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探讨*

2017-01-14 11:07翟艳会朱向东
中医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药价值观

翟艳会,朱向东

(1.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学术探讨·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探讨*

翟艳会1,朱向东2

(1. 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决定着中国人的人生观、生命观和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范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思想基因和核心理念。中医药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人命至重等独特的思维视角关注生命和健康,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文化和人文精神。历代中医名家在运用中医药救治病患、普渡苍生的过程中,早已将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上升到“上医医国,毕生奉献”的高度。关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提法较多,但目前尚未有十分明确的核心观点。从历代著名医家的认识及实践出发,提炼出医乃仁术、大医精诚、致中求和、早治未病、天人合一、以人文本、使命担当等7个核心理念或可代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部分,对此7个核心观念逐一分析其精神内涵,借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优秀人文精神,激励中医人传承和发展中医学,并扩大这些核心观念的民众认知和影响力。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主席[1]言:“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其成教授[2]言:“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中医药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首先要明确“走出去”的主体,即医乃仁术、大医精诚、致中求和、未病先治、天人合一、以人文本等中医学核心价值取向。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承载的医疗实践表明: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是传统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是维护民众健康的不竭动力。中医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医人都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尤其要践行中医药文化价值观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与普济含灵的仁爱观”,形成文化认同与共识,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广泛传播。

1 医乃仁术

“仁”虽然在《说文解字》中有3种释意,但其含义基本一致,皆为博爱、仁爱。“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及救死扶伤、济世活人的基本使命。“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儒家的仁善伦理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医者的行医思想,渗透至中医药文化的各个层面。《本草纲目》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言医》曰:“医何以仁术称?仁,即天之理、生之源,通物我于无间也。医以活人为心,视人之病,犹己之病。”要求从医者具备对患者慈爱、恻隐的基本素养和济世救人的从医动机。被后世尊称为神医的华佗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皆因其仁爱之举。首先,无论贫贱富贵,皆不分畛域。在《三国志·华佗传》存有的16则医案中,患者的身份既有曹操、彭城夫人、郡守、李将军妻等名门显贵,也有行路途中所遇的无名普通百姓,不论患者的地位高低、贫富贵贱,华佗均细心诊治,尽到了一个从医者“救死扶伤”的天职[3]。第二,祛繁就简。华佗在给患者诊治时,凡是可以采用简便方法的决不繁复从事,“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语其节度,舍去,辄愈”[3]。第三,提醒患者注意病情反复,防患于未然。华佗在使用方药汤剂治愈广陵太守陈登的胃寄生虫病后言:“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3]最后,他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予其弟子。华佗学生吴普继承了其方药之学,“依准佗治,多所全济”[4]。华佗这些高尚的医德值得后世医者学习。

2 大医精诚

“精”指医技、医术的精湛;“诚”是高尚的医德;“精诚”要求从医者不但要勤谨治学、钻研医术,而且需具备仁爱坦诚、襟怀若谷之心,在治学、诊疗、处世等方面要摒除妄言和弄虚作假。习医之人必须勤奋严谨,开拓创新,秉承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传统思想,与时俱进,继承发展;同时需具备高尚的品德,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5]。精、诚二者缺一不可,既有技“精”亦有此“诚”方有可能成为“大医”。《千金要方》曰:“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苍生大医孙思邈是中国古代名副其实著名的医学家和思想家[6],他自立志学医起便饱读医学典籍,并进行深刻地研究,致力于临床实践,精通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尽心研究药物,一生勤勉;对待患者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尊重同行,厌恶“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写下我国最早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以启迪后人,为中医学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著成《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著名医家吴又可看到灾荒不断、疫病流行的境况,毅然弃科举转而投身医学,刻苦钻研,积极实践,甚至到患者家中诊治,最终创立了“戾气”学说,著成《瘟疫论》,丰富了中医学关于传染病的内容。明代裴一中在《言医·序》中言:“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启示后世必须学贯古今、心无杂念、技精心诚,方可从医。

3 致中求和

“中”意为持中、中正,无所偏倚;“和”指调和、和谐,使之平衡。《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指出适中地锻炼方能做到养生,不可太过和不及。韩世辉[7]在分享孙光荣教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中认为:和乃“求同而存异”,和则万物“争而无害、异而和谐”也。“中和”即为阴阳平衡调和状态,是表里、寒热、气血、升降等对立事物相互统一、制约并不断健康发展的结果。张晋等[8]强调:中医学的中药、组方、针灸等治疗方法都是用来调整机体阴阳,以求达到“致中和”的目的。孙光荣教授临床治疗脾胃疾病以中和之法为根本大法,在养生及治疗方面倡导“上善、中和、下畅”,从气血、升降、出入的平衡调和践行之,在诊治消化系统疾病中不拘泥于脾胃,常以升提畅肝之法治脾,用利胆之法治胃[7]。《外经微言·补泻阴阳篇》曰:“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纵观古今,从《中庸》的“致中和”至当代“和谐社会”的理念,无不表明了“和”思想的深远影响。

4 早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具体运用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治其未生);欲病救荫, 防微杜渐(治其未成);适时调治,防其发作(治其未发);已病早治, 防其传变(治其未传);瘥后调摄, 防其复发 (瘥后防复)。这5个方面明确了治未病的基本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运用奠定了基础[9]。《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难经》云: “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 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其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千金要方》曰:“上工治未病之病, 中工治欲病之病, 下工治已病之病。”告诫医者应在疾病尚未发生之时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断疾病发展。潘秋等[10]提出:“未病”是指不具有诊断某种疾病特征性症状的前病状态,即“无典型症状,有客观证候”。仝小林[11]提出:疾病就是失衡,失衡的隐性状态叫“未病”,失衡的显性状态叫“已病”。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现有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2]。潘秋等[10]认为:糖耐量低减是糖尿病前期的主体,也就是“未病”状态,防治IGT是阻断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的要害,并提出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机是“六郁”和“络滞”,以清热开郁及辛香疏络之法运用于糖尿病前期阶段取得了可靠疗效。糖尿病前期易发展为糖尿病,此期运用“治未病”思想干预能使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有效阻断糖尿病进展,进而降低糖尿病发生率[13]。

