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峰
[摘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生活资源开发研究,是一项全新的教学课题。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践,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课堂上充分运用生活资源,着力推动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反思,总结梳理存在不足,提炼推广成功经验,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开展。要努力将生活资源开发利用起来,与政治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生动,增强学生直观感知,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成效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研究;生活资源
在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注重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教学设计环节就要将生活资源的运用融入到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将学生耳闻目染的一些资料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提高教学接地气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注重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生活资源开发融入课前准备
《万众一心奔小康》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联系度比较紧,涉及的知识面和知识量都相对较高,发掘和运用生活资源更要讲究技巧性,因此需要在课前教学准备环节多下功夫。
首先,针对教学内容广泛搜集相关的资料。如我国发展不同阶段的群众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小康在不同时期的标准,我国当前小康社会建设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本地区的小康指标完成情况等。特别是本地区对照高水平小康标准,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其次,进行教学方法的吸收借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地初中政治教师在吸收运用生活资源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在一些教学刊物以及教学网站上都有刊载,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成效,应当从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有价值的内容,吸收到自身的教学活动之中。笔者广泛涉猎许多教师有关生活资源开发利用的案例,对自身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整,将案例演示、小组交流、主题讨论和辨析研究等多种方法融入其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外,要求学生进行充分预习。预习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在课前没有充分预习,在课堂上就不能够游刃自如,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会陷入停滞不前状态。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既要熟悉教材内容,又要对照习题进行自我检测,掌握教材中描述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对搞不清楚的地方留心提炼出来,便于在下一步的学习之中强化理解和记忆巩固。有了这样的提前学习作为基础,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和有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二、生活资源开发融入课堂教学
在《万众一心奔小康》课堂教学环节,笔者主要采取自主合作学习为主的模式,将生活资源充分融入其中穿插进行教学,具体细化为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明确下来,并且让学生清楚地感知,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一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和效果。我在目标设置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生活资源的因素,将本课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感受我们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熟悉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小康标准;准确定位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属于低水平的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结合本地区小康建设的实际,深刻体会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意义,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结合本地发展的实际,感悟小康建设的成果,明白高水平小康建设任重道远。教学目标出示之后,学生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可以对照自我评估,与师生互动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2.提供提纲,引导自学,鼓励学生自助开展学习
导入新课之后,笔者简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的预习效果有了基本的判断。接下来在课堂上出示思考提纲,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纲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目标是什么;高水平小康建设和现在的小康标准相比有什么差别;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分析当前所处的发展水平;阐述青少年一代在推动小康目标实现方面有着什么职责。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照思考题进行分析,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知和课前搜集的生活信息资料,在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对教材的理解有更深的发掘。小组研究之后在全班进行小组代表汇报,学生间相互交流,补充完善,有效弥补了学生因为思维角度和深度方面制约的不足。
3.立足生活,筛选难点,启迪学生联系实际理解
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毕竟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是有限的,对问题认识的角度不够全面,理解的不够深刻,所以要在增强生活感知理解以及难点突破方面下功夫。重点要在生活二字上下功夫,结合生活素材,选取教材中的重点以及学生学习理解中的难点,开展交流汇报和专题研究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综合能力。对我国近阶段小康建设的水平、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肩负的责任等方面,也进行了要点的点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4.拓展思维,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经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难点启发等环节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拓展训练环节。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教学目标为中心、生活感知为依托,进行深度理解和发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的家庭生活,分析周围条件发生的变化,从家庭成员衣食住行等方面条件的变化这一小的角度,结合周边基础设施、城市面貌和交通网络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分析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能够客观分析小康建设的成果,同时对更高水平小康建设的要求,有了清楚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三、生活资源开发融入教学反思
从本课教学的效果来看,教学非常成功,有四点经验值得总结:
1.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学的扎实基础
本课教学成效显著,课堂上运用了大量的生活资源信息,为教学活动丰富了内容,提供了研究的素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就是课前做了精心准备,教师侧重于搜集与教学相关的素材资料,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自学。因为有了大量搜集的信息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灵活运用,学生也做了预习,因此教学工作才能够生动开展。
2.深刻的生活感知是教学的推进动力
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理解效果,与教学内容的感知程度密切相关。本课教学中,选取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作为教学的内容,以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变化为素材引导学习研究,即有学生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教师将这样的感知结合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理解的效果明显增强。
3.自主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的重要抓手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加具有表现欲望,在和同学的相互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汇聚智慧,提高重难点的突破效果。本课采取教学提纲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结合的方式,教学的实际氛围更加活跃,教学成果更加丰富,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4.拓展的专题活动是教学的有效延伸
立足教材放眼学生的生活,进行专题研究,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发,这是政治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依据。本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从生活中的变化入手,寻找与教材内容契合的关键节点,让学生深化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的专题活动应当在政治教学中多加以运用,使政治教学成为更加生动丰富的过程。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生活资源发掘与运用,事关整个教学的有效性程度,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加以深入研究,取其精华,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永红.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05).
[2]江万生.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1(06).
[3]杨吉庆,李厚瓒.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困惑与协调的探讨[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4]陈业静.在新课改指导下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效率的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04).
[5]泽仁曲珍.浅议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才智,2015(06).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