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琴, 谢亚兰
(1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有效输入与大学生写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陈燕琴1, 谢亚兰2
(1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2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采用实证研究法,探讨了语言输入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作用。采用句酷网对90多份作文分析统计出定量数据,并利用SPSS15.0对定量数据分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独立样本测试,继而结合Krashen等人提出的输入理论,论证了有效输入的特点和重要性。经数据分析发现:有效的语言输入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语言输入; 输入理论; 有效输入的形式; 书面表达能力
关于外语习得中的输入,研究表明尽管语言习得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输入在语言习得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Krashen(1985)指出 “人类习得语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通过信息的理解或者获得可理解性输入”[1]。与此同时,Wagner-Gough(1975)针对习得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语言的习得至少归功于习得者获得的输入”。近些年来,国内国外学者在语言输入方面已有不少相关研究。
在Krashen输入理论的基础上,Michael Long(1996)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互动假说”,他认为“外语习得者与本族语者的互动越多,习得者就能获得越多的可理解性输入”[2]。但是,该假说并不能合理解释可理解性输入的获得途径。为了进一步探究该问题,Richard W. Schmidt(1990)在外语习得研究中首次引入实验心理学概念,进而提出了“注意假说”。他认为,注意是输入转化为吸收的一个必要充分条件[3]。Ellis(1994)提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模式”,他认为陈述性的知识不应受到忽视,因为它有助于引起习得者对于语言输入形式的注意[4]。上述提及的这些理论都对外语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Krashen提出的“自然输入”[5]基础上,王大伟(1997)进一步提出“非自然输入”,强调提供大量的输入[6]。针对习得者学习外语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一现状,吴朋(2001)把注意力转向词汇和短语的输入,同时增加阅读材料的数量和趣味性[7]。张焕香(2004)针对输入的分类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充分运用不同类型的输入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学有效性”的结论[8]。
但是,这些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都是初级水平的二语习得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有效输入应该具备的特征。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问题。
1.1 研究问题
关于语言输入对于提高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以及有效输入的性质,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语言输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怎样的语言输入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最为有效?
1.2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来自湖北工业大学英语专业的56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大二年级的两个不同班级。两班的男女比例相当,实验班有26名学生,控制班有30名学生。值得注意的是,两班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写作水平大致相当,且两班有着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课时、以及教材目的。
1.3 研究工具
为了探究输入的功能以及有效输入的特点,在实验班和控制班采取了稍有差异的授课方式。控制班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法,在教授基础英语课程时并未强调来自课本阅读材料的输入与写作课程之间的关联;而实验班的教学是通过基础英语课程,提供更多的输入。具体操作:在实验班,每单元课程结束,都会筛选出课文里可以用于写作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型,并列出适用的写作话题范围;同时,实验班采取观摩辩论,总结辩论中的语言点以及写作后的反思总结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课本外的材料作为输入。
1.4 研究过程
第一步:选取语言基础和书面表达能力相当的大二年级英语专业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作为控制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
第二步:使用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对两个班级进行同一课程的写作教学。控制班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阅读课程不与写作课程直接关联;而实验班则通过基础英语(精读课程)为写作提供更广范围、更多种形式的语言材料,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的输入。具体操作是,为了更好地验证有效的充足的语言输入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意义,控制班的学生未被提供与该主题相关的输入,而实验班的学生则在每单元基础英语课文学习后被要求在笔记中摘录可以用于书面表达的单词、短语和例句,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储备,改善语感;更为重要的是,实验班的学生曾在课堂观摩过由高年级学生进行的,针对相关话题“should artists be given entire freedom to say whatever they like?”(改编自雅思真题)进行的辩论。辩论在高年级辩论队同学间进行,实验班的学生观摩,并被要求记录辩手在辩论中用到的好的单词和短语,一周后,老师在课堂以听写的形式进行了检查;同时实验班的同学被要求在课上完成同题作文,一周后老师进行讲解,在讲解中强调了可以用于描述“自由与约束”相关话题的语言点,要求同学进行写作后的反思并在笔记中记录相关语言点。
第三步:一个学期后,对两个班的写作水平进行试验。两个班级都需要在30分钟内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作文,为了保证题目的效度,题目改编自剑桥雅思真题,题目为:Whether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classroom?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的作文被密封装订在一起供阅卷老师评分。
1.5 数据收集和分析
实验中的数据包括两个部分:1)实验班和控制班共56篇期末作文;2)在批改网进行的作文分析。为了探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两个班级写作水平的差异,这56篇期末作文被分成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班作文成绩比较分析显示出有效充足输入对于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分析软件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在该软件中,“sig.”显示的是两组差异的显著性。如果“sig.”大于0.05,则意味着两组的差异不够显著,反之亦然。
1.5.1 输入在提高作文总分的作用 表1反映的是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正如组统计量中所显示,实验班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为10分和14分,而控制班则为8分和13分。从平均分来看,实验班达到了11.7333分,而控制班落后于实验班,为11.0769分。
表1 两班分数的组统计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整体分数水平高于控制班。为了更加深入地对数据进行分析,该实验采用了基于分数的独立样本检验分析,如表2所示。在均值方差的t检验中,可以看到sig.(双尾) 为0.041,小于0.05,这意味着从作文总分来说,两班的写作水平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故表1和表2中的数据表明:通过多种方式巩固输入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表2 两班分数的独立样本检验
为了回答第二个问题,实验对两个班的所有作文从长度、内容、结构等方面总结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两班的所有作文都由作文批改网站“www. Pigai. Org”进行相关分析,能够标注出其中的错误以及好词好句,方便实验观察。
