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

2017-01-14 18:40
中医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经脉针法腰部

姚 斌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骨伤系,河南 南阳 473000)

·针灸经络·

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

姚 斌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针灸骨伤系,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观察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治疗,每日针刺1次;同时联合热敷散,每日针刺后热敷1次。治疗3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59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8.33%。结论: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疗效。

急性腰扭伤/治疗;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热敷散/治疗应用;临床观察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等在遭受突然外力作用下局部受到过度牵拉、扭转而引起的急性损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突然扭转、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该病各个年龄均可见到,无性别差别,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中医筋伤》[1]根据解剖结构,将急性腰扭伤分为急性腰肌筋膜损伤、急性腰部韧带损伤和急性腰椎后关节紊乱。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将急性腰扭伤分为3型:①督脉型,即腰后部正中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间小关节损伤者;②膀胱经型,即腰椎棘突旁开3寸范围内的竖脊肌损伤者;③胆经型,即腰部外侧的腹横肌、腰背筋膜损伤者。2011年8月—2016年10月,笔者采用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门诊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8~46岁;病程1~7 d。所选病例多因明显的扭、闪受伤史而急性起病;受伤后腰部疼痛剧烈,僵直,强迫体位,不能正常自由转动,甚至双手撑腰或需人搀扶,严重者卧床不起;但无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神经症状。

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骨伤科学》[2]中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①病史:起病急,有明显受伤史。②症状:伤后腰部疼痛剧烈,活动明显受限,仰卧、转侧均感困难,患者常用两手撑腰以免加重疼痛,严重时不能坐立和行走,有时可伴下肢牵涉痛,咳嗽、喷嚏、用力解大便时可使疼痛加剧,脊柱多呈强直位。③体征:若为腰肌筋膜损伤,腰部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压痛点多位于腰部竖脊肌处,并可触及肌紧张;若为韧带损伤,腰部前屈受限明显,压痛点位于棘突上或棘突间;若为关节错缝,腰部旋转及后伸受限,并可触及棘突偏歪。④X线片检查一般无异常,但有时可见腰椎生理前曲消失或有轻度侧弯,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可有棘突间距增大,可排除腰椎骨折、脱位;CT、MRT检查可排除腰部其他筋伤。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②病程在 1周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腰部其他筋伤,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等患者。

4 治疗方法

采用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治疗。经脉辨证交叉取穴方法:首先确定病变部位。若痛在腰部正中,中医学属督脉,现代医学属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椎间小关节损伤者,取额中穴,穴位在额头正中,印堂穴和神庭穴连线的中点;若痛在脊柱两侧,中医学属膀胱经,现代医学属竖脊肌损伤者,取对侧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穴位位于手腕背侧,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若痛在腰外侧者,中医学属足少阳胆经,现代医学属腹横肌、腰背筋膜损伤者,取对侧手背部经外奇穴腰痛点中的精灵穴,位于手背第4,5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动气针法方法:嘱患者站立位,憋气后用力咳嗽;医者采用1寸(25 mm)针灸针快速刺入选定穴位,其中额中穴需向下平刺,养老穴及腰痛点直刺即可,随咳进针,深度达到有酸、麻、胀、痛等针感即得气即可;然后一面平补平泻、左右均匀捻针,一面令患者活动腰部,做屈伸、旋转等动作,特别是做弯腰、转腰等引起腰部疼痛剧烈的动作时应加大捻针幅度,患者感到疼痛则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引,达到了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还可留针让患者做跳起投篮及上、下楼梯动作,待疼痛缓解后即可出针,不必长时间留针。腰椎小关节错位者,在留针活动后疼痛仍不缓解的情况下,需配合腰部斜板法,即:在留针的状态下,嘱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至腰部痛处成角,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呈“4”字型搭在健侧下肢上;医者一手按患者臀部,一手推患者肩部,相对斜向用力按推,有时可闻及关节复位响声,代表复位成功后出针。每日针刺1次。

