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雷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在中医学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先贤们对中医学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升华,巧妙借用古典哲学原理诠释中医学理论,并将中医学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同时,医学是人体的生物学,中医学同样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生物学与中医学有着内在的关联。近代生物科学迅猛发展,为阐述和发展中医学提供了新的平台。生物学的新知识、新方法广泛地运用到中医学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样,中医学巧妙地从宏观认识人体科学,而现代生物学为从微观阐释中医学创造了可能。不过,简单地以生物学还原论的思路在微观水平考察中医学问题,存在明显的不足:还原论直接对接宏观中医学理论体系跨度过大,缺乏有机的衔接。所幸的是,系统生物学的整体性研究思路应用于中医学领域,为解决此类问题带来了希望。当然,如何将现代生物学与传统中医学合理衔接,依然任重道远。为此,生物学与中医学交叉乃至融合,进而建立、发展中医生物学,正当其时。
由于技术手段等的时代限制,经典中医学无法完全依靠人体生物科学发展,故结合了五行、阴阳等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近年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的发展,为生物学与中医学靠近、携手,创造了条件。
1.1 系统生物学服务于中医学研究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系,各种生命过程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关联,形成了精密的整体调节系统。中医学先进性在于从整体的角度、以平衡的观念考察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辨证施治。系统生物学从系统观分析生命现象[1],应合了中医学的整体思想,日益成为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得益于此,中医学研究积累着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涉及到中医学的“证”[2-5]、体质[6]、中药归经[7]、方剂[8]、方证相应[9]、针灸[10]等诸多方面。并且,随着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网络药理学表现出更明显的系统性,推动着中医学多方面的研究[11,12],并已用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13],而网络方剂学则更是针对中医学的方剂研究而提出,目的是寻找方剂化学成分网络与生物分子调控网络间的互动关系[14-16]。
1.2 现代生物学对中医学的延伸人体阴阳、五行的表现相对明显,或是因为如此,中医学得以巧妙地运用了阴阳、五行等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既然中医学运用这些哲学理论成功地认识人体、生命现象,那么,阴阳、五行与生命体内的生物分子能够建立联系吗?有些线索或许可以借鉴。秦林等[17]在《肾为水火之宅的分子机制假说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讨论了DNA 双螺旋的阴阳特征。孙雷等[18]分析5 种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了DNA、RNA、蛋白质、糖、脂分别属于水、木、火、土、金的假设;进而,考察DNA 与蛋白质间复杂的关系,认为二者间的关系与中医学的心肾关系有相通之处[19]。
建设高水平的中医生物学专业队伍,才能为中医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打下坚实基础。中医生物学由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交叉形成,对其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是,精于此而通于彼。从中医药院校的状况与人员结构出发,中医生物学专业队伍建设的思路可以有2 个方面。
(1)自现有中医学队伍中寻找合适人员,引导他们从事中医生物学工作。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医学专业人员的优势为中医学基础扎实,但生物学知识的底子却是单薄了些。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医学教学、科研体系中忽视生物学有关。不过,在中医学的研究实践中,很多中医学专业人员已经接触了相当多的生物学内容。从这些人员中挑选对生物学兴趣浓厚者,为其提供生物学培训、进修的机会,使之掌握现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体系,进而主动将现代生物学的思路、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中医学研究中。如此,中医学专业队伍会成长出可以驾驭中医生物学教学、科研工作的人才。
(2)随着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学硕士、博士加入了中医学教学、科研队伍,成为中医生物学专业队伍的重要来源。这些人员对现代生物学有较好的把控能力,但其对中医学或不太了解。不过,经过了现代生物学的严格训练,熟悉了生命体内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间复杂的、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的关联,他们对中医学内容,诸如五行、阴阳等,会是较易于接受的。在中医药院校的大环境中,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提出适度的学习要求,他们是可以理解中医学理论框架的。在此基础上,他们逐步掌握融会贯通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能力,成长为中医生物学专业队伍的骨干力量,这是可以期待的。
(3)研究生是中医生物学专业队伍的后备力量,中医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发展前景可期。一方面,中医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范围广,且利于吸收生物学专业人才。中医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的生源可以来自中医生物学本科专业,也可以来自中医学本科专业,还可以来自生物学本科专业。这样,中医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为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中医药院校深造提供了入口,更是为中医学研究融入了生物学的血液。并且,从长远看,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或是生源的主力。另一方面,中医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将为中医学基础研究不断输送人才。相对于中医学的临床方向,中医学基础研究方向对人才的吸引力是较弱的。鉴于此,中医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也就更有意义,中医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继续从事中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一者,对于中医学专业本科背景者而言,只有热爱中医学基础研究者,才会愿意成为中医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进而,他们以中医生物学作为职业选择的可能性较大。二者,对于生物学专业本科背景者而言,其专业方向本在生物学领域内,中医生物学会是他们理想的发展方向。
中医生物学为理科专业,其本科课程的设置旨在融通中医学基本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生物学理论、研究方法。将来中医生物学专业之本科教学,既要保持中医学课程教学的优势,又要围绕中医学,优化设置现代生物学课程,并力图将两部分内容“化合”为一。
3.1 立足教学优势聚焦中医学基本知识 中医生物学是为中医学服务的,只有掌握了中医学的基本理念,学生才有可能将其与生物学知识相衔接。在中医学院校中,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是相当成熟的,教学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保持教学优势,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与中医学专业不同,中医生物学专业的中医学教学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中医思维,故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当。
3.2 服务中医学建设生物学相关课程 中医生物学的专业方向是应用现代生物学诠释、发展中医学,生物学专业基础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中医生物学是服务于中医学的生物学,课程内容理当围绕中医学研究。下面以几门重点课程为例,简要说明。
化学是生命科学的语言。如果没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就不能够透彻地领悟生命的过程,更无法以现代生物学逻辑思维参悟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不过,化学的知识体系庞大,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门类,有必要根据中医学发展的需求,精选内容,进行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内容,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可以帮助从微观水平理解中医学。同时,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动态调节有整体性特征,与中医学观念相合,这也将为课程教学提供切入点和侧重点。
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引领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研究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逐渐地融合入中医学研究中,特别是在系统生物学的引导下,中医学研究逐渐拓展出一个新的领域。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融会贯通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生物学的桥梁。
免疫功能调节是中医的优势领域,也是中医学研究的热门方向。中医学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中医擅长治疗的疑难杂症常与免疫系统有关。再有,在抗病毒等过程中,中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中医生物学专业的免疫学课程将系统介绍免疫学知识,重视分子免疫学的讲解,使学生较全面地理解免疫现象,获取中医免疫学的研究能力。
将中医学与生物学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既保持中医思维方式,又恰当地引用现代生物学理论、方法钻研中医学,是具有建设性的,也是有相当难度的。中医生物学专业课程的选择、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安排、课程内容的编排,需要经历一个教与学的完善过程。
西医学追踪近代生物学的进展,在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中医学在承前启后的探索中,也逐渐开始与生物学的知识体系相结合。中医学研究同样可以从现代生物学发展中得益,与西医学“花开两枝”。中医生物学从现代生物学角度研究中医学,不会将中医学“西医”化。并且,有意识地从中医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中医学问题,避免误将生物学的原理与方法认作西医学的内容,可以从理论根源上减少西医思维给中医学研究造成的干扰。
人类对健康的诉求是医学进步永恒的推动力,生物学对人体无限奥妙的不断深入洞悉是医学发展的源泉。现代生物学更好地服务于中医学,是中医学继往开来的机遇。培育和发展中医生物学,发挥其“今为古用”之功,将助力于当代中医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