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毅,王 萌,李金田
(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学术探讨·
论甘草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张 毅,王 萌,李金田
(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不仅开辟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还对方剂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仲景所用方剂选药精当,组方严谨,疗效可靠。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甘草的使用规律进行探讨,挖掘甘草在各方剂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正确运用甘草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伤寒杂病论》;甘草/治疗应用;规律
《伤寒杂病论》由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由于战乱和历史原因,现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书保存。两书共计255方,用药166味,其中甘草出现的频次最多,达128次[1]。甘草的功效在《伤寒杂病论》中体现得相当丰富,用药范围涉及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等,使用禁忌也十分明确,可见仲景对甘草的使用极其灵活和纯熟。甘草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名医别录》认为甘草能温中、下气、止咳止渴、解百药毒。《本草纲目》记载甘草能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陶弘景指出“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甘草又被尊称为“国老草”。后世中药学将甘草分为生品和炙品,认为生甘草清热解毒,炙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2]。笔者将甘草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总结于下,以飨同道。
《伤寒杂病论》中运用甘草下气止咳的方剂很多,如麻黄汤治疗伤寒表实证。风寒之邪外侵皮毛,患者素体腠理致密,正邪相搏,使卫气郁闭而营阴郁滞,肺气失宣而喘。方中麻、杏相配,一宣一降,调整肺之宣肃。甘草与二者相配伍,共奏止咳平喘之功。现诸多医家认为甘草在此方中的作用为“补中焦,顾汗源,调和诸药”[3],但是麻黄汤证乃因卫闭营郁致无汗而喘,纯实无虚,且方后注明“不需啜粥”,故实无补中焦之必要;而且仲景在表证涉及到中焦时,常用姜、枣,如桂枝汤出现“鼻鸣、干呕”用姜、枣调和脾胃,顾护中焦。后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拗汤正是由麻黄、杏仁、甘草等分组成。另外麻杏甘石汤清热宣肺,治疗邪热壅肺、肺气不降之喘证;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平喘,以甘草三两和干姜、细辛、五味子相伍。可见甘草在这些方剂中并非只是调和诸药,而是用以祛痰、止咳、平喘。甘草干姜汤、千金甘草汤和千金生姜甘草汤培土生金,用于治疗虚寒肺痿,均取甘草下气止咳之功。研究表明,甘草浸膏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喉黏膜上,可缓和炎症的刺激而镇咳[4];甘草还能促进咽部和支气管分泌,使痰易于咳出,从而发挥镇咳、祛痰作用[5]。
《本草汇言》曰:“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健脾胃,固中气之虚赢,协阴阳,和不调之营卫。故治劳损内伤,脾气虚弱,元气不足,肺气衰虚,其甘温平补,效与参芪并也。”在《伤寒杂病论》中,用甘草补中的方剂很多,其中理中汤(人参汤)、甘草干姜汤、泻心汤类方和栀子甘草豉汤等都直接体现了甘草补中气的作用。例如《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条文中阐明病机“胃中虚,客气上逆”,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重用炙甘草四两补中以和胃,治疗“胃气虚痞利俱甚”。甘草干姜汤为半个人参汤,以甘草补中益气,干姜温补中焦,二药培土生金,健脾制水,以疗肺痿。栀子甘草豉汤,治疗热郁胸膈兼有少气(短气不足以息),用炙甘草二两补中气治短气。仲景用草而不用芪,是因甘草甘平,补气之余无助热之弊。此可知仲景用药极其精当和准确。《金匮要略》中,薯蓣丸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方中重用甘草二十八分,以甘草甘平之性补脾益气,与薯蓣相伍,使正气理而后风气去,如此也体现了仲景调补脾气的学术思想。
