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研究进展

2017-01-12 18:28王颖颖郭凯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方剂小鼠

王颖颖 郭凯波

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研究进展

王颖颖 郭凯波

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研究;综述

方剂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方剂的疗效之所以优于单味药,是由于配伍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正如清·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所说“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因此,配伍理论是研究方剂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拆方研究是对方剂配伍原理进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六味地黄丸(汤)是中医药经典验方,始出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去辛温之桂枝、附子,易干地黄为熟地黄而成。“三补三泻”的配伍理论被历代多数医家奉为经典,现代拆方研究也多从此进行。

1 组成和方解

关于六味地黄丸(汤)的组成与用量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中记载,分别为熟地黄八钱、山茱萸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白茯苓三钱。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药,填精益髓,滋补阴精。臣以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双补脾肾,既补肾固精,又补脾以助后天生化之源。君臣相佐,补肝脾肾,即所谓“三阴并补”。但熟地黄用量独重,而以滋补肾之阴精为主。凡补肾精之法,必当泻其“浊”,方可存其清,而使阴精得补。且肾为水火之宅,肾虚则水泛,阴虚而火动。故佐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健脾渗湿,配山药补脾而助健运。此三药合用,即所谓“三泻”,泻湿浊而降相火。全方六药合用,补泻兼施,泻浊有利于生精,降火有利于养阴,诸药滋补肾之阴精而降相火。

2 现代拆方研究

2.1 泌尿、生殖系统及遗传肾藏精,主生殖之精,开窍于二阴,因此六味地黄丸(汤)在泌尿、生殖以及遗传方面有独特的影响。马渊等[1]采用肌肉注射外源性皮质酮(CORT)致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紊乱模型,检测血清雌二醇(E2)浓度、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及垂体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变化,研究比较六味地黄丸(汤)及其拆方对HPO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汤)对CORT所致的HPO轴功能紊乱具有改善作用,而单独使用三补药物或三泻药物存在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作用不如六味地黄丸(汤)。

隆献[2]研究六味地黄丸(汤)不同组方对5/6肾切除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 c-met)信号通路的影响,发现六味地黄丸(汤)可以提高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中HGF/c-met的表达。与之相关地,可以减少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中IV型胶原的表达,减轻纤维化程度,并优于三补方和三泻方。

2.2 免疫系统肾为先天之本,作为经典的滋补肾阴的方剂,六味地黄丸(汤)对人体的阴阳平衡的调和反映于现代医学则为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李思迪等[3]分别灌胃给予快速老化小鼠(SAMP8)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连续60天,并采用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淋巴细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观察脾脏CD3+、CD4+、CD8+、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提示三补和三泻对SAMP8的免疫改善作用各有侧重,三补的作用可能在于调节T、B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三泻则可能着重于调节T细胞亚群的比例;而六味地黄丸(汤)改善SAMP8低下的T、B淋巴细胞功能,纠正脾脏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程度,均优于单独应用三补和三泻。蒋宁等[4]研究六味地黄丸(汤)及其不同组分对SAMP8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影响,分别检测反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的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酮(CORT)水平及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功能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辜酮(T)水平;3H-TdR掺入法研究脾细胞增殖能力。发现SAMP8存在HPA轴功能亢进、HPG轴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紊乱而六味地黄丸(汤)及其各组分可不同程度地调节SAMP8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NIM)紊乱,三补表现出与六味地黄丸(汤)相似的作用,而三泻与六味地黄丸(汤)的作用差别较大,它们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六味地黄丸(汤)的配伍规律密切相关。

毕明刚等[5]从胸腺淋巴细胞分化相关的Notch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着手,以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Notch1、PS1、PS2、HES1等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口服六味地黄丸(汤)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胸腺细胞PS2、HES1基因的表达;口服六味地黄丸(汤)及其三补、三泻拆方,可不同程度地降低SAMP8的PS2、HES1基因表达水平。说明六味地黄丸(汤)具有对胸腺细胞Notch信号强度有双向调节作用,这是单独三补、三泻组所不具备的。

