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老年大学 归洪璋
学画随感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老年大学 归洪璋
《石涛作画图》 齐白石
在很多人眼里,画画是一种高雅、浪漫的职业,然又有谁知其中滋味?不论甘苦,不论喜忧,都要有一颗平常之心,耐住寂寞之心,方距目标近矣。昔日身边的友人、画伴大多都遁画而去。我在经历了诸多次的现实与心性的冲突后,还是毅然决然地坚持下来。前卫、西化的风气更使我随波逐流过,这样的弯路也着实走了些年。慢慢的,我忽然发现这些东西离我所要表达的情感遥不可及。因为在我心中,有一个静寂率真的世界。多少年来,我的绘画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归宿,一个情感的、灵魂的归宿。
我开始静下心来,沉浸在经典绘画的世界里。古人技法之娴熟、境界之高远,使我眼界日宽,心境日远,细细体会,慢慢咀嚼,一个懵懂的崭新世界开始嵌入我的灵魂。于是,我便沉下心来,静静地进入了这个浩瀚无比的世界。
中国有位作曲家说:“中国的艺术更加精神化。”中国画便是其中之一。中国画之神韵、意境,便可成为中国画的美学立场。这些与画者的心性、人格、情感、修养息息相关。而作画之过程,便是一次次灵魂与自然的碰撞,一次次心性的顿悟与洗礼。黄宾虹先生曾说:“夫理法入于笔墨,气韵出于精神。”大山大水之浩然之气,心之使然,一气而成,条理脉络自在其精,心之所往自在其神。
很多时候,我会忽然觉得我所神往的精神世界近在咫尺,又忽觉得它遥至天境。远离喧世,寄情云山;捻茶听雨,路石为伴。没有生活琐碎的杂念,甚至没有友人的袭扰。那是一个独处的世界,一个真纯的世界。于是,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涌动,伴随着我的生活,伴随着我的思绪,名利之心、媚俗之态无存。就像《庄子》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作画更可以显我之心性,通往心境之路似乎渐渐清晰,虽荆棘漫布、跌宕曲折,但它却一直向上、向上……只当你真正静气平心,从弯路上回归此途之时,才真正发现自身的空泛与匮乏。于是,这种艰苦变作了快乐和执着。伏案作画之时,一切对自然、对古人、对今人的感受让我变得兴奋激动。随着笔墨的运转,心中似有一泉清流涓涓而出。自然、真纯、娴静,这是一种透彻心境的享受。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仅使作者精神愉悦,更可给作者更多的感受及启迪,这便是心灵与自然碰撞,理性与感性碰撞的结果。在创作中感受、顿悟,又在顿悟中体会、抒情,心性愈发空灵,志趣愈发恬淡。所谓“大象无形”是也。无形非无形状,有形非有其形,山水是画者心中之山水,非眼下之山水;鱼草非眼下之鱼草,乃画者心中之鱼草,是创造了一个自我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在物与我、自然与心灵、真实与虚幻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点。意即 《石涛话语录》中的“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山川与神遇而迹化”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