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绎经典的意义

2017-01-11 14:01殷玉霞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殷玉霞

摘 要: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这些名著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细腻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描写,能给读者带来思想启迪和审美的快乐。

关键词:古典名著节选;改编文本;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B-0035-01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讲,古典名著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采用节选或改编文本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也能增强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在带领学生深刻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其文学修养、学习能力提升。

一、结合人物个性,揣摩经典人物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古典名著的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无法比拟的高度,尤其是其中的人物描写,耐人品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关注对人物个性的解析,指导学生揣摩其中经典人物。比如,《三顾茅庐》第二自然段中,张飞和刘备的一番对话从侧面映衬出刘张二人性格的差别,张飞说:“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就要用一根麻绳把他捆来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张飞说话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就能感受到张飞的鲁莽直率。刘备的语言更能反映出他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交流分析,从而深入领悟人物品格。

然而由于文章是节选,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往往难以对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行透彻理解与掌握。对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进行深入认识过程中,应适当进行文本拓展,对文本节选进行恰当延伸。这样学生既可以对人物产生更加丰满的认识,也能对古典名著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有更深刻的体会,并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懂得多角度、大胆比较阅读,充分感受到古典名著无穷的魅力。

二、深入细节描写,感受情节精彩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古典名著通常都会运用极其精彩的笔墨刻画人物的真善美、假丑恶,供读者欣赏与评价。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文本内容、形象感悟,以及语言表达的讲解上,而对细节描写往往都是一笔带过。细节描写看似一种闲笔,通常可以信手拈来,在文章中似乎可有可无,实际上这些细节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与安排。对于一篇优秀的文章来讲,对细节描写进行恰到好处的运用,不仅可以烘托环境气氛,全面揭示主题思想,还能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古典名著的细节美。另外,古典名著人文精神的挖掘,离不开语言知识的学习、发展为其提供支持,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提升人文修养。对此,教师应时刻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对古典名著中典型的细节描写准确捕捉,并准确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细节的表达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课文带动名著,引导拓展阅读

从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是改编的文本,虽然可以独立成篇,但是与整部名著相比还缺乏完整性,加上学生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很难对所学内容产生全面透彻的理解。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负荆请罪》就是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独立且较为完整的小故事。又如《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虽然都是节选自两部长篇小说,故事也具备独立性,但若仅讲解单篇阅读,而忽视整本书的学习探究,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对所学知识也无法获得全面理解。

因此,教师应在课文教学中,要恰当地引出对古典名著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所学课文分别出自哪些名著,以及这些名著大致讲解了什么内容、作者是谁等。比如:在讲解《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刘备为什么要连续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有何德何才,让刘备连续等了三个时辰,要知道当时诸葛亮还是个27岁的小伙子,而刘备已经47岁,这些问题都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探究。对此,在授课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电视剧、白话小说,以及图书和戏曲录像,从而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摘抄读书笔记,交流阅读感悟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读书笔记进行名著阅读。比如,在读《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这一回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文章中的精彩部分摘录下来,注明页码、出处等。学生可以在读书笔记中写出自己的感想,比如,有个学生印象最深的是描写“笑”的环节,他认为,湘云的“一口饭喷出来”这种笑法体现了她活泼的性格;而黛玉的笑是边扶着桌子边喊着“哎哟”,可以看出黛玉身体不是很好。不同的“笑”体现出了不同人的体质、性格和身份。教师还可以指导大家在讲台上朗读自己的阅读笔记,和大家分享和交流读后感,从而让学生了解他人的想法,对名著理解的外延得到扩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利用古典名著节选或改编文本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对活跃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探究古典名著,在引导其充分享受古典名著魅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陆青春.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名著节选或改编文本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1,(4).

[2]王燕.“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将改编过的古典名著类课文教出应有境界[J].考试周刊,2014,(16).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