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英霞
摘 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性是语言的一大特性。作为人类思想宝贵遗产的诗歌中富含隐喻,包括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赏析常规隐喻有助于理解人类思维认知的共性和个性,提高学生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力;理解新奇隐喻有利于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诗歌隐喻赏析对英语教学偏重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养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 诗歌 隐喻 大学英语教学
一、隐喻与隐喻能力
认知语言学对于二语教学的贡献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认知语言学提出语言的三大特性:体验性、隐喻性和理据性。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词汇、掌握语法、理解语篇时能做到有理可循,而不是完全依靠机械记忆。认知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的可能贡献之一是为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理据(文秋芳,2013)。
隐喻性是语言的一大特点。对学习者“隐喻能力”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于“隐喻能力”这一概念并没有一致的定义。概括而言,隐喻能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隐喻能力包括接受、理解和产出能力,广义的隐喻能力则除此之外,还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意识、隐喻功能等(许保芳,袁凤识,2012)。本文只讨论在狭义的隐喻能力范围内,赏析英文诗歌如何提高隐喻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诗歌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遗产,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不计其数。诗歌富含具有明显文化指向的常规隐喻,更有反映诗人创新思维的新奇隐喻。阅读诗歌能提高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更能拓宽思维,开阔思路。
大学英语教学偏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忽略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并且,对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而言,由于专业所限,课业繁重,无暇涉猎文学领域。鉴于这两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赏析一些优秀的英文诗歌,分析其中的概念隐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每一课都提供了一首英文诗歌,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其他优秀的中英文诗歌,对其中的隐喻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以提高学生对隐喻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二、诗歌隐喻教学
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其核心内容包括: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始源域向另一个抽象的目标域的系统映射;人类的语言充满了概念隐喻,概念隐喻分为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Lakoff&Johnson 1980)。在同一语言团体中,由于某些隐喻的使用频率较高或者使用时间较长,而不再具有新奇性,从而固化到社团语言中,这样的隐喻成为常规隐喻,或者“死喻”(Lakoff&Johnson 1980;Lakoff 1987)。常规隐喻反映了各个民族的语言特色、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是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而隐喻的文化性则表现在三点,隐喻本身即是文化的构成部分,因为隐喻能够反映如信念、价值观、习俗习惯等文化内容;其次隐喻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最后隐喻随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王守元,刘振前,2003:48)。
(一)诗歌中的常规隐喻
诗歌中存在大量常规隐喻,接受并理解这些隐喻,对于了解人类思维的共性和个性,传授文化知识,提高中西文化对比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综合教程》)第一册收录丁尼生的一首《橡树》,诗中隐含两个概念隐喻:人是树;人生是四季。全诗如下:
The Oak
Live thy life,/Young and old,/Like yon oak,/Bright in spring,/Living gold;
Summer-rich,/Then;and then/Autumn-changed,/Sober-hued/Gold again.
All his leaves/Falln at length,/Look,he stands,/Trunk and bough,/Naked strength.
这首诗描写了橡树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不同的季节橡树风格迥异:春季闪亮嫩黄,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肃穆金色,冬天展现赤裸的力量。无论四季变换,或者境遇优劣,它的风貌都别无二致:高大挺拔、精神饱满、生机无限,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为诗人所称道赞赏。诗人笔下的四季更迭,正如人生荏苒,光阴流逝。人如树,人生如四季,树在四季形态各异,人也应该活出各个年龄的特色,而人的老年时代正是作者着重笔墨渲染的年龄。橡树在冬季退去秋叶,只剩下光秃秃枝干,作者却从中看出了遒劲的生命力量。这如同人到老年,荣华褪尽,留下智慧和理性的力量。
“以树喻人”在中国当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中有迹可循。诗中把木棉树比喻成女性,把橡树比喻成男性。张洁的散文《我的四季》,以春夏秋冬四季来比喻人生从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不同阶段。中外诗人思维中存在同样的概念隐喻,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共同性,这源于人类世界普遍存在的共有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源于人类相似的经历体验基础。人类思维的共同性证明了文化的共同性和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交融的可能性。