《金匮要略》中的狐惑病与现代医学的白塞病相类似。对其病因,古人有湿毒、虫蚀、湿热等说法。仲景分部论治,以甘草泻心汤清热除湿、开气泄浊,治疗“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蚀于上部则声喝”。方中重用生甘草四两,配芩连以清热解毒化湿。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在白塞病活动期大量使用有激素冲击治疗之效[6]。诸多医家善用甘草生、炙各半,一来清热解毒,二来补虚和中[7],取“上下交病,治以中焦”之法。《伤寒杂病论》中治疗少阴客热咽痛的名方,如甘草汤、桔梗汤,均用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金匮要略》中,桔梗汤用生甘草二两、桔梗一两相配,清热解毒,宣肺排脓,治疗肺痈之“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仲景此处运用生甘草,主要发挥其清热解毒的功效,清热之余却不苦寒败胃。药理研究[8]也表明,甘草皂苷对多种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有明显抗炎作用,机制与抑制多种组织源性介质密切相关。
《本草经集注》记载“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药石而解诸毒也”。《伤寒杂病论》的名方四逆汤治疗少阴阳气大衰、阴寒内盛证。该方为干姜附子汤合甘草干姜汤,原方重用炙甘草二两,除使其温补中焦、缓和药性外,更重要的是以炙甘草监制生附子毒性。研究表明,附子与干姜配伍可显著缩短大鼠心脏毒性的发作时间,并可增大强心类乌头碱的溶出率[9]。四逆汤中炙甘草在制约和拮抗附子毒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0]。后世医家解附子毒经常以炙甘草浓煎频频灌之。桔梗汤中,生甘草用量倍于桔梗,不仅发挥其清热解毒化痰之功,也对桔梗毒性起到良好的监制作用。相关急性毒性研究[8]表明,预防性服用甘草皂苷可缓解口服桔梗皂苷引起的中毒和死亡,还可减轻桔梗皂苷所致溶血反应,使红细胞的细胞膜更加稳定。
在《伤寒杂病论》中,甘草和桂枝是应用频次最多的药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曰“辛甘发散为阳”,两者辛甘合化,温通经脉,用来治疗心阳不足、心失所养之心悸等。如桂枝甘草汤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是温通心阳的总方。《伤寒来苏集》记载“桂枝本营分药,得甘草,则补中气而养血,从甘也”,甘温相得,气血通和,而悸动自止。苓桂术甘汤以桂枝、炙甘草通阳化气,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治疗心阳虚、水气上冲之心悸。同理,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中,桂、甘合用温心阳以镇水气。炙甘草汤重用甘草四两,桂枝三两,以二者为基础加清酒振奋阳气,温通血脉,加大队滋阴养血之品治疗阴阳两虚之心动悸、脉结代。另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等以桂枝、甘草为基础,均为“心阳不足,烦躁惊狂”所设。总之,临床上经常以炙甘草与桂枝配伍加减治疗各种疾病引发的心律失常。有报道,桂枝、炙甘草组合对窦房结的冲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1];桂枝与炙甘草辛甘化阳的配伍可促进桂枝有效成分桂皮醛的煎出,从而促进温通经脉的作用[12]。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在《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炙甘草则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基础药对。芍药甘草汤,又名去杖汤,治疗阴血不足、筋脉失养的脚挛急。芍药甘草附子汤、小建中汤、四逆散均以甘、芍相配,以缓肝急,柔筋止痛。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可促进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其体内含量,这可能是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依据[13]。而甘草本身也有一定的解痉作用,甘草中甘草次酸和芍药中芍药苷的达峰时间接近,也可能是两药配伍后药力更加集中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依据[14]。
《金匮要略》用甘草麻黄汤治疗脾寒阳郁水气,以麻黄四两和甘草二两相配,一守一散,麻黄之开泄,得甘草以监之,两者共奏理脾散寒、发越脾阳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甘草配伍后,甘草比例越大,麻黄类生物碱的溶出率越小; 麻黄、甘草配伍后,甘草中各有效成分的溶出率与甘草单煎液相比也明显减少[15]。同理,小青龙汤中,用麻黄、甘草各三两,增大甘草的比例,同时加大桂枝用量,以缓和麻黄的峻烈之性,使发汗力弱、平喘之力强。而麻黄汤、大青龙汤和越婢汤中麻黄配甘草三比一,以助麻黄开泄之功,故前两方发汗力量强,后方发越水气之力峻。大黄甘草汤和调胃承气汤中炙甘草配大黄以清热和胃通腑,由于病位较高且腑实较轻,故以甘草甘缓防止大黄峻下而不伤正。研究表明,甘草酸能拮抗单用大黄引起的结肠剧烈收缩,缓解腹泻开始时的腹痛[16]。《伤寒杂病论》的诸多回阳剂中,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中用炙甘草二两,意在用甘草缓和姜、附的峻烈之性,使两者回阳救逆之功和缓而绵长。通脉四逆汤减少甘草的比例,干姜附子汤、白通汤和白通加猪胆汁汤均去掉甘草,如此使药物的力量更加迅速和集中。可见仲景在元阳暴脱甚至阴阳格拒时破阴回阳,交通上下,力挽狂澜,断不用甘草来缓和药性。
