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崇俊 胡鹏?
摘 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对传统报纸产生了巨大冲击。在面对读者日益匮乏、运营模式难以为继、人才流失、报纸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时,传统报纸将以何种姿态寻求发展、涅槃重生是本文重点研究方向。本文认为,传统报纸谋取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保持“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特点,在留住老读者的同时吸引新读者,以优秀的专业品质提供保障;第二,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信息的战场延伸到移动端,主动适应时代与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困境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84-02
新媒体在当下十分普及,可以说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新媒体的传播。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平均每个人每天用手机阅览的时间为62.21分钟,相比较于2014年增加28.39分钟;相对而言阅读报纸和期刊的时间大幅减少,而中国的网民却在稳步攀升,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规模极其庞大。
一、传统报纸面临的困境
(一)传播方式局限,时效性差
早前,在《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对未来媒体发展的10点预测》中有提出“报纸除了倒闭没有别的出路”。其观点指出到2018年很有可能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将会“关停并转”,不是新媒体搞死了旧媒体,而是用户放弃了纸媒转移到了新媒体。并且纸质这种介质已经相对落后,年轻一代已基本不适用,因为阅读和携带都不方便。诚然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很正确,传统报纸的传播介质就是纸质,而纸质无论在成本还是便捷性上都无法与千千万万网络终端的手机、电脑相比。在信息快餐的时代下,相对于报纸的出版而言,可能在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前,百姓已然知道这个信息,因此也没有了再次阅读的必要。而网络新闻则可以依托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二十四小时的全天发布。另外,由于纸媒的局限性,出现在报纸上的只能是文字和图片,缺乏对事件的生动描述,无法同网络视频新闻一样有多元化的介绍。因此,传统报纸的劣势也显得更加突出。
(二)报刊版面不足,信息内容单一
据世纪华文的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报纸总体零售量下滑到30.5%。面对如此巨大堪称“断崖式”的下滑量,随之而来的就是广告投资的大幅下降。由于没有了广告收入这一主要收入来源,使得报纸的整体质量,发售情况又受到了新的巨大影响。《全球传媒蓝皮书:全球传媒发展报告(2015)》指出,互联网的年均增长达到惊人的17.6%,其涨幅在2011年就超过了报纸,成功成为了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的广告投放媒体;而报纸则的广告投放率就一直处于下降之中。在面临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报纸的销量受到巨大影响,广告费正逐年下跌。因此,报纸为降低成本,也不得不将版面缩减以减少成本,因此形成内容更加不丰富的恶性循环。现如今广告投放也有了多元化的方式,传统报纸的广告并不能吸引投资者的目光。由于受到版面的限制,报纸在刊登内容上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同类信息的信息量上很难与开放性的网络信息相媲美,往往用户或读者想再了解相类似的信息事件时,网站上的相关链接就成了首选。
(三)传播方向单一,交流互动性差
相对于新媒体的及时评论、转载而言,传统报纸在其互动性上的缺点则显得相当致命。在报纸刊登了一则事件或就某一事件发表了新闻评论后,往往不能第一时间把握读者的观点与看法,因此不能及时使舆论导向回归正轨,促进事情的解决。通过读者回信等方式终究没有网络留言方便快捷。及时的读者反馈和信息沟通交流会使二者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这样也更有利读者了解信息,满足需求。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部分传统的纸质媒体迫不得已将原有的纸媒转变为网络电子版以迎合时代需求。诚然这样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显得比较被动,不具备竞争优势,因而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纸质媒体迫切需要寻求到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以适应当前时代需求,充分挖掘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缺陷和不足的特点,就其劣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明确纸质媒体自身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发扬自身优势特点,来弥补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由此才能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占据一席之地,奠定未来发展根基。
二、传统报纸的转型融合与发展对策研究
(一)技术转型
