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17-01-10 16:43:50李明鸣武海龙赵哲媛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3期
关键词:植皮引流术负压

李明鸣,武海龙,赵哲媛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负压封闭引流术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李明鸣,武海龙,赵哲媛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31例行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创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64.52%(2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为6.25%(2/32)低于对照组29.03%(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可缓解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提高疗效。

负压封闭引流术;烧伤整形;疼痛程度;创面感染

烧伤多由高温、电流及化学物质所致,具有创面组织损伤重、感染率高、愈合功能差、易遗留瘢痕、致残率高等特点;且深度烧伤多导致患者深部血管、神经损伤,肌腱、骨骼外露,增加治疗难度[1]。药物换敷为目前临床治疗烧伤常用方法,但其治疗时间长,渗出物易浸湿纱布,诱发创面再感染、污染,不利于肉芽组织生长,效果不甚理想[2]。有学者指出VSD治疗感染创面、烧伤创面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创面愈合[3]。本研究选取63例烧伤整形患者,分组探讨VSD对烧伤整形患者疼痛程度及创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31例行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0~58(37.92±5.08)岁,烧伤类型:电烧伤11例,热液烧伤5例,火焰烧伤12例,热压上2例,化学烧伤1例;另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行负压封闭引流术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8~60(36.88±5.12)岁,烧伤类型:电烧伤10例,热液烧伤4例,火焰烧伤11例,热压上3例,化学烧伤4例。对比两组性别、烧伤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烧伤面积均为30%~60%;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手术史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低蛋白血症或糖尿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依从性差难以完成本研究者。

1.3 方 法

均予以对症治疗,先行创面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选取适宜抗生素。对照组每天进行常规换药治疗,对分泌物予以引流,将坏死组织取出,配置高渗盐水湿敷创面,将高利诺凡纱布覆盖于创面,预防感染,创面被肉芽组织全部覆盖后,加压处理植皮区,对患者实施植皮手术。观察组行VSD治疗:对创面相关分泌物、坏死组织进行彻底清除,以酒精擦拭创面周围正常部位皮肤,准备PVA泡沫(150mm×100mm×10mm)两条,放置于多侧引流管内。准备1条50mm×50mm×10mm及1条150mm×50mm×10mm PVA泡沫,置于多侧引流管的内置中,对创面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同对照组),根据创面大小对负压封闭引流敷料(VSD医用泡沫材料)进行修剪,于创面止血后将修剪过的VSD材料覆盖于创面。若创面较大,则实施多块拼接方式,引流管设计需符合粘贴密封易操作条件,缝合固定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冲洗管放置于VSD材料中,若创面可见渗出物则对其进行及时冲洗,采用丝线缝合VSD边缘与缺损区邻近正常皮肤,创面周围皮肤应保持清爽干净,以半透膜封闭VSD材料对创面周围3cm左右处正常皮肤予以覆盖,并以叠瓦法粘贴,开放负压为50~60kPa,薄膜下未见液体积聚、填入的VSD材料出现明显凹瘪时则说明负压有效。术后7d拆除敷料,若可见新鲜肉芽组织则对其实施植皮操作;若未见新鲜肉芽组织出现则再次实施VSD。采用凡士林纱布对供皮区进行覆盖,以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创面植皮依据创面具体情况实施,VSD覆盖材料应超过缺损区,负压引流于中心区进行,半透膜于治疗5~7d后揭开,及时去除敷料,定期更换药物并以肝素冲洗、清理引流管,保持清洁创面。

1.4 观察指标

(1)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评估标准:治疗后极少部分移植皮瓣存活,且烧伤创面未明显愈合为差;小部分移植皮瓣生长良好,可见小部分烧伤创面愈合为尚可;大部分移植皮瓣生长良好,受损创面基本愈合为良;移植皮瓣均生长良好,且烧伤创面完全愈合为优[4]。优良率=(良+优)/总例数×100%。(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总分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5]。(3)统计比较两组创面感染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差1例、尚可3例、良11例、优17例,治疗优良率为87.50%(28/32);对照组差4例、尚可7例、良7例、优13例,治疗优良率为64.52%(20/3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5,P<0.05)。

