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月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演奏浅析
刘东月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通过对《杜姆卡》的分析、理解、演唱,以音乐会的形式全面检验自己的钢琴表演综合能力。
音乐发展史上,柴科夫斯基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伟大作曲家,是俄罗斯乐坛上的代表性人物,一位既具有国际视野,又重视民族化发展的音乐家。在他的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代表作,体裁丰富多样。其中,《杜姆卡》是一首叙事性的悲歌,将俄罗斯的悲情与热烈的舞蹈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悲哀的慢速和激动的快速的节奏相互交替,常有感染力。
音乐史的研究表明,柴可夫斯基的创作历程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是1865-1877年;第二个阶段是1878年-1884年;第三个阶段是1885-1893年。作品《杜姆卡》便创作于第三个阶段1886年,也是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高峰期,该曲的俄文原意是“沉思”。当时社会正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时代,政治制度的没落和社会革命让柴可夫斯基感到矛盾。该曲以“俄国乡村景色”为副标题,以悲歌的形式结合斯拉夫民族的音乐元素,伴以深沉忧郁的旋律奏出凄美的感觉,也反映了人民为了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整首乐曲的旋律之中,内心的忧愁焦虑和炽热之情相互交织在一起,最后通过首尾呼应的段落,以C小调I级和弦强有力的力度奏出,有力的结束了全曲。另外,在这首作品中,运用了俄罗斯民间舞蹈的节奏型,借鉴了俄罗斯民间歌曲的常用曲式——三段体结构。
全曲共分为三个部分,该曲为单三部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方面,不断使用转调、离调的手法,创作出不同的情绪内容。
《杜姆卡》的曲式结构图如下:
作品第一部分,情绪深沉忧郁,曲调流畅如歌。在作品开篇,柴可夫斯基用伴奏、和弦模仿俄罗斯民间乐器“古斯里”拨弦效果,勾勒了一幅宁静、安详的乡村画面。紧接着,在典型下行音调及弱力度的平稳走向中,似乎像老妇人用平静的口吻讲述着自己悲惨、凄苦的生活。之后,中声部、高声部出现的旋律更衬托出沉郁、哀伤之情,随着音域不断加宽、节奏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强有力和弦连接及琶音的相互烘托下,抒情达到高潮,悲伤之情达到顶点,最终在一串高音区的颤音中结束。
第二部分,以舞曲性质的民歌为主,情绪欢快、活跃,节奏强烈,似是描述了一幅欢歌载舞的欢乐场面。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情绪、节奏完全不同。柴可夫斯基通过音乐手法的变化,音乐形象戏剧性的转变,给人以新鲜感,同时使音乐主题在不同背景衬托下得以在新的层面升华。在欢快、活跃的氛围中,仿佛人们暂时忘却了各种矛盾冲突,沉郁、哀伤的内心得以宽慰。
第三部分,当尾部主题旋律再现时,音乐回到开头的旧材料,首尾呼应。但是柴可夫斯基在音色、节奏上做了细微调整,加之刚经过欢快活跃的第二部分,两部分主题形成了鲜明对比。柴可夫斯基运用重现序奏的方式更添作品的惆怅感,将第一部分中哀伤、沉郁情绪表现的更加饱满,扣人心弦。
《杜姆卡》的音乐特征:
柴可夫斯基身为地地道道的俄罗斯人,对俄罗斯民族有着强烈的情感,他热爱这片养育自己的大地,热爱人们丰收、喜庆时的欢歌喜舞,所以喜爱在自己创作的钢琴作品中运用民歌。他运用的民歌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抒情民歌,二是舞曲民歌,《杜姆卡》同样应用了这两种类型的民歌。在《杜姆卡》中,第一部分为歌唱性旋律,优美、抒情,第二部分是节奏强烈、活泼的舞曲,两段分别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和兴趣,将乡村风景、人们热闹非凡的舞蹈场面表现的淋淋尽致。
悲情性。在19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沙皇的专制统治愈加残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化,生活在黑暗下的人们希望挣脱出这种桎梏,渴望美好而幸福的生活,但又有一股强大的势力阻碍着他们愿望的实现。生活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的柴可夫斯基自然对此有着深刻体会,激发了自身的创作激情,为创作提供了动力和题材,同时也赋予了这一时期钢琴曲《杜姆卡》一定悲情性。例如,《杜姆卡》开头部分用节奏缓慢的音符仿佛讲述了一个悲哀的故事,让听者情绪低落、悲伤,可是凄美的旋律中还隐藏着一股向上的力量,似乎象征着人们摆脱困苦的信念,光明的未来已不再遥远。
为了完整的表达音乐形象,这首乐曲在演奏时候要注意一些触键、乐句演奏、八度断奏、大和弦的演奏技巧。比如关于触键的方法,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触键方式,巴洛克时期由于琴键较浅,所以只要求手指的运动;古典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制造技术趋于完善,演奏时要求手指、手腕、手臂、腰部等全身心的投入。《杜姆卡》形象丰富,变化多端,所以在演奏时手指触键的角度、速度、下键时候的重量及深浅度都要做好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音乐形象,奏出应有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