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丽
菊傲风霜品自高
——菊花入画简说
李向丽
《菊花》(局部) 明·陆逵
菊花入画源于五代。五代是传统花鸟画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菊画发展的萌芽阶段。初时的菊画,多受陶渊明出仕思想的影响,因而“松竹梅菊……必见于幽闲”(《宣和画谱·花鸟叙论》),并且十分注意写生,追求形似。晚唐画家滕昌佑入蜀,在住宅旁栽植菊花,因此,颇得菊花的形状与特征,所画《寒菊图》等,“笔迹轻利,敷彩鲜泽”“宛有生意”。据《宣和画谱》记载,其他花鸟画名家黄筌、徐熙、黄居、丘庆余等人,也作菊花,惜作品无传。明人陆深曾有题画诗云:“谁传徐赵手,写此秋一幅;黄花得意香,芙蓉映江绿。”诗中的“徐”,即南唐画家徐熙。
北宋菊花发展鼎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重阳节“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座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酒家皆经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外登高”。同时,北宋也是花鸟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因此,菊花绘画随之兴起。有名的画菊者,前有赵昌,后有宋徽宗赵佶等。赵昌十分重视写生,每天清晨趁朝露未干时,就在花园中摹写,自号“写生赵昌”。他的画风设色明润、笔迹柔美,形似逼真、迹能传神,得到了“妙于敷色”的美誉。《宣和画谱》 著录赵昌的画菊作品有《写生蛱蝶图》《拒霜寒菊图》《木瓜寒菊花图》等。其《写生蛱蝶图》今藏故宫博物院,是传世最早的菊画了。宋徽宗赵佶虽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绘画上颇有造诣,其作品以精细严谨、真实生动为后人称道。他的传世画菊作品《芙蓉锦鸡图》《菊花图》即为例证。
南宋偏安,文人墨客多以写菊明志,因而画菊较为普遍。画院画家马远、吴炳、朱绍宗等人皆善画菊。马远以雄奇简练见长,花鸟精致,菊画更为出色。他的画菊作品有《十色菊图》等,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吴炳,“工画花鸟,采绘精致富丽”(《画髓元筌》)。他曾作有《折枝寒菊图》四幅,但也无传。朱绍宗,对花鸟画研究用功颇深,“描染精髓,远过流辈”(《图绘宝典》)。工笔《菊丛飞蝶图》据传是他所作,画中菊花姿态各异,错落有致。画面色彩典雅,表现手法细腻,不愧是早期画菊的优秀作品。
当时,在宋代文人画家中还兴起墨菊画。其主要原因是,面对内忧外患,墨菊写意画正好与他们的寄情遣兴及吟诗写字相吻合。北宋米芾为最早画墨菊的人,曾画有《东篱寒菊图》等。文同、苏轼不独以诗文著称,所画墨菊也得到人们的称赞。宣和时期,有杨宠等人善画菊,能工能写,以其风致特出,遐迩闻名。到了南宋,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已基本成为文人画的固定题材,并且影响至今;正如《芥子园画传》所云:“迄南宋、元、明,始有文人逸士,慕其幽芳,寄兴笔墨,不因脂粉,愈见清高。”赵彝斋、李昭、柯丹邱、王若水、盛雪篷、朱樗仙,都善写墨菊。
元代因受民族气节的传统观念支配,画家多盛行写墨菊,并且作画不拘形似,借以寄恨遣兴,逃避现实。善画菊者,有郑思肖、钱选、王渊、周密、柯九思等人,但流传下来的作品甚少。郑思肖以画菊喻其节操,一如画兰不画土(国破无土)之命意。他的《画菊》诗中,一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抖落无数的气节,让人不禁一叹。钱选,善写折枝花卉,并将工丽向清淡转变,在元初画坛影响很大。他晚年出新,多作写意墨花,今存的《丛菊图》 《秋房鸟语图》,精工之极,风格清逸,是其菊画的力作。
明代画学繁兴,多种流派的画家都有写菊之作。据清徐沁《明画录》载,“能墨菊”或记“能菊”的极多,有朱铨、郑本、杨节、孙堪、陈大章等十余人,而以黄翊、计礼最为有名。黄翊在家中引泉为池,种植菊花数百株,朝夕写生,熟悉菊在灯前月下、淡烟晴日的各种姿态,故画菊入神,被称为绝技。计礼,“写墨菊皆以草书法为之,与林良翎毛、夏昶竹、岳正葡萄并重。”可见,在明天顺年间中期,他画菊已经很有名气,传世作品有《墨菊》立轴。
从题画诗及传世画迹看,明代著名画家吕纪、陈淳、周之冕、王毂祥、徐渭、蓝瑛、陈洪绶等都擅画菊。吕纪为宫廷画家,作品用笔工细,设色艳丽,格调高贵,深得皇室赞赏,在画界影响极大。他画有《桂菊山禽图》 《菊花双鸠图》等,画中既有法度,又富有生气,是其工笔花鸟画代表作之一。陈淳在写意花鸟方面颇有贡献。所作《菊花图》《菊石图》多用淡墨,奔放纵逸,清隽疏爽,抒发了恬闲幽淡的文人情趣,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一致好评。陈洪绶,运笔喜中锋旋笔,菊画勾勒精细,色泽清丽,沉郁苍古,具有装饰味。其《菊石图》以简洁洗练的线条,沉着、含蓄的表现手法,风格与众不同,体现了画家孤傲倔强的个性。徐渭一生坎坷,生活狂放,蔑视权贵,胸中不平之气多寄诸于书画,开大写意花鸟画一代新风。他以菊寄情,画菊颇多,所画《菊石图》 《竹菊图》《菊花图册》等,用笔放纵,既水墨交融,又富于层次变化,把其画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菊花》 明·陆逵 绢本设色 48.4cm×169cm
虚谷画菊花喜用枯笔焦墨,多用侧锋、逆锋,敷色以淡彩为主,偶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无一笔滞相,匠心独运。其作品 《丛菊暗香图》 《菊花图》《秋菊图》《钟鼎菊花图》等,无不体现着这种风格。方若《海上画语》评他的画“使人对之气静”。吴昌硕更是称赞他:“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
任伯年是清末著名画家,他重视写生,画菊勾勒敷彩,细笔、阔笔参用,线条圆润流畅,勾点不苟,设色艳丽古雅,挥洒自如。有时,他则勾勒敷彩、墨骨、水墨写意等几种画法融为一体,巧变不竭,画风清新活泼,菊画作品生动而有神韵。观他的《菊酒熟蟹图》《把酒持蟹图》等作品,这种感觉十分强烈。
吴昌硕则强调画面的“气”与“意”,曾有题画诗说:“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他的菊画面气势磅礴,力量雄浑,着色亦极讲究,常以红、黄、绿诸色调入赭墨,在冲突中取得协调。他的画菊作品颇多,《秋菊图》《菊石图》《甘谷泉香图》《秋菊有佳色图》《菊花图册》等,都是匠心独运的佳作,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配合得宜,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度结合。
近代画菊名家很多,如陈师曾、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郭味蕖、周思聪等,传世作品也颇多,我们能够走近去观察和了解他们,这里不再赘述。“菊傲风霜品自高”。菊花的品格,以及写菊这一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在新的时代将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继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