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著书名选释
——《嵩崖尊生书》

2017-01-14 18:40张鸣钟
中医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内经医家

中医名著书名选释
——《嵩崖尊生书》

《嵩崖尊生书》乃清代医家景日昣撰著,刊于公元1696年,全书共十五卷,分气机、诊视、药性、论治、病机、上身、中身、周身、下身、妇科、幼科十一门。卷一为气机部,叙述五运六气三十六条;卷二为诊视部,列诊脉谱四十条;卷三为药性部,列草、木、果、谷等二百七十六条;卷四为论治部,列脏腑用药谱等论十八篇;卷五为病机部,分述各证病机九十三条;卷六至十三,列上身、中身、周身、下身各部病证二百七十四目;卷十四为妇人部,列经、带、胎、产四目;卷十五为幼部,列初生、杂病、痘、疹四目。书中每部先列该部各病,分论证、因、治法;后总列备用诸方,以便临证检索。

书名涵义:“嵩崖”乃景日昣之号。“尊生”,原名“尊僧”,景氏曾拜嵩山一位高僧为师,尽得其传,将其书命名为《嵩崖尊僧》,取尊师之意。由于嵩山少林寺和尚曾“反清复明”,为了避嫌,使此书能更好的传世,故将“僧”字,改为“生”字(刘道清《嵩崖尊生书校注》)。虽是谐音,“尊僧”意狭,“尊生”则意广。“盖以人之生至重,必知其重而有以尊之,庶不至草菅人命也。”(清代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总自序》)“书”,此处指“装订成册的著作”(《现代汉语词典》),并刊印行世。

景日昣,字东阳(或作冬阳、冬旸),号嵩崖,生于公元1661年,卒于1733年,清代河南登封(今属郑州市)人。幼年家贫,酷爱读书,27岁中举人,31岁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为官“廉能素著,才品兼优”,曾是乾隆帝幼年时的老师。

景氏对父母至孝,其母英年病逝,对他打击很大,在学儒的同时,发奋习医,自学成才,渐为当地闻名的医生。进入朝廷后,因治愈了康熙皇后的疑难病症,名声大振,被帝命为太医。

景氏医术高明,学验俱丰。有一天,一位将军得了怪病,请其诊治,他断为不治之症,嘱其速回故里。将军返乡,途径嵩山少林寺,遇到一位僧人,竟治好了他的绝病。将军愈后回京,景氏见之大惊,闻明缘由,自愧不已。遂前往拜那高僧为师,经过年余,尽得其传。回京后,将学到的医理与秘方,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整理成书,初名《嵩崖尊僧》,后改为《嵩崖尊生书》(刘道清《嵩崖尊生书校注》)。

景氏治学,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脉经》等经典医籍,旁参孙思邈、庞安时、陈无择、李东垣、朱丹溪、王肯堂、张景岳、吴又可诸家之说。“因研心有年,略见大意,聊次其所及知,及素所闻见者,叙述为篇。”(《嵩崖尊生书·弁言》)

观景氏之书,属综合性医著。其书以证为纲,以部位为目,将病位、病性和病证结合起来论述,辨证严密,用方简便,遣药精细,疗效显著。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易同源”则是历代医家的共识,景氏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先治《周易》,后读《内经》,数年后,“恍然于医易之同源”,并颇有卓识。其在书中的《弁言》云:“其于易医同源之理,或亦有一解云尔。”“今夫天地间,不过此阴阳动静之理,消长变化之机,在天地与人身,原无二致,乾坤之阖辟,即人身之呼吸;昼夜之潮汐,即人身之脉息。故《内经》言五运六气,而民病因之。”“易”者,易简、变易、不易也。“盖不易以立其体,而后变易,以致其用。不通变,不足以知其常;不守常,亦不足以达变。易医之理,括于此矣。是医者,诚能融合《内经》,合之四圣之书,则阴阳聚散,剥复消长,一以贯之,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拨一寸之机,发千钧之弩,易危为安,转乱为治。”他认为做一个医家应该通晓易医之理,明白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方能对医术运用自如。

景氏对制方遣药之理亦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如“七方说”(大、小、缓、急、奇、偶、复)源于《内经》,然《内经》中并无“七方”一词及其具体用于方剂分类的内容记载。至宋金医家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序》中云:“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这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后人据此将“七方”看成是最早的方剂分类法。金代另一著名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云:“方不七,不足以尽方之变。”但从《素问·至其要大论》记载“七方”的有关文字内容看,其实质是根据病邪的微甚,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轻重、患者体质的强弱及治疗的需要,概括地说明制方方法,并不是为方剂分类而设。“七方”之大、小、缓、急、奇、偶、复都是指方药组成的药物味数而言(尚炽昌《方剂学》)。景氏不以“七方说”为满足,根据自己的临证体会,又“臆加四方”,并一一详释。其云:“重病轻方:久病之虚,如草木将枯,大其浸灌速其毙耳,细细沽濡,庶可回生。轻病重方:邪气初感,正元未亏,急用重剂,劫而夺之。反佐方:即从治也,如热在下,上却寒,则寒药中入热药为佐,下膈之后热散寒性得力也;寒在下,上有浮火,则热药中入寒药为佐,下膈后寒清热性得力也。顾忌方:如肾病,心气不足,肾药凌心,心益衰,故曰诛伐无过,命曰大惑,治上必妨下,治表必妨里,黄芩清肺必妨脾,苁蓉治肾必妨心,干姜治中必僭上,附子补火必涸水。”此说虽是一隅之见,亦在医理之中,可供临证参考。

又如对“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的补充,亦是经验之谈。“十剂”之说始于北齐徐之才,原是按功用归类药物的一种方法,宋代《圣济总录》于每种之后添一“剂”字,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序》中又进一步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至此才有“十剂”这个名称。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于“十剂”外,又增“寒、热”二剂为十二剂。景氏又添立八剂:寒可祛热,热可祛寒,锐可下行,和可安中,缓可治急,生可主养,静可制动。其中“寒、热”二剂与寇氏同,另外六剂则是他的新见。

俗话说“千方易得,一效难求”。观景氏书中“收载医方两千余首,包括引用前人的方、化裁古人的方和自己创制的新方,其中有许多是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过的,因而在一些处方之首或尾加上“奇效方”“效方”“立效”“秘方”“验方”“神效方”“一方立愈”“百发百中”和“永不再发”等字样,真可谓泄千古治验之秘(王安邦《中州古代医家评传》)。这些形容词虽有些夸张,然其方疗效的确显著,经得起临证实践检验。如卷六上身部载“一切头痛:何首乌三钱、土茯苓一两、天麻二钱、当归二钱、防风二钱,煎服立愈”。此方百余年后,清代另一位医家孟文瑞辑入《春脚集》,命名为“立愈汤”,遂盛行于世。笔者数十年来,用此方加味治顽固性头痛,皆获显效,深感方名立愈,名副其实。

景氏此书问世后,版本甚多,错讹不一,近由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刘道清教授校注,释义正误,便于阅读,广行于世,古为今用。

(河南中医药大学 张鸣钟教授)

猜你喜欢
内经医家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浅议《内经》月相及其变化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前景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