2.2 两组VAS评分对比:治疗前观察组VAS评分为(8.05±1.09)分,对照组为(8.29±1.2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13,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2.97±1.43)分,低于对照组(5.88±1.5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29,P<0.05)。

2.3 两组创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出现2例创面感染,创面感染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出现9例创面感染,创面感染率为29.03%(9/31),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671,P<0.05)。

3 讨 论

烧伤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患者皮肤天然屏障,导致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诱发感染,导致创面被大量细菌侵袭,吞噬创面营养及氧气,促进外毒素及内毒素释放,进而导致创面组织迁延不愈或愈合不良,提高创面感染率[6-7]。常规药物换敷治疗需经常更换敷料,加重患者疼痛程度,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长,治疗费用高,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故采用科学、合理治疗措施清除坏死组织,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皮移植成活率,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学者马建明等[8]研究证实,VSD技术治疗中度烧伤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率高达(79.8±5.6)%。VSD技术为新型纯物理疗法,具有敷料更换次数少、感染发生率低、创面愈合快等特点,其主要作用机制为:(1)抑制细菌感染。早期采用VSD敷料封闭创面,可将细菌同创面隔离,于持续负压状态下形成潮湿、缺氧环境,抑制细菌繁殖、生长,通过将脓液、血液等分泌物排除体外,时刻保护创面;且该技术可促进创面周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缺氧、缺血状况,增加组织氧分子张力,阻滞厌氧菌移植,进而提高创面皮移植成活率;(2)稳定创面环境。VSD装置采用的半通透薄膜对水蒸气及气体具有一定通透性,可保持创面湿润度,释放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分解坏死组织,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且该半通透薄膜对微生物及蛋白并不具有通透性,减少或避免蛋白积聚于创面表面,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3)缓解水肿。负压吸引可自细胞间隙直接将残余组织液吸引清除,缓解水肿,减轻细胞在细胞外基质中的压力,进而提高其内在张力,改善增殖反应;且血管邻近组织液被吸除后,可促进血流灌注,改善血循环;此外适度的压力可刺激创面发生细胞分裂,形成新生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其可减少内皮细胞空隙,对毛细血管基底膜完整性进行重建,改善血管通透性,彻底清除创面分泌物,缓解创面水肿,进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烧伤整形患者予以VSD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旨在说明VSD可降低烧伤整形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此外VSD技术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用于创面出现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异常者,治疗会阴部烧伤创面存在一定困难,且治疗费用较为昂贵。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谌煜,姜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治疗深度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3,19(17):3260-3262.

[2]伍国胜,陈郑礼,朱世辉,等.深Ⅱ度烧伤创面植皮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15,31(2):102-104.

[3]梁英,肖文芳,焦丹丹,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大面积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822-1824.

[4]张向涛,赵连魁,郑文立,等.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3):1450-1451.

[5]王宇,李季,唐家训,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4):815-816.

[6]白永强,李娟,冯建科,等.负压封闭引流对老年肢体深度烧伤植皮区皮片生长愈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1389-1390.

[7]李继洋,惠雷.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98-399.

[8]马建明,李红明,张永毅,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8):1241-1242.

Effect of negative pressure occlusion on pain degree and wound infection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burn plastic surgery

LI Ming-ming , WU Hai-long , ZHAO Zhe-yuan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 fi 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471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egative pressure occlusion on pain degree and wound infection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burn plastic surgery.MethodsFrom Dec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5, 31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dressing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from Dec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 another 32 patients underwent negative pressure occlusion and drainage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effect,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wound infe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50% (28/32),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52%, 20/3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 <0.05); The wound infection incide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25% (2/32),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9.03%, 9/3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 fi cant (P<0.05).ConclusionNegative pressure closed drainage can relieve pain degree, reduce wound infection incidence and improve ef fi cacy in patients with burn plastic surgery.

Negative pressure closed drainage; Burn plastic surgery; Pain degree; Wound infection

猜你喜欢
植皮引流术负压
中药透皮技术对植皮术后坏死的临床应用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对接受烧伤植皮手术患者的植皮区进行术后负压封闭引流的效果研究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后应用烧伤专用翻身床与悬浮床对比效果分析
早期切削痂植皮应用于手部深度烧伤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