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珍,金 杨,王瑞乐,杨 琪
(1.宁德师范学院 教育系,福建 宁德352100;2.黄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3.浙江师范大学 心理系,浙江 金华321001)
道德滑坡现象对青年内隐与外显幸福感的影响
黄宝珍1,金 杨2,王瑞乐2,杨 琪3
(1.宁德师范学院 教育系,福建 宁德352100;2.黄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3.浙江师范大学 心理系,浙江 金华321001)
道德滑坡现象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落后的道德观念影响下一代,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并影响人们行为的道德退化现象。目前少有研究关注德道滑坡现象如何影响青年的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该研究共55名青年被试,他们被随机分为道德高尚组(感知道德高尚的图片)与道德滑坡组(感知道德滑坡的图片),分别进行内隐幸福感的实验测试与外显幸福感的问卷测试。结果发现青年被试对道德高尚组与道德滑坡组的图片感知仅表现为外显幸福感指数和外显情感指数受到影响,而无内隐幸福感的指标上的差异。上述研究结果说明道德滑坡能够影响青年的外显幸福感。
道德滑坡;青年;内隐幸福感;外显幸福感
据光明网专题报道,2011年10月13日发生的广东佛山女童“小悦悦”遭两车连续撞、碾,18路人未出手相助的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诸如此类的现象如南京“彭宇案”、杭州“70码飙车”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我们将之称为“道德滑坡现象”。造成当前道德滑坡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社会制度客观上使得遵从道德的行为成本过高,而违反道德的行为付出的代价太小[1]65-69。彭安玉认为,人们的社会认知偏差与信仰缺失是道德滑坡现象攀升的主要缘由[2]67-73。后续研究更加关注道德行为与人们的幸福感关系。如朱晓稳等发现,道德行为与幸福感存在着显著性正相关,同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道德行为与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714-716。周秋婷等对56名企业员工的研究也表明,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与总体幸福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4]175-176。以往研究主要从相关分析层次考察道德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此外,大量研究旨在考究人们在面临道德滑坡现象时的行为反应。王瑞乐等考察过网络新闻对网民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常通过网络了解新闻的网民有更消极的职业刻板印象[5]35-39。最重要的是姚斌发现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的分离[6]40-47。因此,当前研究试图考究青年感知道德滑坡图片的过程中,其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的影响情况。
(一)被试
本实验通过招募被试,选取某高校大学生60人,其中男性29名,女性31名(被试年龄M=18.83岁,SD=0.89,道德高尚组30人,道德滑坡组30人)。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将相容或不相容的任务中错误反应达到50%的被试剔除,共剔除5名被试(4名男性被试),其中道德高尚组3名。每个被试大约进行30分钟的实验。实验结束后,每人领取一份精美小礼品。
(二)实验设计及程序
前期准备:本研究中与道德相关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网上选取道德高尚和道德滑坡的图片各40张共80张。采用E-prime程序让20个被试对这80张图片进行5点评定,然后分析结果,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张道德高尚的图片 (M=4.52,SD=0.15)和15张道德滑坡的图片(M=4.2,SD=0.28)。在道德高尚组分数越高代表道德越高尚。同样,道德滑坡组分数越高代表道德越低。
实验设计及量表简介:内隐幸福感指数采取内隐联结测验对被试的内隐幸福感(IWB)、内隐生活满意度(ILS)、内隐情感平衡(IAS)进行量化[6]40-47。其中概念词包含有自我词和他人词,其中自我词包括我的、自己等;而他人词包括他的、别人等。而属性词是有关情感体验的,其中含有积极属性和消极属性,积极词有:奋斗、真理、决心、成功、顺利、幸福、快乐、充实、温馨、希望;而消极词有:失败、误会、艰辛、打击、放弃、厌倦、痛苦、空虚、失望、沮丧。内隐生活满意度(评价属性词;ILS)的积极词有:奋斗、真理、决心、成功、顺利;消极词有:失败、误会、艰辛、打击、放弃;内隐情感平衡(情感属性词;IAS)的积极词有:幸福、快乐、充实、温馨、希望;消极词有:厌倦、痛苦、空虚、失望、沮丧。实验总共分五步:一为呈现概念词:看到他人词按F键,看到自我词按J键;二是呈现属性词:让被试对积极的词汇和消极的词汇做出反应(积极词按F,消极词按J);三为联合呈现概念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他人词+积极词按F,自我词+消极词按J);四是让被试对概念词做出相反的判断(自我词按J,他人词按F);五是再次联合呈现概念词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自我词+消极词按F,他人词+积极词按J)。