2.3 抗氧化及抗衰老伍倩等[6]通过灌胃及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致小鼠衰老模型,研究六味地黄丸(汤)及其拆方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对脑和性腺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汤)能提高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能力和组织端粒酶活性;三补组能提高衰老小鼠组织端粒酶活性;三泻组能降低衰老小鼠血清MDA水平。说明六味地黄丸(汤)及其补、泻组分通过不同途径提高机体抗衰老能力,在六味地黄丸(汤)中加大三泻组分是否能提高抗氧化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任岩海等[7]通过分别观察“三补”药物组和六味地黄丸对D-gal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抗自由基能力及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发现“三补”药物组干预后,衰老大鼠的总抗氧化能力提高,其效果与六味地黄丸相当,但对自由基的抑制能力不如六味地黄丸全方;对肝细胞膜ATP酶活性有显著提高作用,其效果与六味地黄丸全方作用相当,但对脑细胞膜ATP酶活性的改善作用不显著。说明“三补”组分具有抗衰老的药理作用,其抗衰机制可能与提高总抗氧化能力和细胞膜ATP酶活性作用有关,但与六味地黄丸全方对比还存在不稳定性,提示恰当的配伍仍属必要。

2.4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卞慧敏等[8]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利用不同的诱导剂,观察了六味地黄丸(汤)及其拆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汤)和三补、三泻方均能抑制腺嘌呤核苷二磷酸(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对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但用药剂量较大,其中以六味地黄丸(汤)效最强,三补方次之,三泻方最弱。卞慧敏等[9]用复合因素制备衰老加阴虚血瘀动物模型,六味地黄丸(汤)可通过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纤维蛋白原(Fg)等改善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抑制血栓的形成,且优于三补和三泻组。说明上述实验中,三补与三泻配伍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

2.5 糖尿病黄栋等[10]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探讨六味地黄丸(汤)不同拆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分别测定大鼠体质量、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G/ CHOL)、脂联素(ADP)的变化。结果提示地黄组在不同数据检测中都有较明显的作用,三泻组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全方组可减少动物体质量的增加。

李果等[11]分别给予正常大鼠六味地黄丸(汤)及其拆方三补、三泻以及君药熟地,以研究以成年大鼠体质量、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免疫球蛋白相应变化。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汤)对于正常大鼠具有降低肌酐、尿酸、血糖作用,同时通过配伍三泻降低三补、熟地升高的总胆固醇,配伍三补升高三泻的免疫球蛋白。

2.6 肿瘤疾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六味地黄丸(汤)通过补肾来增强人体的正气,从而为现代抗肿瘤药物增效减毒。杨义明等[12]采用小鼠肝癌H22移植实体型及腹水型模型,并观察六味地黄丸(汤)及其拆方对阿霉素治疗小鼠试验性肝癌疗效的影响。三补方在降低阿霉素引起的毒性方面作用类似全方,但对阿霉素无抗肿瘤增效作用;三泻方对阿霉素的抗肿瘤增效作用类似全方,但在降低阿霉素引起的毒性方面作用不明显。故可知六味地黄丸(汤)协调三补、三泻组分,对阿霉素治疗小鼠试验性肝癌有增效减毒作用。

2.7 血液成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研究也越来越细,中药方也可以被定义为由几种物质入血发挥功效。所以我们可以从方子物质组成的角度研究方剂的配伍。而对于六味地黄丸(汤)血形成分的研究,王喜军等[13]通过建立六味地黄丸(汤)及口服六味地黄丸(汤)后大鼠血清的高校液相色谱指纹图谱(HPLC)分析方法,分析比较六味地黄丸(汤)、缺味处方、单味生药以及各组分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口服六味地黄丸(汤)后从血中发现1个入血成分,其中4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7个成分为六味地黄丸(汤)所含成分的原型。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血清色谱指纹图为指导,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RP-C18柱制备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上述11种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2-糠酸、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子苷、2-羟基-苯乙酮-4-葡萄糖醛酸苷、4-甲氧基-5-磺酸基苯乙酮-2-葡萄糖醛酸苷、2,4-二羟基-苯乙酮、2,5-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其中5-羟甲基-2-糠酸为熟地、山茱萸和泽泻中的成分代谢形成;莫诺苷、獐牙菜苷、马钱子苷为山茱萸所含成分直接入血而形成;2-羟基-苯乙酮-4-葡萄糖醛酸苷、4-甲氧基-5-磺酸基苯乙酮-2-葡萄糖醛酸苷、2,4-二羟基-苯乙酮、2,5-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丹皮酚的代谢产物[14]。该研究利用血清药物化学的指导,定向地分离制备了六味地黄丸(汤)的血中移行成分,更有利于研究方剂配伍的本质。