诗歌中存在为西方文化所独有的概念隐喻,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困难,在阅读时需要教师的讲解。如《综合》第四册书中收录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有这样一句: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pilgrim soul为理解难点,因为“朝圣”一词在宗教信仰淡化、宗教活动式微的中国,是一个日常生活中较少涉及的词语。朝圣是一种重要的宗教活动,指教徒前往圣地造谒朝拜。比如基督徒朝拜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朝拜麦加,佛教徒朝拜佛教圣地菩提伽耶等。信徒认为可借此祈福赎罪、获得疗愈、感恩还愿,甚至提升灵魂等。这样朝圣者般的灵魂(pilgrim soul)指的是虔诚的、有坚定信仰的灵魂,这里喻指执著坚定的性格内涵。叶芝在这首爱情诗中颂扬了灵魂伴侣的至高无上。
又如第三册收入朗费罗的著名抒情诗《人生礼赞》,诗歌中包含多个概念隐喻。其中“Dust thou art,to dust returnest,/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隐含基督教一个重要概念隐喻:人是尘土。此诗句上半句出自《旧约·创世记》第3章,耶和华对偷吃了伊甸园苹果的亚当,也是对人类的宣判“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根据《创世纪》的记载,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而作为偷吃伊甸园果实的惩罚,人类死后也将归于尘土。这个隐喻充满了虚无主义的悲观情调,似乎人生毫无意义可循。而朗费罗在诗歌里对这个隐喻进行否定,认为这个隐喻只适合人类的肉体,而不适合于人类的灵魂,所以在朗费罗的诗歌里,这个宗教隐喻变成:人的肉体(不包含灵魂)是尘土。肉体可生可灭,而人奋斗的精神、高尚的灵魂则永存,以鼓励人类为了理想不断奋斗前进。
(二)诗歌中的新奇隐喻
虽然人类的思维特征有其共性,但处于共同语言社区的人们,由于家庭背景、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社会经验等诸因素的差异,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语言中的新奇隐喻反映了人类认知的这种个体差异性。诗歌中的新奇隐喻,功用不同:反映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创新猎奇;创造全新诗歌意象;说理明晰透彻。接受、理解新奇隐喻,能够了解人类认知的独特性,拓展思路,这对于人们日常的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会产生重大影响(Gibbs 1999)。
例如《综合教程》第二册收录的艾米莉·狄金森的《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第二诗节如下: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How public like a frog/To tell ones name the livelong day/To an admiring bog!这里狄金森把显要人物比喻成青蛙,把愚蠢的公众比喻成沼泽。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在于后句中,青蛙整天在沼泽里重复单调地叫,正如显要人物不停向大众重复炫耀自己的姓名一样。诗人用沼泽地来比喻乌合之众,要阐释“沼泽地(bog)”的隐喻意义,在于理解admiring一词。通常admiring用来形容人的神情心态,而此处却用以形容无生命物沼泽地(bog),admiring与bog发生语义冲突,bog作为乌合之众的隐喻意义得以实现。乌合之众的特点为盲目跟风、毫无特色,泥沼充满淤泥烂草,更是行路的巨大阻碍,二者在作者思维中建立一种心理相似性,反映了作者独特的认知思维。
形象具体的新奇隐喻使抽象深奥的说理更加浅显易懂。《综合教程》第二册收录卡尔·桑博格的《语言》,诗人用了两个隐喻:It is a river,this language,/Once in a thousand years/Breaking a new course/Changing its way to the ocean./It is a mountain effluvia,/Moving to valleys/And from nation to nation/Crossing borders and mixing.这两句实际上说明了语言的两大作用:语言如同一条大河,为人类开辟全新的道路,正如语言的产生和变化改变改写了人类的历史;语言犹如同大山的幽香,飘进山谷,传承传播人类的文化,同时促进人类的文化交流。
诗歌中的新奇隐喻如闷热屋子吹进的一缕凉风,突破常规隐喻对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约束,能开阔思维,促进想象力发展。如《综合教程》第三册John Davidson的《想象》开篇:“There is a dish to hold the sea,/A brazier to contain the sun,/A compass for the galaxy,/A voice to wake the dead and done!”诗节前三句作者使用隐喻思维,激发读者想象:“有个盘子盛载海洋,有个火盆托起太阳,有个指南针为银河导航,甚至有个声音能够唤醒死者!汪洋大海为什么永远存在原处,是不是有个硕大的盘子将其装载?太阳怎么会发光发热,是不是宇宙中存在一个不熄不灭的火盆?银河中每个星系各居其位,是不是也存在一个罗盘为他们指引方向?”诗歌中的隐喻以小喻大、以可能比喻不可能。虽然只是作者想象的虚拟的隐喻,却使人脑洞大开,思维焕然一新。爱因斯坦称颂想象力的无穷威力,声称自己在神秘世界面前不过是个好奇的孩子。大学生面临上学、考试及找工作,愈加变得世俗功利,逐渐失去孩童般的想象力。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理论不是解决外语教学难题的万能钥匙,因为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文秋芳,2013)。但是,从上文分析不难看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英文诗歌隐喻理解与赏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对比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思路,开发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从而有效地弥补大学英语教学的缺陷。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添加类似富含隐喻的中文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则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季佩英,吴晓真,陈进,等(主编).《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许保芳,袁凤识.隐喻能力研究30年:回顾与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6):34-39.
[5]王守元,刘振前.隐喻与文化教学[J].外语教学,2003(1):48-52.
[6]文秋芳.认知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J].中国外语教学,2013(2):23-31.