1.5.2 输入对减少中式英语的作用 表3和表4显示的是两班的中式英语表达使用数量对比。从这组统计量中可以看到,两班中式英语表达的使用数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实验班的使用总量为33个,而控制班的总数达到了72个。实验班的使用平均数为1.10,而控制班的平均数为2.7692。从均值方差的t检验中可以看到,“sig.(双侧)”为0.034和0.028,都小于0.05,说明两班在中式英语使用上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以上数据表明,语言输入对于写作实践中减少中式英语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3 中式英语表达数量的组统计量
表4 中式英语表达数量的独立样本检验
2.1 有效输入的语言特征
有效语言输入最重要特征在于,输入应该具有相关性。正如Krashen(1982)在《二语习得的原则和实践》中所述,“最佳输入使习得者的注意力在输入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进一步来说,最好的输入是有趣而相关的,因而习得者甚至可能忘记输入的内容被包含在一门外语中”。这是因为,写作是复杂的心理认知和创造的过程,其准备和构思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收集材料,决定话题和主题。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话题,教师应该尽可能弥补信息缺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主题相关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实验班的学生在被要求写一篇关于“Whether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classroom”的作文之前,他们在课堂观摩了相关主题“Should artists be given freedom to say whatever they like”的辩论,并收录了相关的词汇和表达。辩论中的部分表达,如“impose restrictions on”,“within the boundary of”, “internalize value and morals”,“endowed with the right”,“be confined/restrained/ blocked/forbidden,“be introduced to erosive ideas”, “corruption”, “gender discrimination”, “cynicism”, “rebellion”等,这些与限制自由相关词汇和短语,对于后来的期末考试中的写作任务都是有效的前期积累。
2.2 有效输入的功能
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语言发展系统、语言输出一直被视为二语习得的四个必要阶段。而语言输入作为外语习得的基础性的阶段,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习者的书面表达能力。
有效的语言输入有助于习得者克服中式英语的使用以及汉语的负迁移作用。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当中国学生在构思作文时,他们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的中式思维会不自觉地占据主要的地位。由于缺乏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倾向于首先想出中文表达之后直译为英文,但很有可能他们所使用的表达在规范的英文中并不存在。英语教师和一些相关学者早已注意到这种现象,并试图从语言输入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语言输入常常以完整的结构和句型呈现出来,包含着经仔细斟酌的词汇,并作为语言知识整体为学习者所吸收。因此,当实验班的学生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后,他们使用的中式英语表达数量仅为33个,而控制班得数量达到了72个。这一数量上的巨大差异表明有效输入有助于学生把整体知识运用到作文中,进而减少使用不恰当的词汇、不规范的短语以及不合语法的句型。具体说来,可以看到实验前的作文以及控制班的作文中存在着很多中式英语表达。而实验班的学生在接受语言输入之后,倾向于使用更加规范和常见的表达。这也就解释了实验班学生所使用的中式英语数量平均数为1.10,而控制班的平均数在2.7692。因此,有效的语言输入对于在写作中减少中式英语表达有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输入在外语习得中的作用和地位,基于Krashen的输入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中所得结果对Krashen的输入理论提供了支持,即强调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本研究也说明了有效输入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中的具体作用,有效输入的语言特征,以及有效输入的形式。
本研究的教学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首先,语言输入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语言输入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意义已在前一章中得到充分阐释。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有效的语言材料;其次,本研究也暗示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在一起比单一的传统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吸收语言输入。通过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为学生创造出多样化的语言输入环境。在此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语言输入材料,并把它们储存到长期记忆中供学生使用;此外,为了避免学生的写作中出现中式英语表达,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道地的语言材料来帮助他们培养用目标语思考的习惯。如此学生所写的作文也就更加地道,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1] 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Longman,1985.
[2] Michael Long. 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6.
[3] Richard W.Schmidt.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Rod Ellis.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5] Krashen, S.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
[6] 王大伟. 输入新论[J]. 外语界, 1997(4):43-48.
[7] 吴朋. 输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次实验[J]. 外语界, 2001(3): 53-56.
[8] 张焕香. 论语言输入的分类[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1): 15-16.
[责任编校: 张岩芳]
Correlation between Effective Input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Writing Performance
CHEN Yanqin1, XIE Yalan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ubeiUniv.ofTech.,Wuhan430068,China; 2SchoolofForeignLanguageofWuhanUniv.ofTech.,Wuhan430070,China)
An empirical research was made to examine the overall writing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and sum up the function of input theories in improving students’writing competence. Quantitative data about altogether 90 pieces of compositions was collected by adopting the analysis website for compositions “www.pigai.org.”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SPSS15.0 was also adopted for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independent t-test of the collected da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feat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input theories put forward by Krashen, which proves th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effective input.
language input; input theory; effective ways of input; writing competence
1003-4684(2016)06-0089-04
H319
A
2016-07-14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4Q036);湖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校2015081)
陈燕琴(1980-),女,湖北武汉人,文学硕士,湖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