相容部分为自我词—积极词汇、非自我词—消极词汇;不相容部分为自我词—消极词汇、非我词—积极词汇。两部分之间的反应时差异称为IAT效应,作为考察内隐幸福感的指标。将Greenwald设计的IAT程序进行一定的修改,使用E-prime通用心理实验软件进行上机操作。采用个别施测方式,被试单独完成测验,通过E-prime程序呈现刺激、收集评定和反应时数据。根据Greenwald的数据处理模式,对反应时长于 3000ms或低于 300ms者重新记分为3000ms和300ms,分别剔除联合三和联合五错误率高于20%的被试。最终数据采用SPSS17.0英文版软件统计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幸福感指数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此量表包括两个部分:即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前者由8个项目组成,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后者仅有一项。计算总分时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之平均得分与生活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权重为1.1)相加。总体情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的一致性为0.55。285名受试在时隔8个月的两次测试中本量表得分的一致性为0.43,其中总体幸福感指数的一致性为0.56。本量表与有关恐惧和担心之量表的相关性在0.22—0.26之间,它与个人竞争力量表的相关更高(0.35)。总体情感指数与另一种幸福感测查的相关性为0.52。
实验流程: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即道德高尚组和道德滑坡组。其中一组观察道德高尚的图片,接着进行内隐幸福感测验;另一组则观察道德滑坡的图片,然后进行内隐联想测验。两组被试在完成内隐联想测验后填写幸福感指数量表。最后,对实验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表1 内隐幸福感及各维度与外显幸福感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之间是不存在相关的,这说明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是分离的。
(二)道德高尚组与道德滑坡组的内隐幸福感结果
由表2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可知,组别的主效应显著,即感知道德高尚图片的被试在内隐幸福感指数(F(1,53)=4.804,p=0.033)、内隐情感平衡(F(1,53)=4.511,p=0.038)以及内隐生活满意度(F(1,53)=4.433,p= 0.040)上比道德滑坡组反应较快。同时,还发现相容性-不相容性的主效应显著,这说明存在内隐幸福感指数(F(1,53)=34.089,p<0.001)、内隐情感平衡(F(1,53)= 28.491,p<0.001)以及内隐生活满意度(F(1,53)=30.671,p<0.001)。但是研究没有发现组别与相容性-不相容性的交互作用。这表明感知道德图片并没有影响被试的内隐幸福感指数、内隐情感平衡以及内隐生活满意度。
表2 不同组别被试的内隐幸福感的反应时(M+SD)
(三)道德高尚组与道德滑坡组的外显幸福感结果
表3 不同组别被试的外显幸福感得分(M+SD)
由表3和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道德高尚组与道德滑坡组的被试在总体幸福感指数(t(53)=1.862, p=.068)和总体情感指数(t(53)=2.850,p=.006)上存在统计上的差异,但在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感知道德图片能影响被试外显的总体幸福感指数和总体情感指数,具体感知道德滑坡图片能够降低被试的总体幸福感指数以及总体情感指数。
以往研究更多关注道德滑坡事件发生的缘由,而本研究旨在揭示不断面临道德滑坡事件对人们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的影响。所得结论总结如下:外显幸福感与内隐幸福感分离;当采取道德高尚的图片启动被试时,其内隐幸福感与采取道德滑坡的图片启动被试的内隐幸福感、内隐生活满意度以及内隐情感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道德高尚组的外显总体幸福感指数与总体情感指数和道德滑坡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仅在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差异。
首先,研究发现外显幸福感与内隐幸福感的分离。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6]40-47。正如姚斌所言,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是不同的心理结构,它可能有着自己特有的成分。当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姚斌的结果,同时研究进一步延伸至感知不同道德图片对内隐幸福感与外显幸福感的影响关系。
