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维度下的中医语篇英译探究*

2023-01-11 02:02杜雪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语篇译文原文

杜雪琴 韩 露

(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中医语篇,不同于一般语篇,是专业性较强的医学语篇,处于特定语境下的规范制约中。因此,中医语篇翻译比起一般语篇翻译更为复杂。译者不仅需要掌握英汉2 种语言的特点及翻译技巧,还需掌握一定的中医知识,熟悉中医语篇的特征,将翻译置于源语语境与目的语语境之下进行。也就是说,译者,一方面作为原文语篇的接收者,须依赖原文语篇的语境及其介入因素理解原文,完成语内翻译;另一方面,作为译文语篇的生产者,须考虑目的语受众的接受能力,对译文语篇进行重构,实现语际翻译。本文将以中医汉语语篇为探讨对象,从语境维度分析中医语篇的语境特征及其英译处理方法,以期为中医语篇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

1 语境维度

“语境”这一概念,自人类学家Malinowski 首次提出,已在语言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语境的内容涉及了全部的语言与非语言因素或背景[1]。Ochs 等[2]认为:语境是指语言使用者在任一时间使用语言的社会与心理环境。对语境地分析包括参与者对诸多因素的认识,如时空以及社会环境,已发生的、正在发生或未来发生的行为、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角色与地位、语言正式程度以及决定语域的恰当的语场、语旨与语式等[3]。

尽管影响语言使用的语境变量众多,但学者们已尝试对其进行分类,构建了各种语境模型。Halliday提出的反映情景语境的语域模型,包括语场、语式与语旨3 个语境变量,分别影响语言的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Hatim 等[4]在Halliday 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语境模型:交际维度、语用维度、符号维度。

语境的交际维度涉及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2个方面。对语言使用者研究主要是方言的研究;对语言使用的研究是对语域的研究。语域是由多种情景特征,特别是指语场、语式、语旨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5]。语场、语式、语旨3 个变量是语言交际产生的基本条件。语场可指不同学科或专业领域的语场,如可分为技术类语场和非技术类语场,也可指语篇的内容或话题。语旨是指谁参与了交际,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语式是指语言在言语交际的媒介或渠道,如书面的还是口头的[6]。

语境的语用维度是指借用语言实施行为,主要包括言语行为、语用意义等。牛津大学Austin 教授从语言实际运用的角度,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人们说出一句话就实施3 个言语行为:以言指事行为(说出有一定字面意义或有明确所指的话语);以言行事行为(说话人的语用用意或施为用意);以言成事行为(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或结果)。其中,说话人语用用意又包括由施为动词明示的字面意义或暗含意义[7]。

语境的符号维度包括对作为符号的词项、语段、话语以及类型的研究,又包括各符号之间的相互关联,主要是指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语境的符号维度分析包括辨认语篇的符号实体,把握作为符号的语篇成分之间的句法关联、语义关联与语用关联。语境符号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总体上的启动维度(Enabling dimension)—促使交际向前推进的原动力。它是隐藏于语用及其他语境特征背后的促动力[8]。正是通过语境的符号维度,语篇中的言语行为才能发生并产生语用价值,而诸如语场、语式与语旨等情景特征才能得以体现。

根据三维语境模型,语篇语境分析不是单独的判断和推理,而是一个层次分明的分析过程。首先,交际维度是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语篇的情景特征,如语篇的话题、话题的参与者以及语篇实际发生的环境等,但仅从这些情景因素分析语境还不够充分,语篇的语境分析还须考虑其语用维度,即对语言实际使用的目的及其产生的效果研究。除此之外,语境分析还需从符号的角度探讨语篇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语篇的衔接方式与组织机制。

2 中医语篇的语境维度

2.1 中医语篇的交际维度语言的使用是发生于一定的交际语境中。语篇,作为语言的使用,也会出现许多的变体,而各种变体所形成的集合构成了语篇的语域。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语篇的语场、语旨与语式有所不同,因而选词、造句、修辞、结构也随之不同。

从交际维度而言,中医语篇具有较强的中医语域特征。中医语篇的语场一般以记载医学内容为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属于技术类语场。因而,中医语篇具有科技文体的措辞准确、结构规范等语言特征。由于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医语言秉承了中国传统话语“意会、抽象、概括、以少总多”的诗学特性,中医语篇又兼顾了文学文体的语域特征。李照国指出:医学语言文学化是中医语言风格的一大特点。中医的典籍都是以古文形式写成的,其文体有歌咏、诗赋,其语言有浓郁的古典文学色彩,这种现象仍普遍存在于现代中医的用语中[9]。

就语旨来看,中医语篇中参与交际的一方是从事中医的医家、史学家或具有一定中医知识的作者,而另一方很可能是从事中医领域的工作者或对中医有一定兴趣的读者受众。从语式来看,中医语篇大多是相对正式的书面语篇,具有用词正式、行文规范、结构完备、逻辑严密等特征。

