”,正是其虚实论治心法,颇值得后学者揣摩。
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常见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之证。虚则多见太阴脾虚,亦有阴虚火旺;实则多见肺胃郁热。案1以脾虚为主,治以补益脾气为重,佐以泻热。案2以阴虚为主,治以滋阴为主,佐以泻热,此“虚则补之”。案3以肺胃郁热邪实为主,故以清泻邪热之实为主,佐以养阴,此“实则泻之”。案4则是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之证。右部关脉浮滑,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属“肺胃郁热”;舌质淡、苔薄白,纳呆,用凉药则易便溏,右部关脉按之无力,辨为“太阴脾虚”。治当虚实并重,寒热并行。故以玉女煎清肺胃郁热,封髓丹补土伏火,补泻之法存焉。此“虚实夹杂权衡之”。笔者将封髓丹用于口腔黏膜溃疡,诚有良效。黄柏、砂仁、甘草比例多为3:2:1,甘草多可生炙并用。临床报道,干姜、蒲黄并用可促进溃疡愈合进程。蒲公英和大血藤并用,陈师多用于胃病日久,瘀热并存之证。临床亦可借鉴。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