白虎汤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一张名方,治疗阳明热盛充斥内外,功效辛寒清热,被后世医家称为“虎狼之药”。王孟英认为:“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白虎汤重用石膏一斤、知母六两,二者相须为用,意在辛寒清解、苦寒直折阳明大热,但两者大寒,最易败胃;故用粳米、甘草调于中宫,益胃生津,以二味为佐,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组方亦有类似之处。可见仲景即使在治疗阳明大热之时,仍不忘时时顾护中焦胃气,所谓得胃气者生。
通过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甘草的用药规律,笔者认为甘草在其中主要有下气止咳、补中益气、清热解毒利咽、监制减毒、益心气止悸动、缓急止痛、缓和药性、顾护胃气的作用。仲景用甘草最多,无论是炮制方法,还是用法、用量都十分精当,可谓把甘草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后世医家对甘草的使用亦有发挥,其中李东垣对甘草功效的阐述较为完善。他认为:“甘草,生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其性能缓急,而又协和诸药,使之不争,故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因此,笔者认为,医家在使用甘草时不可随意,更不要把甘草的功效仅仅局限于“调和诸药”,应当正确认识和重视甘草的功效,以便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1]刘立杰.张仲景方证论治体系研究及其方证数据库[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32.
[3]王庆国.伤寒论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4.
[4]高静芳.浅谈甘草的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63-64.
[5]王惠敏.甘草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84-185.
[6]李楠.甘草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治疗白塞病的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9):801-802.
[7]冉再珍,路洁,路喜善,等.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狐惑病经验总结[J].国医论坛,2013,28(1):11-12.
[8]单进军,邹葭霜,徐建亚,等.桔梗汤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9):304-306.
[9]熊永爱,黄勤挽,杨明.四逆汤及其拆方心脏毒性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23):2035-2038.
[10]张广平,朱晓光,孟贺,等.四逆汤组方配伍减毒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8):29-31.
[11]谢凌鹏,袁立霞,周楚莹,等.桂枝甘草配伍治疗心律失常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5,47(4):57-58.
[12]李红辉.桂枝甘草汤“辛甘化阳”药效基础初步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3]郭珊珊,王谦,白立川,等. 芍药-甘草配伍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4,45(10):1481-1485.
[14]王文萍,王垂杰,谷松,等.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3):382-387.
[15]徐文杰,赵杰,周慧芳,等.不同配伍配比对麻黄甘草药对有效成分含量及抗炎活性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2,30(10):50-54.
[16]寻庆英,王翠芬,魏义全,等.甘草对大鼠胃动力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4):226-229.
(编辑 陶 珠)
1001-6910(2017)03-0010-03
R222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3.04
张毅(1978-),男(汉族),甘肃秦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6-08-24;
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