在许多语篇中,我们会发现描写、叙述和论说功能相混合的现象[10]。虽然语篇具有多功能性,但某一类型的语篇大多会呈现一种主导性的语境聚焦点,即在某一特定语篇中起主导作用的交际目的[11]。Hasan[12]提出的语类结构潜势理论指出某种语篇类型包含相对固定的语篇结构,由特定情境下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予以具体体现。

中医语篇大致可分为故事记叙类、医理论说类,医案说明类3 种,以传递医学信息为主导的交际目的,并分别呈现相对稳定的语篇结构与语域特征。故事记叙类语篇的语场是讲述医史人物或神话故事,一般按照“交代人物—展开情景—结局评论”的方式展开。以“岐黄之术”故事为例,整个语篇具有很明显的故事情节,从开始交代岐伯这个中医故事人物,到“黄帝求贤”的情节展开,最后以“岐黄之术”的评论结尾。医理论辩类是指以立论或驳论的方式阐述医学内容,一般以“提问—回答”模式进行,交际目的大多是对某些医学观点或思想的接受或评价。如《黄帝内经》的语录体;医案说明类多用于阐述临床治法,一般以“提出问题(交代病症)—分析问题(指出病因)—解决危机(提出治法)”模式。

2.2 中医语篇的语用维度语用学家认为,语篇是具有一定交际目的,且对接受者产生某种交际效果的一连串言语行为。对语篇的语用分析多用于言谈互动式语篇,分析说话人与听话人如何通过言语有所为,以及言语行为中所隐含的语用用意与交际意图。

中医语篇大多是正式的书面语篇,但其中不乏言谈互动式语篇。如《黄帝内经》是最早的语录体文献,以黄帝和岐伯一问一答的主体言语行为阐述中医医理;记录医家轶事为主的故事语篇也大多是以言语的方式传达古代医者的行医治病。这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话语的典型特征之一:极少使用表征语言,但却通过语言开辟出大量让人们在行动中领悟世界的解读空间[13]。这与以注重概念表达与逻辑推理为主导的西方话语有很大的区别。

从语用维度来看,言谈互动式的中医语篇不太采用概念化的表征语言解释中医医理,而是尽量通过言语描写行事,给读者留下了阐释空间。换句话说,读者需要根据语篇的行文方式以及语境推断出语篇的隐含意图。诚如赵元任指出: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的语法关系与其说是施事和动作关系,不如说是话题和说明的关系[14]。

以《黄帝内经》中《行针第六十七》语篇为例,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岐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这个语篇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语场是讨论行针与气的因果关系。语篇句式较松散,并没有通过逻辑连接词,而是通过词语复现与上下文语境实现衔接,体现了中医语篇中以言说理的行文方式。

2.3 中医语篇的符号维度索绪尔认为,符号是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的统一体[15]。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形式,用于产生意义以及互相制约的复杂系统,并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中医语篇有其特有的符号实体,这正是中医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中医语篇中大量的中医术语,如“阴阳”“气”“藏府”等构成了一套文化符号系统,代表着中医语篇中符号语境。受历史语境因素的影响,中医术语的符号意义会发生变化。以“藏”与“府”为例,其字面意义为“贮藏”,当它们用于中医语境时,其符号意义就游离了原始所指,具有了新的内涵,用于指代中医脏器。

除了将词项作符号外,语篇本身也可被看作一组符号序列,且各符号成分(词素、词、词群、小句或句子)存在一定的语义与句法衔接关系,帮助语篇实现文内连贯。中医语篇中各语言符号之间往往缺少显性的逻辑关系,而是常常是以词序、上下文语境等隐性关系而实现,如通过词汇衔接来实现,主要体现在词汇重复出现、同义词与反义词交替使用、名词性替代与句子成分省略等。

以“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句子为例,中医术语“阴阳”词项符号实体,具体所指为“自然法则”,也是该语篇的命题内容。其次,该句的符号关系是通过衔接体现,即重复逻辑连接词“则”与行为动词“从”与“逆”、使用反义词“生—死”“治—乱”、采用“之”替代“阴阳”以及省略人称主语等衔接手段,确保了语篇的连贯,又实现语场的统一。

3 语境维度下的中医语篇英译

意义不是简单地从源语语篇转移到目的语语篇,而是一种意义的替代,是指语篇的意义产生于语篇与语境两者之间的关系[16]。语境分析有助于译者准确地理解原文语篇的意义,是语篇翻译的基础。从整体上了解中医语篇的语境维度,有助于译者充分地把握该语篇类型的语境特点,从而帮助译者选择恰当的手段进行译文语篇的重构。然而,中医语篇中不同类型的文本所体现的语境特征有所差异,因而译者应具体语篇具体分析,并采用适当的英译方式。以下以具体的中医故事语篇为例,对该语篇进行语境维度分析,并探讨译文语篇的英译处理方式。

原文: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

译 文:One day,Wei Wen Wang(the King of State of Wei)asked Bian Que(a well-known doctor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Among you and your two elder brothers,who was the most skilled in medical treatment?”

