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3-01-11 02:02刘玉博王亚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医学生专业课程医学

刘玉博 王亚丽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河南 南阳 473000)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高校各类课程教学环节中,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课程教育理念和实践[1]。课程思政是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在需要,高职临床医学是高职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课程[2]。这些课程作为临床医学主干课程,是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提供了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在帮助学生们增强医德,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

1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1.1 两个时代背景给高职医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带来契机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曾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2017 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推动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结合[4]。这两个时代背景给高职医学生进行课程思政,即在传统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带来契机。

1.2 临床医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是医学发展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理念与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服务开始关注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尤其是国内近些年因医患关系不信任而出现的辱医伤医恶性事件,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5],在医学发展不断深入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双重背景下,单纯培养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患者的医疗需求,如何提高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作为医学专业课程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加强医学生医德修养教育,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医生职业环境的必然要求。

1.3 医学双重属性的学科特点所决定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6],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双重属性。医学从产生之日起,就充满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氛围在实践中逐步被减弱,出现重专业技术轻人文素养。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医学生除了精湛的医学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培养极高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使医学生们日后成为有责任、有道德、有担当的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1.4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医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医学实践性极强的特点,医学生往往过于关心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而忽视医生职业道德、人际沟通交往技能、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缺一不可[7]。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在重“术”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友爱奉献等医德内容的弘扬与阐发,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医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成为具备高尚医德品质和崇高敬业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

2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的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绝非教学课程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育人理念与育人体系的深度建构[8]。

2.1 设计第一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2.1.1 设计课程思政目标及内容传统临床医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知识内容中蕴含的价值引领元素,课程思政的课程目标应当转变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寓价值引领于专业知识传授之中,以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9]。因此,以临床专业课程教师为主导,重新审核临床医学课程教学大纲,对各门课程、各章节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修订。针对课程培养目标逐门课程、深入挖掘临床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特色资源,梳理专业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共通点和关联点,提炼出课程中包含的爱国情怀、法治意识、尊重生命、救死扶伤、社会责任、无私奉献、人文精神等医学生职业素养要素,使其转化成培养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生动载体,推进该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充分显现。同时,要充分尊重每门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因为挖掘思政育人元素而影响该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情况。

2.1.2 设计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思政元素专业课教师应理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专业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的切入点,设计灵活多样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根据思政元素和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挖掘的思政元素应在适当的时间节点、适当的教学情境,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和实训环节中。可以选择在授课课堂上结合思政切入点直接导入思政元素,或采用探究式、互动讨论式、体验式等为载体形式融合思政元素,使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样、灵活,不断地提升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也可结合德育教案案例和最新的教学理念及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教学改革,把思政教育的各种元素如自然的、鲜活的、富有吸引力的融入到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中[10];改革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案例导入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主题辩论法等,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如果课堂授课时间有限,可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自主探索真理,通过查阅资料,写研究报告、专题综述等,把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后或者第二课堂的网络课程思政教学平台。

2.2 搭建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在学习通上建立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导入相关的思政视频、图片或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课后手机登录学习通观看,通过问题链开展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并要求学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在线观看、阅读、讨论、提交作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同步实现德行修养的自我完善。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2.3 开展第三课堂课程思政能力培养

2.3.1 学生综合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以社团活动、读书活动等为主要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为习惯。收集古今中外名医高尚医德修养方面的事迹,编写《名医风采》,组织学生在晚自习规定时间阅读,每周1 次,要求学生写读书体会,并评选出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读书体会在班级展览园地展览。通过此活动达到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提高境界,升华人格的目的。

2.3.2 学生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的培养以专业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暑假专业实践等为主要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如考察社区医疗服务站、家庭医疗保健等各种医疗卫生活动,参与医疗实践。一方面将思政教学与医学专业实习活动相结合,加深医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增进对患者及生命的关爱与尊重,在理论知识内化的基础上,促使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态度、品质和行为发生根本的改变。另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点,调动创造性,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临床医学课程思政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还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学校内和学校外结合、课堂内和课堂外结合。通过设计第一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搭建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开展第三课堂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高职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协同效应。以引导高职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高品格、高专业水准的医学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生专业课程医学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的进步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