其次,当前研究中,在外显幸福感指数与总体情感指数的维度上表现为道德高尚组的得分显著高于道德滑坡组的得分,而内隐幸福感无差异。这说明被试在遇到道德滑坡事件时仅表现为外在的情感反应,并未诱发起内隐幸福感的改变,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群众乐于在商讨道德滑坡事件表达其情感时未采取行动的原因之一。研究未发现道德滑坡组的内隐幸福感与道德高尚组的内隐幸福感存在差异,这说明启动被试的道德观时,并不影响其内隐幸福感。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们采取的实验材料未能成功启动被试的道德观,但这种假设成立的可能性较小,我们在选择图片时,经过严格的预删选,同时采取图片启动的范式在其他研究中得到广泛支持。第二,最可能的缘由是被试长期处于这种道德高尚与道德滑坡的社会情景中,其可能形成较为固定的心理机制,以促使自己将内隐幸福感作为代价来防御外界的冲击。故研究还采取外显的幸福感作为启动被试心理的另一指标。
最后,道德滑坡组的总体情感指数以及总体幸福感指数得分显著性低于道德高尚组,这说明被试在遇到滑坡事件时,其外显幸福感受到影响,但其内隐幸福感未受到影响。这也进一步支持研究的第一个结论。此外前人研究也指出道德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着密切关系,这也支持当前的部分结果[3]714-716,[4]175-176。 另外有关道德行为与情绪的研究也支持我们当前的研究结果[6]40-47。
研究通过内隐指标和外显指标考察了道德滑坡现象对青年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德滑坡现象仅影响青年的外显幸福感指数以及总体情感指数得分,对内隐指标未产生影响。
[1]孙立平.“道德滑坡”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5).
[2]彭安玉.溯源道德滑坡的社会因素:认识偏差与信仰缺失[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朱晓稳,姚朝宗,闫春平,等.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道德行为与幸福感的关系[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9).
[4]周秋婷,彭梓林,马健媛.企业员工道德行为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企业研究,2014(18).
[5]王瑞乐,杨琪,胡志海.网络新闻对网民职业刻板印象的影响[J].黄山学院学报,2013(1).
[6]姚斌.内隐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对情绪加工影响的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3.
责任编辑:曲晓红
The Influence of Moral Degradation on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Well-Being of Young People
Huang Baozhen1,Jin Yang2,Wang Ruile2,Yang Qi3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352100,China; 2.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41,China; 3.Department of Psychology,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
Moral degradation refers to a phenomenon in which some backward moral concepts that influenced the next gener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influence people’s behavior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Currently,there is few research about how moral degradation phenomenon influences implicit well-being and explicit well-being of the young.Fifty-five young subjec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moral group (perceiving highly moral pictures)and moral degradation group (perceiving pictures of moral degradation)respectively.Then they are required to finish a test on implicit well-being and a questionnaire on explicit well-being.It turns out that young participants perceiving some pictures of moral group or moral degradation group only show distinction in explicit emotional index and well-being index, and no difference in implicit well-being.The results reveal that moral degradation can influence the explicit well-being of young people.
moral degradation;the young;implicit well-being;explicit well-being
G444
:A
:1672-447X(2016)06-0076-04
2016-06-28
宁德师范学院校级科研经费资助项目(2014Q08)
黄宝珍(1987—),福建福州人,宁德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进化认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