3 问题与展望

笔者通过检索发现六味地黄丸(汤)拆方的实验研究并不多,而且比较局限。首先拆方研究不能应用于临床研究,对于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阴虚证,很少单独三补、三泻,否则不符合伦理;此外,目前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六味地黄丸(汤)整方对某一疾病指标、信号通路等的影响,而很少单独研究三补、三泻的作用,而无法深入理解三补、三泻的合用对六味地黄丸(汤)临床应用的独特作用。虽然有利于中医药现代化,但忽略了对中医方剂精妙配伍的研究,有碍于对方剂配伍理论的升华。

中医常说“有是证,用是方”,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是毋庸置疑的。如今的拆方实验研究大多从疾病入手,研究三补、三泻对疾病某些指标的影响。而对于“病”,我们知道它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所作的概括。那我们可以想象,用治疗阴虚证的“三补”、“三泻”来研究某个疾病,而且研究时并不知道它是哪一阶段,在有一定临床意义的同时缺乏中医思维的体现。

而且,如今拆方研究也更加基础化,如上述提到的六味地黄丸(汤)中血中移行成分的研究,这种植物化学理论指导的拆方研究[15]也应在方剂理论的基础上再依次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拆方研究最终提示的是整方配伍的严谨性和有效性,从而使配伍理论得到升华,推进中医药进步。

[1]马渊,周文霞,张永祥.六味地黄汤对皮质酮所致小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拆方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2):28-32.

[2]隆献.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HGF/c-met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六味地黄汤不同组方的干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3]李思迪,蒋宁,张小锐,等.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对快速老化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37(3):222-226.

[4]蒋宁,李思迪,周文霞,等.六味地黄汤及其不同组分对快速老化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影响[C].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济南,2011.

[5]毕明刚,周文霞,齐春会,等.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对正常小鼠和SAMP8胸腺淋巴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1):24-27.

[6]伍倩,董淳.六味地黄汤及其补、泻组分的抗衰老作用及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3):6-7,F003.

[7]任岩海,刘洪凤,赵聪,等.“三补”对衰老大鼠的抗自由基能力及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3):545-547.

[8]卞慧敏,龚婕宁,马健.六味地黄汤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J].中成药,2000,22(11):789-791.

[9]卞慧敏,龚婕宁,魏凯峰,等.六味地黄汤对衰老加阴虚血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4):2-4.

[10]黄栋,杨旭佳,姚允怀,等.六味地黄丸不同拆方配伍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J].中医药信息,2014,31(5):79-82.

[11]李果,罗云,肖小河,等.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的配伍规律实验研究[J].中药材,2007,30(2):205-208.

[12]杨义明,杜钢军,林海红,等.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对阿霉素治疗小鼠试验性肝癌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2):129-132.

[13]王喜军,张宁,孙晖,等.六味地黄丸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4):219-222.

[14]王喜军,孙文军,张宁,等.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J].中国天然药物,2007,5(4):277-280.

[15]龙旭阳,郑攀.方剂拆方研究现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120-121.

(收稿:2016-05-08修回:2016-05-30)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杭州310053)

郭凯波,Tel:18072946765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方剂小鼠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作用机制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miR-373通过P2X7R影响抑郁症小鼠行为的作用机制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萌小鼠,捍卫人类健康的“大英雄”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