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伦
【摘 要】新课标制定以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情境教学,在调动学生对学科知识注意力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独立性思考。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学科的问题情境教学出发,从趣味式情境教学、梯度式情境教学、启发式情境教学分析和探讨对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趣味式 梯度式 启发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185
问题情境教学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主要呈现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加工和认知,继而在学科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或氛围中理解数学理论,加深对数学原理的正确认知。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因对教学内容不够感兴趣而降低课堂注意力,因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及时或无法理解而产生逃避甚至排斥的学习心理。因此,为了引导学生提升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教师需要在新课标的教学指导下,开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并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根据自身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的问题情境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趣味式情境教学
不同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明确认知,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目的往往会停留在课堂教学表达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因此,为了吸引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数学教师的趣味性情境教学往往会因“趣味性”延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长度,并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深度。
首先,当数学问题离现实生活常识较近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现实趣味故事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真实的趣味情境,一方面可以充当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小学生从真实生活中找寻数学要素和原理,提升对数学探究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形原理时,就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三角建筑和物体创设趣味情境,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三角形应用的特点和如此广泛的原因。学生们因为对现实三角形建筑和物体有较为熟悉的印象,因此较容易融入到对问题情境的回答和探究中,由此引发出的对三角形特点和相应的三角形原理教学也就更为生动和活泼。
其次,当数学问题离现实生活实际较远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距离,这种故事情境的设计一方面要表现出直观简单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对趣味故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同,因此数学教师在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趣味故事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充分考虑他们对故事的接受情况。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因数时,就可以鼓励学生们比较100和60这两个数,由此发散思维联想与之相关的事物,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案例结果,小学生们也会进一步深入两种数字的区别,数学教师也就由此达到趣味故事情境教学的效果。
二、梯度式情境教学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串联的过程,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必须经过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的问题解答阶段,因此,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也要考虑到对学生的梯度式层次情境教学,这种情境教学模式既符合一定的社会发展,也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践行。
首先,教师可以以数学习题的形式鼓励学生们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现场解答。每个题目之间都有一定的知识串接联系,题目的难度则表现为由简入难,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就在每个习题的解答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例如,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前,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们计算一般简单的乘法习题,继而解答其中乘数相同算式的和,最后引导学生们根据所学的数学符号为上述算法思考更为简单快速的计算方法,学生们通过对数字的计算和思考往往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新学原理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数学教师还可以以课堂提问的形式,尽量兼顾班级中每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梯度式的情境教学过程中。前文已经提及过,小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注意维持时间较短,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氛围,尽量以活泼有趣的提问方式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提问中。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分数章节内容时,可以以实物绳子为教学工具,通过绳子实验和测量现场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从绳子截断后A段与总长的分数比、B段与总长的分数比,到A段与B段的分数比,最终引导学生们清晰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计算原理以及计算公式。
三、启发式情境教学
启发式情境教学,一方面要求数学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做到调动性、新颖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思维调动的着力培养。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般可以将启发式情境教学细化为材料阅读启发和视频观赏启发两种形式。
首先,针对难度较小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可以选择材料阅读的启发式情境教学。这种形式的情境教学既是对学生数学材料分析辨别能力的锻炼,又能够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数学思维。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字类题型时,就可以采用材料阅读的启发式情境教学,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材料的阅读,继而根据材料中的问题向学生们提问,最后集中对他们的回答做出评价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教师不能直接否定或肯定学生的阅读答案,而是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们在知识启发下逐层走向数学真相,从而提升启发式情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针对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数学教师通常可以采用视频观赏的启发式情境教学。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思维比较具体,对涉及到抽象想象类的几何知识往往缺乏学习耐心和动力,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观赏的启发式情境教学,打破课堂材料图形的二维限制,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直观和抽象的多维角度,最终实现对几何图形的学习。例如,数学教师在教授几何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时,可以采用视频观赏的启发式情境教学,注重对学生的问题引导,培养他们对几何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本文主要是针对新课标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通过趣味式、梯度式、启发式情境教学方式探讨对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着重对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这种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数学教学的乐趣,又能够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理论知识的广泛应用。所以,对小学生们开展问题情境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应当被广大教师深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