同时给予热敷散,药物组成:骨碎补20 g,透骨草20 g,伸筋草20 g,桑寄生30 g,海桐皮20 g,鸡血藤30 g,羌活20 g,独活20 g,乳香15 g,没药15 g,木瓜15 g,当归15 g,红花15 g,川芎15 g,桂枝15 g,川续断15 g,川萆薢15 g,细辛3 g,川乌10 g,枳壳10 g,川牛膝10 g。以上药物打碎后装入40 cm×30 cm 的自制长布袋中,使用时加水放入微波炉中加热15 min,然后外敷腰部痛处。此药袋可反复使用 7次左右,每日针刺后热敷1次。

治疗3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5 观测指标

①腰部疼痛程度:剧痛、隐痛、无痛。②腰椎活动范围:正常标准为前屈90°,后伸30°,左右侧屈各30°,左右旋转各30°。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伤科学》[3]相关标准。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达到正常活动范围。好转:腰部隐痛,活动轻度受限。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

7 结 果

痊愈59例,好转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 98.33%。

8 病案举例

患者,男,35岁,2016年4月初诊。主诉:腰部剧烈疼痛2 d。患者2 d前工作时弯腰搬运重物扭伤腰部,当时即感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伸直,被搀扶回家休息后仍不减轻。现症:腰部剧痛,活动不利,微恶风,舌淡,苔白,脉微弦。体征:右侧腰部竖脊肌紧张,压痛点位于第4腰椎向右旁开1.5寸处,腰部明显受限。CT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急性腰部竖脊肌扭伤。中医诊断:急性腰扭伤,辨证为膀胱经型。采用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每日1次,处方和方法同上。每日针刺后热敷1次。治疗3 d,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1周后随访,未复发。

9 讨 论

急性腰扭伤属中医学“瘀血腰痛”范畴。单纯中药内服治疗效果有限;推拿治疗因腰痛剧烈而不便于操作,且推拿力度不易熟练掌握。经脉辨证交叉取穴是中国古代针刺法九刺中巨刺、缪刺、远道刺的综合运用,其中巨刺、缪刺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取穴施治的方法;远道刺是上病下取、下病上取,远道取穴的一种刺法。经脉辨证交叉取穴综合上述方法,利用“X”形原理取穴,腰痛属下,取上部的额中穴、对侧上肢的养老穴、腰痛点精灵穴即是此意,利用经脉上下相通、左右交会贯通脉气,故上下、左右交叉取穴,起到平衡上下、左右的目的,比单纯的巨刺、缪刺或远道刺见效更快、疗效更好。

额中穴是经外奇穴,位于人体头部前正中线上,是传统督脉的走形部位,能治疗腰部督脉疼痛疾患,且对应王文远教授平衡针的腰痛穴[4],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疗效确切。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郄穴,是经气深聚之处,阳经郄穴可治疗急性痛证[5],同名阳经经气相同,故可治疗腰部膀胱经走形部位的竖脊肌扭伤疼痛。腰痛点包括威灵、精灵2穴,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经验穴,针刺此2穴具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缓解疼痛的作用[6];其中精灵穴位于手少阳三焦经走行路线上,根据同名经脉相同原理,可用于治疗足少阳胆经路线附近的腰部腹横肌、腰背筋膜损伤。通过针刺治疗,可迅速疏通经脉,达到快效止痛的目的。

局部治疗可加速损伤处修复,故采用热敷散腰部外敷。方中透骨草、伸筋草、桑寄生、海桐皮、羌活、独活、木瓜、川乌、川萆薢祛风除湿,鸡血藤、乳香、没药、当归、红花、川芎、川牛膝养血活血,骨碎补、川续断补肾壮骨,桂枝、细辛温经止痛,枳壳行气。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活血、温经止痛之效。

本研究表明:经脉辨证交叉取穴动气针法联合热敷散腰部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10 参考文献

[1]涂国卿.中医筋伤[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19.

[2]王春成.中医骨伤科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198-199.

[3]方家选.中医伤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68-269.

[4]韩笑.平衡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针刺研究,2013,38(1):57-63.

[5]徐波克.强刺激养老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13,44(3):14-15.

[6]韩红.针刺腰痛点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44-245.

(编辑 陶 珠)

1001-6910(2017)01-0061-03

R68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1.29

2016-11-07;

2016-12-21

猜你喜欢
经脉针法腰部
护腰最多戴3个月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数码刺绣针法构成规律研究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化解尴尬需通“经脉”
腰部锻炼瑜伽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