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2017-01-11 21:57徐立胤钱维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麻醉科技师医师

徐立胤 钱维明

·医院管理·

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徐立胤 钱维明

随着外科治疗技术的微创化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血管疾病和非血管疾病诊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治疗方法从以往单一的外科手术向介入手术方向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无创伤和微创治疗是未来疾病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1]。放射介入中心是提供介入诊断治疗的重要场所,除其自身介入放射学的特点,同时与麻醉、手术室一样,有手术安全、感染控制、手术配合等管理要求。为加强放射介入平台建设,保障介入手术安全,提高放射介入护理质量,本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理论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背景与问题

1.1 主要问题 本院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大型三级甲等、通过JCI认证的国际学术医学中心。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心血管介入中心和放射介入中心。心血管介入中心从单纯的心脏介入逐步拓展至心脏大血管的介入治疗,在心内科的管理下发展较快。放射介入中心是放射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除心血管介入外所有的介入手术。一直以来,放射介入中心由放射科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与介入手术相关部门的沟通不畅。以往放射科医师以影像诊断为主要工作内容,部分以诊断为目的局部麻醉(局麻)介入手术在工作流程上运行顺畅,但遇到需治疗的患者,要求多部门合作时如麻醉科、超声科、血库等,因平时相互间较少沟通,对彼此的需求、介入手术信息等了解不够,介入医师工作被动,效率低,影响工作质量。尤其对于急诊患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放射介入规章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各项规章制度虽然有章有节,符合要求,但对规章制度的培训不够,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监管,制度形同虚设,管理效率低。如在紧急抢救患者时,由于对流程的掌握程度欠佳,场面混乱,工作效率低。同时对制度落实的持续质量改进效果不明显。(3)专职护士少、知识面狭窄。从事介入护理的放射科护士在业务能力、专业技能上虽已挑拣,却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介入手术发展的需要,如与更多介入相关科室的协调沟通、介入与外科手术同时进行的配合需求等。业务精湛的护士少,根据手术需要弹性排班的可能性小,当紧急需要临时从放射科抽调的护士专业素养及责任心更为欠缺。(4)介入护理质量监控不够。由于参与手术的护士归放射科护士长管理,而放射科护士长的专科特长及工作重心都在放射科,因此无法对介入护士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与专业训练。

2.2 主要优势 本院自2011年开始实践麻醉科-手术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手术部主任带领下的麻醉手术团队在临床安全医疗、手术无缝配合、质量持续控制、人员培训理念等方面均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一致认可,连续两年承办“麻醉手术一体化管理”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主要存在以下优势:(1)麻醉手术部现有麻醉医师80人、护士175人,人才梯队合理,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中心手术室共有现代化层流手术间60间,配备完善的术前手术接待室、麻醉准备室及术后恢复室,人员间合作密切,确保手术高效运作。(2)麻醉科作为医院临床科室,业务范畴涉及临床麻醉、疼痛诊疗、急救复苏以及重症监护[2],具有强大的专业技能及管理效率。手术室尖端设备、器械齐全,护士业务范围广,专业技能精,能娴熟配合各类高精尖手术的开展。

2 管理理论实践

2.1 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理论的建立 在麻醉手术部主任领导,手术室护士长直接管理下,由手术室责任组长专科负责制的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的全新模式,与麻醉科、手术室同质化管理。放射介入中心作为医院平台科室,负责全院除心血管介入外的所有其他科室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外周血管科等介入手术、预约、安排、接送,提供全程服务。根据目前2个装备大型数字平板DSA介入手术室的现状及岗位结构配备人员:专职手术室护理责任组长1名,专职手术室护理人员6名(根据手术需要与大手术室弹性排班),技师2名(1名隶属麻醉科、1名隶属临床医学工程部),On call的麻醉医师一组(根据手术需要),内务及转运护工各1名。明确岗位职责:护士负责环境管理、无菌管理、耗材管理、收费管理、药品管理、安全管理、感染控制、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管理等;技师负责介入设备的安全使用、图像质量保证、术后影像资料的保存等;麻醉医师负责需全身治疗(全麻)介入治疗患者的麻醉管理;护工负责患者的转运及治疗间清洁消毒工作。麻醉准备室及麻醉复苏室的资源共享,术前的动静脉穿刺在监护设备完备的准备室进行,明显降低穿刺失败的发生率,既节省时间,又减少患者的痛苦。术后麻醉复苏室专业团队提供术后复苏,保障患者的安全。在介入中心配备抢救车、抢救器材、转运箱等急救物品,为急诊抢救患者提供物资保障。护士、技师、麻醉医师及护工相互配合,秉着以“患者与服务对象之上”的服务理念,24h为临床各个科室开展介入手术提供服务。