不可否认,信息传播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了移动端。在“两微一端”的大量普及中,许多报纸也都主动出击,希望在互联网上抢占先机以拥有更大影响力。传统报纸的转型有其固有的难度,无论是从采编流程、管理程序、职责划分都与原先有着极大不同,传统报纸在资源、品牌及人才方面有着深厚的沉淀,但是由于对新技术和新舆论场的陌生,造成了新旧媒体之间的隔阂。无论是新旧媒体,内容都是最根本的要素。传统报纸应当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丰富媒体的传播手段,例如创办手机报、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平台,形成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继续发挥其主流媒体的作用,增强对重大事件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提升社会影响力。另外手机客户端里的新闻推送大大加快了新闻传播速度与范围,再通过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合作,可开展更多的便民服务例如公交车实时查询,天气查询等等,极大方便市民生活。同一体制下,原报纸团队、网络采编、运营团队完全融合,使其既有纸媒资源又有网络资源,生产出的新闻既可经由网站、手机终端发布,也可经由报纸刊登,进而用户也可根据自身要求选择何种方式阅读,真正实现各取所需。
(二)内容为王
虽互联网在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信息过剩。《芝加哥论坛报》编辑规则写道:“假如读者有理由怀疑我们工作的可信度,质量无从谈起,读者也会离我们而去,这一点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多媒体世界中显得尤为重要。”越是在信息过剩的大环境中,精品内容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坚守“内容为王”。
不知何时,“微”已经默默融入了大家的生活,因此微信、微博、微电影等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这些“微”形式填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却也使得信息碎片化的生成。这样的信息虽然可以提高人们对零散时间的利用效率,但是多用于简单事件或八卦周边上,长此以往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弱化对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等诸多问题,毕竟千千世界的所有问题并不可以都用“微”的形式来解释。对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比较全面的描述,同时向读者提供独到的见解分析,引发读者的逻辑思考和深度认知,是一个专业新闻采编团队的核心目的。也正是因为传统报纸的优秀团队具有这样的能力,才使得报纸有原先那么辉煌的社会地位。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违背本心的报纸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过分追逐于八卦、花边等新闻,导致在传播的内容上肤浅、低俗,从而直接损害了纸媒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今,纸媒更应该静心反思,重拾传统,加强深度报道,重新树立品牌形象。好在现在也有很多人意识到碎片化信息的危害,呼吁远离微信朋友圈的言论不绝于耳,这也是纸媒冲出逆境的又一扇希望之窗。
(三)职责使命
新媒体使得人人都有一支麦克风,在发声的同时也伴随着谣言的屡次出现,网络上以讹传讹的现象更为恶劣和严重,其中既有因对事件了解不深刻而导致的误解,又有别有用心者的恶意诽谤,其结果都将给当事人带来巨大伤害。正是由于新媒体越来越多的成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源头,“拨开云雾”的职责就落到了传统媒体的肩上。面对新媒体上的众说纷纭,普通公众往往难分真伪,而恰好直面当事人的采访,实地调查,专业考证是拥有采访权的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同时,在传统报纸的层层审查中保证了其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而传统报纸也应当誓死捍卫这一原则,在社会上挑起“公信力”的大梁,做为主流媒体,公众更愿意相信报纸上所刊登发布的消息。
(四)报纸情怀
几乎每个城市都拥有独一无二的都市报,它们是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时代见证者,因此很大一部分人对其有着独特的情怀。通常可以见到家中爷辈父辈都保留着阅读报纸的习惯,而报社接受订阅报纸的也绝大部分属于这部分人群。如何带有针对性调整报纸内容是留住此类读者的关键。例如定期刊登一些摄影者拍摄的关于老城的老照片有利于勾起老一辈的怀旧情怀,也提供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焦点,促使其与老友家人谈论起过去的点点滴滴也有利于老一辈交流情感,与后辈分享趣事,此举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份报纸,更是一种习惯,一种情怀,也是多少人割舍不去的。做为传统媒体更应该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不辜负几代人的期望,将这一行业发扬光大,成为时代的象征和佼佼者。
三、总 结
面对新媒体的猛烈冲击,传统报纸切不能自乱阵脚,而应坚守自身之长处,发扬传统优势,进一步将新闻做精、做优,依靠品质赢得读者,凭借信念赢取希望。报纸仍有其发展的空间和存在的价值,适者生存、取精弃糟是不变的法则,望报纸有着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蒋伟峰.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生存困境及出路[J].中国报业,2016(2).
[2] 张琦.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发展困境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5(2).
[3] 柳静.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的生存困境和出路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