Bian Que replied:“My eldest brother was the best,my elder brother the second,and Iranked the last.”Feeling Confused,the King asked again:“But why you were the most famous one?”

Then,Bian Que explained“My eldest brother often prevented disease by observing the patients’spirit before it broke out,so he was only known within my family.My elder brother often treated disease when it just occurred in the surface,so he was known within the neighborhood.I,however,always treated disease by bloodletting,prescribing harsh drugs and operating surgery after it entered into the body,so Iwas thought as a skilled doctor and Iwas easily known within the state.After hearing his explanation,the King showed agreement with him.

3.1 交际维度一致性交际维度一致性指语域的3个变体,即语场、语旨与语式,属于同一语境。语场是语篇的命题意义;语旨是语篇中交际参与者的人际关系;语式是语言使用的正式程度。3 个变体体现在语篇的词汇、句法和篇章等不同层面。因而在语言表达上,译者应在译文中构建与原文语域相符合的交际语境。

就语场来看,原文讲述的是主要参与者“名医扁鹊”与“国君魏文王”讨论“医术”这个话题,主要由原文的中医词汇体现。如原文中的“视神”是指中医的望诊,可译为observing the patients’spirit,而“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分别是指“针刺放血”“开猛药”“刮骨切肤之类的手术”中医治疗方法,对应译为bloodletting,prescribing harsh herbs,operating surgery。就语式来看,原文主要是由引出话题的问句和提供信息的陈述句组成,译文则采用asked 与replied 引出的直接引语对应地将原文对话过程译出,并增加了one day,then,after his explanation 等时间状语连接词明示语篇的衔接关系,保证译文语篇的连贯。

3.2 语用维度的充实语用维度的充实是指对译者在处理译文时,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对原文中隐含的语用信息进行信息补缺或明示,最大限度地实现语用等效。语用信息的充实可以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加工得以实现,如增加连接词词语、抽象词具体化或增补语境信息等手段。

原文中“扁鹊”与“魏文王”言语双方遵循语用合作原则,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回应”的一连串言语过程展开话题,实现交际。原文第一句采用一个言语过程小句点明语篇主题“医术”。其中言语者(Sayer)是“魏文王”,受话者(Receiver)为“扁鹊”,具体言语内容(Verbiage)是“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接着,语篇以若干个“询问—回应”的言语过程推进主题。同时,原文中若干个言语过程中又包含了几个行为过程,如采用了“视神”“除之”“治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等表达“治病”的施为动词,传达出扁鹊三兄弟不同的治病方法。也就是说,原文并未对“中医治法”概念进行过多地解释或陈述观点,而是通过言语描述行动,目的在于让原文读者揣摩“上医治未病”的中医思想。

为了让译文读者更好地了解到原文真实的交际意图,译文使用prevented disease,treat disease 动词短语,并用however,so 等连接词与often,always副词,通过对比传达出了原文的语用用意。考虑到上下文语境,译文通过增补信息的方式实现语用充实,如增补了after it entered into the body,与前文的before it broke out,when it occurred in the surface 形成了对照,并将最后一句直接引语转译为陈述句After hearing his explanation,the King showed agreement with him,增补语篇的语用信息,让译文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重预防”的隐含主题。

3.3 符号维度的转换符号维度地转换是指译者进行不同系统的语言符号的翻译转换时,应辨认原文语篇中特有的符号实体及其符号的意义,把握源语语篇与目的语语篇中各种符号成分之间的句法与语义关系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采用目的语的符号形式传达相同的符号意义。

原文的“扁鹊”与“魏文王”作为一个词项符号实体,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为了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文化,译文采用注释的方法补充了原文符号意义。就“扁鹊”这一语旨,原文中“扁鹊最为下”,“若扁鹊者”实为扁鹊作为名医的一种自谦的说法,译文采用“I”凸显主位,保证上下文人称一致。

从符号的句法关系来看,为了符合英文的句法符号的表达,译文用before,when,after,so 等语义标志词进行时间与因果逻辑关系的衔接,同时使用相同的句式如he was only known within the family,so he was known within the neighborhood,Iwas easily known within the state 形成并列效果,达到文内连贯。

4 结语

结合语境维度对中医语篇语境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译者更好地把握中医语篇的语域特征,洞悉语篇作者的语用意图以及分析语篇成分的符号关系。译者在进行中医语篇英译时,须了解中医语篇的语域特征,保证原文语篇与译文语篇语域的一致性;重视中医语篇的交际意图,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传达隐含的语用信息;分析语篇各语言符号的意义与形式,适当地进行符号转换。

猜你喜欢
语篇译文原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弟子规
弟子规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