5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亦称“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天即自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其生理、心理均与自然变化息息相关,应顺应四时变化,趋利避害,便可与自然合而为一,益寿延年。《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言:“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分副月数也。”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瞑;天有寒暑,人有喜怒。至于人的道德品质,更是“天志”“天意”的体现。因为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和道德的本质,所以说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14]。天人合一在养生中起着具有重要的作用。养生的内涵是减少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提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的观点,人既是自然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天时、地利、人和方可延年[13]。《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奉长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医原》曰:“人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于天地间,无处不与天地合。”这些观点均认为:人会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若是违背,便会引发多种疾病。晨起宜进行活动,升发阳气;而夜间则应顺时收敛阳气,减少活动。诚如俗话所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 以人为本

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人本思想、人性思想和人文思想。以人为本不仅是诊疗疾病的方法和目的,也是医学伦理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本草备要》曰:“言之可贵而足以垂后者,必性命之文也,其次则经济之文也。”《医学真传》曰:“医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 以上均是中医学文化价值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王永炎教授[15]认为:如果脱离了“以人为本”,中医学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疾病医学”。中医学讲究整体原则和辨证论治。近年来,肿瘤学者开始认识到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和内环境在肿瘤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癌症的病机乃本虚标实,正气内虚,以及气滞、血瘀、痰结、热毒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其病机亦不同。有研究[16]发现:微环境的慢性炎性环境及免疫抑制可促进肿瘤细胞多种恶性表型的形成。包芳芳[17]认为:肿瘤的异质性决定了同样的治疗方案对同一种肿瘤患者疗效不同,同一肿瘤预后也不尽相同。人是有机的整体,因患者体质、所处病变阶段、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故对癌症及其他病证需“因人制宜”、个体化治疗。《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医生必须博极医源,技术精湛,及时、正确地诊疗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对患者高度负责,不仅疗疾,更需疗人。

7 使命担当

中医学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涌现出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孙思邈、李时珍等诸多古代医药学家,他们的论述和经验总结构成了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现今的方和谦、王玉川、邓铁涛、刘渡舟、李振华、颜正华等国医大师,为振兴弘扬中医学力挽狂澜,夙兴夜寐,为当代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什么让他们精益求精,死而后已?是为医者除患者之病痛的父母心,是发展中医学、振兴中医学的使命和担当。近代中医学的发展可谓坎坷不断,举步维艰。现代医学的迅速崛起和发展获得了高度认可,但中医学却发展缓慢,遭受现代医学的非议和排斥。面对如此境地,中医学的出路在哪里?1984年《大自然探索》发表了《中医学之前途》一文,该文肯定了中医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分析了中医学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提出:要发展中医学事业,人才是根本,医院是关键,中医特色是方向;如果中医人能够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中医学的振兴之路将指日可待[18]。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中医学,发展传统医药已明文写入宪法,这正是中医学发展的机遇和有力支持。从中医药者不仅要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历史使命,而且要有发展创新、开拓未来的时代责任。

综上所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古代和现代中医药的相关论述凝练出核心价值观,对于充分发掘中医药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对于增强中医者的使命感,强化钻研业务、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学习中医学的民族自豪感是非常必要的。深度发掘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于提升中医者自身价值,激发并释放其传承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当代中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时代,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提炼其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化为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具有非凡意义及深刻影响。

[1]陈小方.习近平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N/OL].光明日报,2010-06-20(3)[2010-06-21].

[2]张其成.中医里面的国学[N/OL].光明日报,2013-07-01(15)[2013-07-01].

[3]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潘民中.大医华佗的医术、医德及医著[J].许昌学院学报,2005,24(6):34-37.

[5]管菊艳.“大医精诚”医德文化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71-72.

[6]彭榕华,温长路.孙思邈医德思想之管见[J].中医文献杂志,2015, 33(3):23-25.

[7]韩世辉.孙光荣教授中和思想诊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145-146.

[8]张晋,苏博.周文泉教授调整“致中和”的临证思维[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2):291-294.

[9]朱向东,李广远,刘稼等.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725-2727.

[10]潘秋,周丽波,仝小林.从糖尿病前期谈“治未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3):191-193.

[11]仝小林.让中医药走向世界[N/OL].人民日报,2004-11-4(15) [2001-11-04].

[12]韦秀玲.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3):11-15.

[13]雷晴,周兴华.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在糖尿病前期的应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3): 240-242.

[14]尹冬青,李俊.“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医养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9,22(3):18-20.

[15]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治病求本与以人为本[J].天津中医药,2013,30(4):193-194.

[16]HANAHAN D,WEINBERG RA.Hallmarks of cancer:the next generation[J].Cell,2011,144(5):646-674.

[17]包芳芳.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和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1,28(4):351-352.

[18]谢海洲.读《邓铁涛医学文集》有感[J].新中医,2002,34(6):75.

(编辑 颜 冬)

1001-6910(2017)03-0007-04

R2-0

A

10.3969/j.issn.1001-6910.2017.03.03

朱向东,教授,zhuxiangdong33@163.com

* 基金名称: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GZK-2014-18)

2016-12-06;

2017-02-13

猜你喜欢
中医学中医药价值观
培育中医生物学 助力中医学发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我的价值观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