2.2 加强学科间交流与合作,有效沟通 在麻醉手术部的积极组织下,举办多次介入相关多学科的学术讲座与病例讨论,共享与交流学科资源,并鼓励对学术问题的争论,拉近相互间的距离,促进感情。在每次的治疗合作时,由于有了对沟通话题的充分理解与掌握,沟通顺畅,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2.3 强化规章制度的培训与落实,注重质量控制 成立介入质量控制小组,由麻醉手术部主任、手术室护士长、责任组长及各科介入主任组成,建立介入质量考评标准。对平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对反复出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制定品质改善方案,提高医疗质量。护理责任组长积极与医院各部门沟通协调如院感科、临床医学工程部、后勤、基建科、供应室、药剂科等,结合医院《不良事件无责上报管理制度》,完善质量过程管理,确保介入手术安全执行。同时,医院“999”急救小组5min内紧急支援流程,为介入手术患者术中的抢救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2.4 规范培训新进人员,统一操作标准 介入手术种类多,涉及知识面广,对介入护士及技师的要求高[3]。介入护士必须对介入手术治疗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掌握多种仪器的操作与性能,熟悉术中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急救药品的应用[4]。虽然手术室护士有着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也需根据介入手术的工作特点,制定以培养独立观察判断、紧急配合处理病情为核心的培训管理制度,建立《新进人员培训考核评价表》,护理责任组长及手术医师作为考核人对新进人员进行评价,考核合格者方可独立当班。建立《介入手术护理配合手册》,针对不同介入手术的特点,从介入手术基本知识要点、术前患者准备、术前环境设备耗材准备、术中护理管理要求、术后观察要点、安全护送交接、耗材入账、收费确认等环节制定配合路径,使各护理操作更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提供安全、高质的服务。麻醉科新进人员,由麻醉住院总医师安排1个月的轮训,熟悉介入中心的环境与配置,掌握介入手术的麻醉管理。

2.5 院感监控、护理质量监控并抓 规范医用耗材管理,不断提升危化品、高危药物管理与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医院设备管理系统的“爱医康”软件对高值耗材综合管理,未发生失效、短缺、不合格产品等不良事件,确保植入性材料的安全和质量,维护了患者的利益。洗眼器、危化品外溢处理箱、消防安全箱的配备,高危药品、危化品的双人双锁管理,每年一次的大规模消防演练等,通过不断地强化安全意识,明确个人在紧急事件中的职责,最大程度保障了患者及员工的安全。

3 效果

3.1 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是介入发展的保障 在保证介入手术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一体化管理后2年,介入手术科室增加至4个,择期介入手术种类及数量稳步增长,尤其是介入手术量明显跃升至5058台,比同期4418台增加14.6%。急诊介入手术量1333台,比同期672台增加98 %。手术医师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75 %上升至96 %。

3.2 资源整合、减耗增效是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的核心 资源整合是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科室的利益[5]。因此,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各科医师的理解与支持。在麻醉设备资源上,麻醉准备室及复苏室的通力合作,使介入手术患者无需在手术间内进行术前的动静脉穿刺,为择期介入手术的高效率运转提供保障,物尽其才。在人力资源上,护士可根据介入手术量进行弹性排班。在技师配备上,应有临床医学工程部的工程师兼技师,对介入中心各种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3.3 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为杂交手术开展的需要做好了人员储备 综合性放射介入已经成为临床疾病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将会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实现最佳疗效[6]。大手术室护士与介入中心护士在介入手术发生意外需开放就地手术,而不需将患者转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的熟练配合,必将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3.4 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的反促进作用 麻醉手术部拓展业务管理范畴,通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麻醉医师在对介入手术患者的麻醉上积累经验,技能得到提升。手术室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更明显,从对患者心电监护、手术全过程的病情观察及患者紧急抢救时的得力配合,均是在大手术室所不能及的。手术室-介入护士均报名参加医院ACLS的技能培训,以不断提高自身技能,迎合介入手术室的需要。

3.5 存在问题 放射技师的不稳定因素。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实践1年,2名麻醉科隶属的技师中的1名辞职。客观原因:技师归属感不强,麻醉医师与放射技师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放射技师在麻醉科的管理下专业技能得不到帮助,职业发展寻不到方向。鉴于此,2014年,由临床医学工程部招聘1名影像专业的工程师,考取相关上岗证后,委派到放射介入中心,作为技师负责介入中心DSA造影机的操作使用与日常维护。对于放射技师的管理正在不断地探索中。

4 小结

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理论,经过2年多的实践,从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交流合作开始,贯彻以“精湛演绎技术、以关爱体现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围绕JCI认证标准,放射介入中心的手术安全、制度落实、人员操作培训等得到持续质量的监控与改进,使放射介入中心的管理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要求。因此,麻醉-手术-放射介入一体化管理理论是资源整合、减耗增效,保障介入手术安全,提高放射介入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雪,陈金华,卢容,等 综合放射介入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12(21):1042-1045.

[2] 于布为.麻醉学科在现代医院中的作业与地位.现代实用医学,2011,3(10):33-35.

[3] 郭玲,张宜生.手术室管理模式在导管室管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62-63.

[4] 王小会. 影像科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0):23-25.

[5] 饶杨德.企业技术能力成长过程与机理研究:资源整合视角.科学管理研究,2007,25(5):59-61.

[6] 汪忠镐.我国血管外科手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3,7 :81-83.

31000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麻醉科技师医师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中国医师节》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